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弗里·乔叟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英语文学传统的奠基人。本书以乔叟的生活道路为经,以乔叟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学状况为纬,以乔叟现存七部主要诗作为坐标,系统探讨乔叟的创作发展与他的生活经历和同时代的物质、文化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分析了乔叟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并特别注重探讨乔叟在创建英语文学传统上的探索与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英语文学之父(附光盘杰弗里·乔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肖明翰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杰弗里·乔叟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英语文学传统的奠基人。本书以乔叟的生活道路为经,以乔叟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学状况为纬,以乔叟现存七部主要诗作为坐标,系统探讨乔叟的创作发展与他的生活经历和同时代的物质、文化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分析了乔叟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并特别注重探讨乔叟在创建英语文学传统上的探索与贡献。 目录 前言 一 乔叟与中世纪英国 平民之家 变革中的社会 改变历史的黑死病 中世纪教会与宗教改革 12世纪文艺复兴 中世纪伦敦 二 宫廷文化与早期创作 宫廷教育 骑士文化 宫廷爱情 早期创作 《公爵夫人颂》 一 三 意大利的影响与英诗诗艺的探索 意大利之行 《声誉之宫》 英诗诗艺的探索 《百鸟议会》 农民起义 波伊提乌与《帕拉蒙和阿赛特》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茜达》 四 动荡年代与辉煌成就 治安法官 《贞女传奇》 王室工程总管 《坎特伯雷故事》 最后岁月 附 录 乔叟年谱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试读章节 1815年,英国专家在整理一部15世纪的手稿时,上。在硬封面内衬里发现了一些记有账目的旧羊皮纸。经研究,这些羊皮纸来自乌尔斯特女伯爵伊丽莎白府中的账簿。伊丽莎白是爱尔兰最富有的乌尔斯特家族惟一继承人,也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的三王子里昂内尔(Lionel)的王妃。这些用拉丁文记载的账目中有一条说,1357年4月4日,女伯爵为其童仆(page),一个名叫加尔弗里多’乔叟的伦敦人,买了一件无袖短袍和一条紧身齐膝短裤。短袍花去4先令,短裤花了3先令。经学者们考证,这个加尔弗里多·乔叟就是未来的大文学家,英语诗歌之父①杰弗里·乔叟。 如果这个当童仆的乔叟和《坎特伯雷故事》的作者是同一个人的话,那么这就是现存或者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材料中,关于乔叟的最早记载。由于乔叟与王室关系密切,是比较重要的官员,有相当知名度,其经历也可说是丰富多彩,所以我们对他的生平了解比较多,甚至超过了我们对比他晚约200年的莎士比亚的了解。在他同时代人物中,除王室成员和一些重要的政界、宗教界人物外,很少有人留下像他那样多的记载。在所有各种档案材料中,现在共有493条乔叟生前留下的关于他的记载,它们全部收入由马丁·M.克洛(Martin M.Crow)和克莱尔·c.奥尔逊编纂的《乔叟生平记录》。在文学界,一个作家留下这么多确凿的文字记载,不仅在中世纪英国诗人里绝无仅有,即使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家中,除非出身显贵,也不多见。比如,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材料就远不及乔叟的丰富,以至连那些饮誉世界的剧本是否是他写的,至今尚存有争论。至于乔叟同时代的重要作家,《农夫皮尔士》(Piers the Plo训m鲫)的作者威廉·朗格兰(william Langland)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可靠记载,其生平至今仍然模糊不清;而名著《戈文爵士与绿色骑士》的作者是谁,现在仍然还是一个谜。 不过,乔叟能为后世留下那么多关于他的记载,与他是一个诗人和他为英国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几乎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那493条记载大多数是关于他的账目、公务、年金、职务、诉讼、所受赏赐和出使外国等情况,其中没有一条涉及到他是一个诗人,更没有一条提到他的文学作品。①仅就这些记载而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王府的童仆,随主出征的扈从,多次出使外国的外交官,以及海关官员,国会议员,郡治安法官,王室工程总管和森林管理人,我们无论如何也猜想不到,他竟然是一位诗人。的确,我们没有任何明确无误的实在证据可以确凿无疑地表明,这个留下约500条记载的乔叟就是那个在后世备受尊崇的英语文学之父。但学者们认为,在当时人口仅约五万,识字的人更是少得可怜的伦敦,同时生活着两个同名同姓并都在宫廷活动①的人,记载中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区分,似乎不大可能,而且也不符合当时的惯例。另外,正如贝德勒所指出,这些记载同乔叟的创作之间也没有任何矛盾或无法兼容之处。②乔叟以王室仆从和政府文职人员的身份而记录在案,看来惟一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是,诗人在中世纪似乎并不是值得记下一笔的人物。正因为如此,朗格兰和“戈文”诗人很可能就因为“仅仅”是诗人而被历史埋没。 实际上,那些记载所揭示出的作为宫廷人员的乔叟的生活经历同诗人乔叟的创作发展道路十分契合。在探讨和分析乔叟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发展——这正是本书目的之一——后,我们完全可以说,乔叟的“官方生涯”与他的诗人生涯密不可分,他的生活道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发展,为他提供了诗歌创作的基础、条件、方向和素材。王室对他的青睐和重用,不仅使他有了从事文学创作的经济基础,而且给予了他当时最适当的教育,为他提供了直接接触各种文化文学传统与潮流的良好机会,并使他能从极为有利的角度切人中世纪英国的社会和生活。如果乔叟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人们很难想像他能创作出那些开创英国文学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杰作。……P3-5 序言 1556年,杰弗里·乔叟(Geoffrev chaucer,13427~1400)去世一个半世纪后,其遗骨从圣本笃教堂①入口处,迁移到西敏寺大殿南耳堂,紧靠东墙重新安葬。此后,随着乔叟作为诗人的声誉日益崇高,他的墓室所在地也逐渐被尊为“诗人之角”(Poets’cortier),英国历史上各时期许多最著名的文学大师,如斯宾塞、莎士比亚、弥尔顿、德莱顿、约翰生、华兹华斯、斯各特、勃郎宁、狄更斯,等等,都先后进入那片圣地,或长眠于斯,或在那里拥有一座雕像或一块纪念碑,簇拥着他们的英诗之父,分享他崇高的荣誉。今天,我们在“诗人之角”所看到的,可以说是一部由乔叟开创的英国文学600多年来的发展史。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诗人,而每一个伟大的诗人都不只属于他的时代。我们只有进入乔叟的时代,才能理解乔叟的诗歌;但我们也只有从乔叟对英国文学的杰出贡献,从英语文学随后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才能认识乔叟的伟大。乔叟的诗作百科全书式地描绘出中世纪后期的英国现实和人生百味,给读者带来无限的艺术享受;而14世纪以后历代英语文学家无不受惠于乔叟的开拓,他们的文学艺术之根也无不回溯到乔叟的成就。 乔叟是乔叟时代的物质和文化现实所造就的诗人。乔叟时代的英国处中世纪后期,正经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随着城市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产阶级迅速崛起,成为英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开始挑战封建等级制度,而以平民阶级为基础的国会也随即成为政治斗争中的重要力量。英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促进了新思潮的产生和新观念的引进。因此在14世纪后半叶,英国各种新旧思想十分活跃,为新文学的产生和英国文学传统的创立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自1l世纪中期诺曼征服(Norman conouest,1066)以来统治着英国的外来王室和贵族也处于迅速英国化的过程中。尽管讲法语的统治阶级凭借权力,300年来竭力保持并推行法国文化和习俗,但同许多征服者一样,他们也没有逃脱被他们征服的人民同化的命运,而14世纪开始的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加速了这一进程。一个民族往往形成于同外部的冲突,百年战争激发了英国人的爱国热情,促进了英国民族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发展,外来的“英国”王室和贵族正是在战争中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英国王室和英国贵族。 英格兰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意识的成熟促进了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的发展。英国文学的发展必然以英语语言的成熟为基础。古英语(Old English),即属于日耳曼语系的盎格鲁一撒克逊语,虽然取得较高的文学成就,但同罗马帝国时期的书面拉丁语和口语一样,其书面语和口语已经分离,而诺曼征服又结束了古英语时期,于是英国出现了民间讲各种英语方言,王室和贵族讲诺曼底法语,书面语则为拉丁文的局面。13世纪中期以后,法语又逐渐成为英国官方书面用语。虽然在12世纪中期,有些修道院的修士开始试着把同古英语已经大为不同的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用于书写,但直到15世纪初,它才逐渐成为官方正式书面用语。由于受到拉丁语和法语排挤,其发展在长时期内自然也大受限制。 14世纪中、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崛起,随着在百年战争中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民族意识迅速发展以及英国王室和贵族越来越英国化,英国朝野都在重视和提高英语的地位。同时,上层阶级所使用的本来已经相当英国化的法语同平民使用的英语融合的速度也大为加快。中古英语的迅速发展为理查德时代英国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当乔叟在14世纪60年代涉足文坛之时,英语仍然还不是成熟的书面语,更不用说是成熟的文学语言,而英语文学之贫乏,自然也可想而知。 自12世纪法国南部普洛旺斯的新诗繁荣之后,法国宫廷诗,包括抒情诗和和浪漫传奇,成为西欧各国的主流文学。对法国时尚历来亦步亦趋的英国王室贵族以及依附于他们的宫廷文人,自然不甘落后,于是法语诗歌逐渐主宰了英国文坛。然而,法国宫廷诗虽然为竭力维系法国文化传统的王室和贵族所喜好,但它既在总体上与英国的现实生活脱节,也同正在兴起的以讲英语为主的中产阶级的要求和正在迅速发展的民族意识相抵触。 一个没有自己的文学以体现其民族意识和弘扬其文化的民族,不能算是真正成熟和独立的民族。英格兰民族必须创立自己的文学。正是在英国社会、英格兰民族和英语语言都处于历史性变革的大环境里,在14世纪后半叶,乔叟和其他一些诗人竭力探索英国文学发展的道路,创作出《坎特伯雷故事》、《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茜达》、《声誉之宫》、《百鸟议会》、《戈文爵士和绿色骑士》、《珍珠》、《农夫皮尔士》、《情人的自白》等一大批杰作,形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学大繁荣,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理查德诗歌”(Ricardian poetry)。在他们之中,成就最为突出、为英国文学和英语语言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无疑是乔叟。 乔叟毕生坚持英语创作,在英语仍非成熟的文学语言的情形下,实在难能可贵。正是由于以乔叟为首的诗人学者从法语、拉丁语和其他语言吸取词汇、文法、表达法和修辞法,英语在乔叟时代迅速发展和成熟,成为可以同法语和意大利语媲美的当时欧洲三大民族文学语言之一,英国文学也发展成为能与法国文学和意大利文学匹敌的民族文学。如果没有乔叟时代的诗人们,特别是如果没有乔叟本人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与探索,英语语言的成熟和英语文学的繁荣还得推迟相当长时期,而莎士比亚等伊丽莎白时代那些杰出的文学家们的成就,恐怕也得大打折扣。…… 后记 始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美国现代文学,特别是在福克纳那邮票般大小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里,流连忘返十多年,到了世纪之交,想尝试一点新东西,于是跨越时空,从美国跳到英国,从现代世界退回到中世纪,竟然发现“黑暗世纪”远非人们所说那样黑暗,较之现代社会,反倒颇有许多可贵可爱之处,于是打算在里面多呆一段时间,探索英语文学传统形成之谜。 文学不像电脑,并非越新越好,任何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成就。所谓“黑暗世纪”,只不过是那些钟情于古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强加到中世纪头上的。其实,中世纪欧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当今西方乃至全世界所珍惜的许多社会习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的渊源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中世纪英国文学也取得了令英格兰民族感到骄傲的成就,它产生于中世纪英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可复制,也不可取代。《贝奥武甫》、《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茜达》和《坎特伯雷故事》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的丰碑,可以同后世任何作品媲美。 文学是有传统的,研究文学是要讲传统的。中世纪英国文学不仅取得了杰出成就,而且奠定现代英语文学的传统。从内容到形式,从题材到体裁,600年多来英国文学发展的许多基本面都能在中世纪英国文学中找到源头。如果对中世纪英国文学知之不多,不了解英国文学传统的演变,我们就很难真正理解和把握近现代英语文学。 乔叟是中世纪英国文学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英语文学传统的奠基人,显然是英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关键人物。对乔叟的生平、创作和文学成就的深入研究,可以说是研究中世纪英国文学和考察英语文学传统形成的最好的切入点。在这方面,本书只是一个初步尝试,希望它在激发人们对中世纪英国文学的兴趣上,能起一点作用。 任何研究都受益于以前的成果,拙著自然也不例外。同时,本课题有幸得到湖南省社科基金和湖南师范大学科研基金的资助,也承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汤兮老师的大力支持,才得以顺利完成和出版。在拙著付梓之际,我很高兴能借此机会向前辈学者和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过它的单位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2005.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