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马克思劳动区域分工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和区位理论的合理成分,分析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和趋势。作者提出了建立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通过海峡两岸内部各个地区的资源、产业整合和制度创新,促进海峡两岸“三通”和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功能性经济一体化促进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循序渐进,最终建立两岸共同市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台湾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走向)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作者 | 黄绍臻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马克思劳动区域分工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和区位理论的合理成分,分析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和趋势。作者提出了建立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通过海峡两岸内部各个地区的资源、产业整合和制度创新,促进海峡两岸“三通”和经贸关系的发展,以功能性经济一体化促进制度性经济一体化,循序渐进,最终建立两岸共同市场。 目录 导 论1 第一章 理论追寻:海峡经济区的理论依据14 第一节 马克思的区域分工和经济一体化理论14 第二节 区域贸易分工理论25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组织理论47 第四节 区位理论61 第二章 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意义72 第一节 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72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80 第三节 中国沿海经济带的崛起和海峡经济区的构想95 第三章 海峡经济区战略构想的现实可行性110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是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110 第二节 融入海峡经济区:台湾非边缘化的战略选择135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社会文化基础154 第四章 海峡经济区的构成和性质167 第一节 经济区形成的一般过程和特征167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构想的提出184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构成和网络190 第四节 海峡经济区的性质200 第五章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206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206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的发展阶段222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着力点237 第六章 海峡经济区的竞争优势259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综合实力259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产业竞争力比较269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效应分析286 第七章 海峡经济区的产业分工体系293 第一节 海峡经济区的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293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的农业合作297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的制造业合作306 第四节 海峡经济区的服务业合作318 第五节 海峡经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合作326 第六节 海峡经济区的海洋开发合作333 第八章 海峡经济区的合作机制342 第一节 建立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必要性342 第二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348 第三节 海峡经济区合作机制的重点领域352 若干结论367 主要参考文献370 后 记378 试读章节 (三)海峡经济区的选择:以建立共同市场为目标的渐进性一体化 对两岸经济一体化最终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两岸学者有不同看法,大体上有两种看法,即自由贸易区和共同市场。从祖国大陆方面看,有的认为,两岸经济一体化采取自由贸易区模式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认为,建立“中国自由贸易区”,在两岸四地逐渐建立起一种要素无障碍流动的自由贸易关系,能具体体现“两岸四地”之间一个国家几个关税区的特殊关系和客观现实,并适应两岸加入WTO后两岸四地经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有的还提出建立多种层次的自由贸易区模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凌认为,根据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实际,自由贸易区可以有三种模式,内地与港澳可以采取区域接壤地自由贸易区,两岸四地也可以采取共同市场式自由贸易区,对某些产业实行新加坡一日本投资协议式自由贸易,其中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是基本模式,可称为中华自由贸易区,也可称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还可称为海峡两岸经济共同体。而有的学者主张两岸经济一体化采取共同市场模式。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李非认为,中华经济区的发展步骤是循序渐进的,从松散的经济协作逐步转型为紧密的经济合作,从协调经济活动逐步过渡到共组共同市场。从台湾方面看,萧万长提出的“两岸共同市场”的观点,引起了台湾许多学者的热烈讨论。他认为:“‘两岸共同市场’是对两岸经贸往来制度化的保证。政治干预经济,只能维持短期的效果,经济事务终究需要靠合乎市场原则的制度来规范。”台湾“宪政”法制组政策委员周育仁认为,两岸要建立经济共治,虽然并非一蹴而就,但只要双方基于共同利益,愿意摒弃成见,要建立类似欧盟的经济共治机制,所需时间绝对会少于建立欧盟所耗费的时间。一旦祖国大陆、台湾与港、澳能透过经济整合建立经济共治机制,其所创造出来的经济力量,不但将使华人经济圈之实力与欧盟、美洲自由贸易区并驾齐驱,也将为未来华人社会的政治整合打下互利的基础。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怕“台湾与祖国大陆组成共同市场,等于赔上自己、送上所有的未来。”“中华经济研究院”祖国大陆所所长高长认为,“两岸经济情势各有其优势与限制,倘若能够藉由成立自由贸易区,进一步解除关税及非关税贸易障碍,推动经济法规制度的调和,以及各种标准化事宜,必能互补互助,提升两岸产业竞争力,促进两岸经贸更加蓬勃发展。” 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是目前世界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主要的形式,主要目标是促进商品流动,主要方式是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主要区别表现在对区外的贸易伙伴是采取个别的关税标准还是采取统一的关税税率,是否协调共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但是,在WTO框架下关税率已经比较低,而且具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关税减让是有限的。根据研究,关税税率只要低于5%,自由贸易区的效果就会被自动抵消。可见,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不是海峡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模式。 经济同盟要做到市场规则、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的统一,做到预算政策一体化,要建立不可逆转的固定汇率或者统一货币。对海峡经济区而言,一方面是两岸经济差别比较大,祖国大陆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部分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而台湾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收人分配政策难于做到统一;另一方面是两岸经济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两岸统一后,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仍然保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而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国有经济仍将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因此两岸也难于做到宏观政策的统一。特别是要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可操作性更差。可见,经济同盟也不是海峡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模式。 因此,笔者认为,海峡经济区建设的目标模式应当是共同市场。采取共同市场的目标模式,一是基于“一国两制”解决两岸问题的方针。两岸统一后仍保持两种经济制度,共同市场的目标模式不会像经济联盟模式那样涉及更多的财政预算、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的协调和统一。二是立足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前瞻性。目前,两岸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别很大,但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差距在加快缩小,为未来建立共同市场创造了条件。三是立足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效益。通过建立共同市场模式,可以让祖国大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庞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与台湾的资本市场、高技术资源和国际化网络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要素整合,使两岸从经济一体化中获得最大的效益。例如,台湾可以发挥其电子信息产业制造运筹能力,配合祖国大陆市场的潜力,发展成为区域乃至全球性营运中心或者运筹中心;祖国大陆也可以台湾作为窗口,加速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及引进资本,开发内地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开发。 经济一体化过程由于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形式,又可以在某一形式下分阶段实现。特别是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在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不一致。因此,共同市场作为海峡经济区建设的长期目标,要经过两岸功能性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才能逐步实现,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贸易正常化、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等中间阶段。欧盟从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1957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68年实施单一市场法案,1993年改组成为“欧洲共同体”,到了1999年欧元诞生,历经将近半个世纪的期间。这段期间中,各国从降低贸易障碍开始,扩及到商品、人员、资金、服务、资讯等生产资源流动的全面自由化,进而发展到经济政策协调乃至政治的联盟。P.219-222 序言 建设海峡经济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代序)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以各种形式参与各个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沿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目前已形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较大影响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间的台湾、福建、浙江南部地区、广东东部地区以及腹地江西中东部地区,其人口与长江三角洲相当,经济总量超过长江三角洲,有条件形成一个经济区,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新的增长极。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血肉相连,文化同根,地缘相近,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不仅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撑,也在大陆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台湾经济是中华民族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实施 “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后,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问题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热点。顺应国际经济潮流,消除两岸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推动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对于进一步发挥海峡两岸的区位优势,加强经济要素的有效整合,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提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强海内外反“独”促统的力量,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具有巨大的作用。 福建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岸,台湾位于海峡的东岸,闽台两岸一衣带水,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自然生态条件十分相近。福建是台湾人的主要祖籍地,在台湾人口中,闽南话、客家话语系的人口占88%,构成了台湾移民社会的主体,两岸民众血缘相亲,语言相通,民情、风俗相近,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闽台经济融合提供了天然的纽带和桥梁。福建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闽台两岸在资金、资源、技术、人才、劳动力、市场、管理等经济要素方面存在差异性和互补空间,蕴藏着比较经济利益。建立在这种差异性和互补性基础上的比较利益,成为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关系的原动力。再加上闽台经济合作享有特殊的政策优势,福建已成为台资企业的密集区、两岸经贸合作的示范区以及两岸通航的先行区。2004年福建省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将促进经济发展与促进祖国统一有机结合起来,从发展区域经济入手,进一步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合作和两岸交流往来;把中心城市做强做大,发挥辐射作用;进一步开拓思路,密切两岸经济合作,强化文化纽带,增强民族凝聚力;要充分发挥侨务资源在促进两岸统一中的作用。目前,两岸功能性经济一体化实际上已经形成,并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两岸经济的长期合作最终将形成具有共同市场、共同产业基地、合作双赢的新格局。 黄绍臻同志多年潜心研究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他的一部具有开拓性的理论著作。全书以马克思的区域分工和经济一体化理论为依据,汲取和借鉴西方近现代区域贸易分工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和区位理论的有益成分,就海峡经济区的性质、发展模式、竞争优势、产业分工和合作机制等,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书中提出的关于台湾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台湾经济“大陆化”是历史趋势;海峡经济区是同一主权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不同关税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属于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贸易正常化”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到“共同市场”建设分阶段推进等观点,既体现了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又具备了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本书的出版,对理论界进一步深入探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优化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海峡两岸经贸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我相信读者们一定能够从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营养和有益的启迪。 罗豪才 (作者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 2005年9月9日 书评(媒体评论) 《海峡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以马克思的区域分工和经济一体化理论为依据,汲取和借鉴西方近现代区域贸易分工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和区位理论的有益成分,就海峡经济区的性质、发展模式、竞争优势,产业分工和合作机制等,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的出版,对理论界进一步深入探讨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优化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海峡两岸经贸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罗豪才 台湾海峡地区的东岸和西岸经济上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合作领域很多,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都有广阔的空间……构建台湾海峡经济区必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严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