本书是国内翻译出版的专门全面讨论星载雷达的第一本书。其内容涉及星载雷达的一般性描述、星载雷达运行轨道的基础理论和选择上的考虑及电离层对星载雷达运行的影响。书中还讨论了星载雷达的理论、设计、工程实现和应用,对星载双基地雷达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为了便于读者查找更详细和更具体的资料,每章后均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本书内容广泛,讨论详细、全面,适合于研制星载雷达的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我们可以说,当上帝赋予了蝙蝠、海豚发射和接收超声信号的能力,使其能远距离检测物体存在的时候,也就同时创造了雷达。很久以后,L.Spallanzani对蝙蝠进行了研究,并在1793年发表了研究结果。此后,1922年,Guglielmo Marconi在IRE上演讲时,极力主张用短波进行无线电探测,还描述了在几英里外探测到目标的试验内容。在同一年的秋天,Taylor和Young在NRL上用波长为5m的连续波探测到了木船。而到了1925年,Breit和Tuve用脉冲雷达测量了电离层的高度。接着,许多工程师和科学家研制了复杂的地面、机载和舰载平台雷达。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双子星座宇宙飞船靠一部雷达完成了与另一颗人造卫星的会合时,最新的雷达平台变成了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从那时候起,太空中的雷达就被用于测高、海洋观测、遥感、测绘及导航。限制雷达在空间应用的惟一因素将是费用和星载雷达系统工程师的创造力。
我希望这本《星载雷达手册》是将技术付之于实践的有用的工具,就像Leonardo da Vinci所说的那样:“实践跟随在理论后面,因为没有理论的实践就像没有舵的船,在水中动荡而不知道正驶向哪里”。本书是第一本阐述星载雷达一般问题的书籍,但不是最后一本。编者竭诚要求每章的作者们再出一本星载雷达各特殊领域的书籍。
编者在此感谢以下人员:感谢TRW公司的管理人员,特别是系统技术实验室的主管L.A.Hromas博士,感谢他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得此书得以编写成功;感谢Emogene Jackscon女士为本书第1章的草稿及其他部分打字;感谢我的妻子Norma,在我准备手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耐心、对我的鼓舞和理解;感谢所有为本书做过杰出工作的作者们。
Leopold J.Cantafio
加利福尼亚
198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