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重在战略,《觇争论》重在决策,而《武艺二书》重在战术。以上三部著作并称世界三大兵书。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必读书,在西方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想弄清楚为什么日本人取得了卓越的商业成就,《武艺二书》不可不读。
本书包括《五轮书》和《兵法家传书》两部著作,是日本关于兵法与制胜策略的经典著作,是自幕府时代以来,影响日本至今的伟大著作。作者宫本武藏和柳生宗矩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兵法大家,他们在书中阐述的剑道与兵法原则、思想、策略,简单又实际,不仅适于武士,也适合任何形式的竞争,更是各行各业危机处理、策略训练的经典之作,也是了解日本民族的心灵密码与文化精神。
本书包括《五轮书》和《兵法家传书》两部著作,是日本关于兵法与制胜策略的经典著作,从日本幕府时代以来,对日本的武士文化的形成及武士道精神的流播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二战后,又为日本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成功提供了理论依据。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才开始注意到,是武士的忠诚、道德和荣誉规范,而不是企业的姚章制度,赋予了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带动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作者宫本武藏和柳生宗矩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兵法大家,他们在书中阐述的剑道与兵法原则、思想、策略,简单又实际,不仅适于武士,也适合任何形式的竞争,更是各行各业危机处理、策略圳练的经典之作一这是一本为需要筹划和制定策略的管理者准备的书,也是为希望真正了解日本文化的读者而准备的书。
导读一/3
为什么日本商人遍及全世界
导读二/4
一本关于制胜之道的书
导读三/5
了解那个岛国
导读四/6
武士的精神
【武艺一】
五轮书
关于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剑道之魂/16
佐佐木小次郎与宫本武藏/20
自序/25
地之卷
论兵法/30
用木匠的工作来比喻兵法/32
士卒之道/34
论本兵法书五卷之结构/35
论“二刀流”之命名/38
论兵法基本之认识/4l
论兵器的特点/42
论兵法之“节拍”/44
水之卷
兵法之心态/52
兵法之姿势/53
兵法之眼法/53
太刀握法/54
步法/55
五构/56
太刀之道/58
刀法五技/59
无构之构/6l
一击制胜/62
第二次跃出之“拍子”/63
无念无想斩/63
流水斩/63
机缘斩/64
石火斩/64
红叶斩/65
身刀合一/65
“攻”和“击”/65
猿猴之身/66
贴身战/67
比身高/67
粘刀法/68
撞击术/68
三种躲避之招式/69
剌脸/70
刺心脏/70
呼喝/7l
闪击/71
多敌刀法/72
决斗中的有利时机/73
一击必杀/73
直通之心/74
结语/74
火之卷
位置/80
三先/82
压枕/84
横越津渡/85
认清形势/86
剑之踩踏/87
论“崩溃”之认识/88
变成敌人/89
放开四手/90
移影/9l
抑影/92
感染/92
乱/93
威吓/94
缠战/94
攻其死角/95
迷惑/96
三吼/97
“之”字战法/97
击溃/99
山和海/99
攻心/l 00
新开局/101
小和大/101
将敌如卒/102
无刀/102
岩磐之身/102
结语/103
风之卷
其他流派之大人刀的使用/108
其他流派的太刀之强击/110
其他流派之小太刀的使川/112
其他流派的各种剑招/113
其他流派的持刀架势/114
其他流派的眼法/116
其他流派的步法/117
其他流派之速度的使用/118
其他流派之“奥”和“表”/120
结语/121
空之卷
注释/127
【武艺二】
兵法家传书
关于柳生宗矩
柳生一族传奇/130
神秘的“影之柳生”/135
柳生十兵卫
柳生家及新阴流传承示意图
进履桥
个人与整体/146
兵法之核心/146
审时/147
远与近/148
军略/150
杀人刀
大学/155
情绪与意忠/158
表象和意图/l58
打草惊蛇/159
观敌之机/160
“攻势”和“守势”/16l
身体和剑的攻守原则/161
心、身的“攻势”和“守势”/161
而对进攻之敌时必须掌握的要点/162
与敌于对抗中必须掌握的要点/163
三种佯攻的心境/164
利用心态的变化/164
双观法/164
打和挨打通过挨打取胜/165
三种“节拍”/166
小节拍到大节拍,人节拍到小节拍/167
留意节拍/168
聆听风声和水声/170
论“病”/172
论“去病”之初级及高级阶段/172
平常心/174
恰似木人见花鸣/176
自由心/177
活人剑
察情/182
“有”和“无”的韵律及“有”
和“无”的并存/184
水月附其影/186
静止之剑/186
关于“静止”的解释/187
步子/188
第一原则——遭遇敌手时的心态,手无兵器时而对攻末的长矛时的反应/189
双方的一足之隔/190
“至要一击”——第一刀/190
何为水中月、静止之剑、疾病
之扰、身体与手足?/19l
出手/192
安全之间/192
走位/193
明辨“有清静止之剑”的三种层次/193
“心似水中月,彤如镜上影”/193
仓促之攻/195
收心/195
论“全部去除”、“空”、“见心”/197
典心和妄心/200
无刀
大机大用/209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212
兵法和佛学/214
是柱不见柱,非柱不见柱/215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216
兵法是武士处身立世的生存之道。尤其是主将,更应该按照兵法行事,而一般的士卒也应对兵法有所了解。在当今这个时代里,已没有武士能真正懂得兵法之道了。
首先,让我们阐述一下“道”的含义。佛家讲求的是救赎之道,儒家行的是教化之道。对于医者,他的道是治病救人;而诗人,他的责任是教人诗艺。同理,茶有茶的道,箭手有箭手的道。技艺、手段或有不同,但原理殊途同归。人们按照各自的喜好,发展各自的特长,选择自己的道。
作为一个武士,应当精通文、武二道。一个人,即使并不具备成为“武士”的天赋,只要不断努力,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兵法修养,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武士。
人们通常认为,武士一定要有视死如归的决心,才能称之为武士。其实,能坦然赴死的,并不仅仅只是武士。即使是地位不如武士的乞丐、妇人、农民等,也都懂得自已的责任,也同样以回避死亡为耻。在这方面,他们和武士并没有差别。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超过别人,这是武士道的基本观点。或者是在个人的决斗中取胜,或者是赢得一场战争武士能为主公博得荣誉,为自己赢得利益扬身立名。这就是兵法的价值。
当然,仍然会有人认为,即使学习了兵法,也不能保证它在需要的时候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其实,所谓真正的兵法就意味着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用的,真正的兵法之理不仅适合武士,也适合一切职业的人。
论兵法
在中国和日本,以武为生者叫做兵法家。他们作为武士,就不能不学兵法。
近来,也有许多被称为兵法家的人,其实不过是精通剑术的剑客而已。最近,常陆国鹿岛香取神庙的僧侣们创建了一些道场,自称他们所教的知识是来自于神的传授,并遍游各国宣传他们的教义;不过,这也是最近才有的现象。
自古以来,文武诸艺均被称之为“艺能”。艺能被视为是一种技术。因此,当我们谈论“艺能”的时候,不能仅仅把它局限为剑术。即使是剑法本身,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它理解为仅凭剑技取胜,就很难真正掌握其精髓,更无须说通晓兵法的奥义了。
随着剑术之花的绚烂开放,兵法也盛行于世。但是,在现在的兵法中,无论是教的人还是学的人都喜欢过分炫耀花哨的技巧,片面地讲求利益,这是兵法的大忌,必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就像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不成熟的兵法是致祸之源”,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般来说,世上有四种谋生之道,即所谓的农、商、士、工。
第一种是“农之道”。农民使用各种各样的农具,留心四季的变化,耕种庄稼。这就是农民的“道”。
第二种是“商之道”。酿酒师把收集到的各种原料酿成美酒,根据酒的质量,获得不同的利润以维持生活。不管是做什么买卖,商人都是以赢利为目的,靠利润来谋生的。这就是商人之“道”。
第三种是“武士之道”。武士的生活就是了解各种兵器的特性,娴熟地制作和使用它们。这一点对武士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掌控手中的兵器,不能详细地了解各种兵器的长处,就妄谈武士之道,就好像是对一个武士谈论农耕中的不足,他是永远不会真正明白的。
第四种是“工之道”。例如,木匠知道该如何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用尺规设计合适的图纸,刻苦地磨练着技艺。这就是木匠赖以谋生的方法。
这些就是农、商、士、工四种“道”。下面,我要以木匠的“道”做比,来阐述兵法。 评判木匠的作品是和房子联系到一起的。我们会说这是贵族的房子,这是武士的房子,这是士民的房子;我们会说这是快要倒塌的房子,那是非常坚固的房子;我们会说某种风格或样式的房子,或者只是简简单单地说“房子”。正如我们可以通过房子谈论木匠的技艺,我们也可通过木匠的生活之道来说明兵法。
提起“木匠”这个词,就代表了“高超的技巧”,或者是“精妙的构思”。而兵法也同样离不开高超的技巧和精妙的构思,因此我将兵法与木匠的谋生之道来进行比较和说明。
如果你想学习兵法,请好好思索这本书中所讲的道理。老师好比是一根针,而学生则像一条线,要真正学好兵法,你就要勤练不懈。P29-32
为什么日本商人遍及全世界乔治·罗斯(LPG董事局主席)
日本企业家并不是我们哈佛商学院这样的机构培养出来的亚洲学生。指导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是一本近乎神秘的书卷,它写于1645年,作者是杰出的兵法家宫本武藏。宫本武藏是日本最著名的武士,他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进行过六十多次决斗,并且战胜了对手,而无一失败。这位不可战胜的武士最后退隐到一个山洞里,为后世记录他丰富的一生所积累的教益。在那里,他在临死前几周完成了经典之作《五轮书》。他写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策略,也是“为任何需要筹划和策略的情景”而作。所以,毫不奇怪,日本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执行官们仍然非常推崇宫本武藏的学说,将其当作他们日常决策的指导。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经营企业当成军事运作来看待。
美国的商人们想弄清楚为什么日本人取得了卓越的商业成就。我想对美国的商人们提个建议,那就是买一本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仔细地研读。一本关于制胜之道的书布里安·贝鲁亚(夏威夷大学教授)
宫本武藏是日本一位杰出的武士和剑术大师,他在《五轮书》中以坚定、不闪烁其词的笔触阐述制胜之道。像中国的《孙子兵法》一样,这本书不仅适用于战场,也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竞争。总是保持敏锐,制造迷局,攻击弱点等等,这些是其中一些基本原理。更进一步,我们会发现,暴露弱点的间隙,犹豫的间隙,喘息的间隙,就是短暂然而却关键的攻击时刻。宫本武藏言简意赅地记载了理想的姿态、剑法和心理策略,从而破坏对手的防卫,开辟进攻之路。最重要的是宫本武藏关于“节奏,,的观念,也就是一切和谐有序,并利用局势的节奏来轻松地使局势变得对自己有利。但像“禅’,一样,要达到这一境界,最重要的是放下书本,走出去实践。了解那个岛国何峻(译者,北京大学)
本书收录了日本有史以来讲述兵法与制胜策略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五轮书》、《兵法家传书》。作者宫本武藏和柳生宗矩是日本十七世纪著名的武士,他们在书中所讲的剑道与兵法原则、思想、策略被认为不仅适合于武士,也适合于任何形式的竞争。其中,宫本武藏的《五轮书》在世界上与我国的《孙子兵法》、德国克劳塞维次的《战争论》齐名。
这是一个商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界,不断激发商人们对军事思想的兴趣。所以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一部三百多年前诞生于一个洞穴的著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在西方竟成了畅销书,走进了数百万商人的书房。一些管理学家认为它是“最富启发性的策略经典之一”。著名的哈佛商学院也将它列为学生的必读书。
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对于这样一本书,无论是把它当成策略经典,还有当成了解日本商人的指南,或者当成了解日本文化的典籍,它或许都各有其价值。出于这一宗旨,所以翻译了这本书,奉献给中国的读者。
企业或者个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并且胜出,单靠雄心壮志是是不成的,必须配合确凿可行的手段和战术才有可能,这一点,宫本武藏与柳生宗矩几乎提供了所有宝贵的制胜法则。
——松下幸之助
宫本武藏的著作《五轮书》是世界军事理论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其中所涉及的战术原则,对于企业和个人谋划成功之法,都有极高的借鉴意义。通用电器的每个高层管理者都应当深入挖掘此书的价值……
——杰克·韦尔奇
宫本武藏,不但是神剑,而且是剑神。宫本武藏给我们的启示,超越正统经典,更超越一般所谓的武侠小说。
——作家柏杨
剑道的修行与禅悟,点出了剑客对决之时,平时所仗恃的权威、知识、情感都与生命无关;唯有彻底认真的态度,才能解决生命的困境。
——禅者、文化评论家林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