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京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兆言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南京人对自己不自信,也不自尊,更不自卑。典型的南京人都是悠闲懒散的。很多事都随它去,不羡慕当宫的,也不嫉妒有钱的,因为大部分南京人既不会当官,也不会挣钱。

本书是南京作家叶兆言的散文集。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和敏感多思的作家,叶兆言对南京这个城市有着独特的深刻的体察,对于南京的城市氛围、南京人的性情习俗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把这些体察诉诸文字,成了这本《南京人》。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南京作家叶兆言的散文集。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和敏感多思的作家,叶兆言对南京这个城市有着独特的深刻的体察,对于南京的城市氛围、南京人的性情习俗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把这些体察诉诸文字,成了这本《南京人》。南京人的性格、好恶、习惯以及南京城的历史在南京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留下的痕迹,都在书中有着细腻的展现,活画出南京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精神和灵魂。

目录

新版序

怀旧情结

南京的沿革

诗人眼里的南京

金陵王气

亡国之音

城市的机遇

东南重镇

流民图

六朝人物与南京大萝卜

城南

城北

南京的吃

南京的喝(上)

南京的喝(下)

南京的玩

南京的乐

南京的四季

南京人

南京的外地人

南京的作家

南京的工薪阶层

南京的男人

南京女人(上)

南京女人(下)

有关南京人的几个补充

试读章节

南京这地方用不着怀古。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十朝都会,百代兴衰。多少年来,南京以其山川形胜,吸引了无数英雄豪杰角逐争雄,建都立业。是地方就有典故,是地方就有来头,是地方就能让人一番感叹,然后写出好好坏坏的文章来。

物以稀为贵,许多城市,为了保护一处历史遗迹,保护一个名人故居,保护一间快散架的破房子,能把嗓子都喊哑了。在南京常常无所谓,根本不当一回事,太多了,毁几样也没什么大不了。

也许,古迹文物未必靠保护才能存在。南京的许多好地方已经没有了踪影,可正是因为没有了,大家才更会想到它。怀旧是一种情结,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有时候,残存在人们想象中的古迹,比现实中保护过分的文物,更有趣,更耐人寻味。

譬如凤凰台,也就是在李白写了一首诗后,名气和身价陡增。“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的诗留下来了,凤凰台存在不存在,已没什么实际意义。从古书的记载看,凤凰台本来也不怎么样。河水已经改道,事实上也不可能再现凤凰台的神韵。无形的东西屡屡会击败有形的东西,虚可以战胜实,精神可以打败物质,无法想象一个用钢筋水泥的仿古建筑,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因此,谁要是提议修复凤凰台,绝对是做蠢事。复古往往会把古给恢复没了,这样的教训已经太多。

有一次路过瓜洲古渡,突然见一块招牌,很是刺眼,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处”,我当时就感到很吃惊,凭什么这么斩钉截铁,凭什么这么一口咬定,凭什么这么自说白话。

那么大的一片汪洋,江水翻滚,浊浪滔天,凭什么说杜十娘就是在这扔了百宝箱?小说家写着玩玩的事,一当真,便有些滑稽煞风景。我曾经不止一次听人指责南京人,有外地人,也有本地人,他们一本正经指责南京人不知道保护文物,指责南京人没有复古意识。这种指责的潜台词,就是南京人真蠢,真没见识,不懂得自己的历史上,竟然有那么多可以炫耀的东西。

说南京人憨可以,说南京人不知道保护文物实在未必。古迹从来就是带有人文色彩的,心里有则有,心里无,修得再好也是白搭。历史不是修出来的。不仅凤凰台如此,什么周处读书处,什么随园小仓山,重新修造完全多此一举。花那么多人力和物力,倒不如提倡抽空多读几本书,既省钱又长知识。

历史是创造出来的,并不是在保护下产生的。历史就是历史,南京的辉煌前程,如果光指望着保护一些古迹,恢复一些文物,出息也大不了。

作为古都的南京,所谓家大业大,古迹和文物绝对禁得起糟蹋。在几大古都中,恐怕没有一个城市遭受的破坏,能和南京相比。也没有一个城市,经受过南京所遭受的苦难。南京这个城市的惨痛,远远超过了它的辉煌。不破不立,南京许多著名的风景,所以能传唱千古,破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历史并不因为破坏就会彻底消失。英雄常常创造历史,失败者同样也会在历史上留下应有的记录。

南京到处都是历史,南京到处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南京可以怀旧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南京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南京的历史,随手就可以拿出例子来。小时候,我住在户部街附近,此地是南唐的东宫所在地,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后主,就生长在这一带。

不要说我们今天已见不到南唐的影子了,就是我们的前辈,也只能根据书本上的记录,去揣测历史的所在。“无情最是台城柳”,可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台城,和唐诗人笔下的台城,压根儿就是两回事。但是仅仅这么一座明人留给我们的假台城,已经足够我们怀旧的。

南京人不太会喋喋不休地卖弄自己的谱牒。到处竖牌子说明和注解历史的做法,固然有保护古迹文物的好意,但是也难免有开发旅游赚些钱的野心。古老的历史正好是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南京可以竖牌子的地方实在太多,而且必定言之有据、货真价实。哪条街都有故事,哪幢老房子都有说法,南京是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远的不说,就说那些还不到100年的往事吧。譬如湖南路十号的省军区大院,我所在的机关有许多年就借这地方办公,打开窗户,便能见到那幢西洋宫殿似的建筑,便能见到大门口站着两位持枪的哨兵。谁能想到那高耸着的黄颜色钟楼里,那陡峭的坡顶下面,在不到百年的历史里,居然发生了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很多人现在已经不知道,这里曾是江苏咨议局的所在地,也是辫帅张勋的提督府。辛亥革命爆发,张勋逃之天天,全国17个省的起义代表集中在这里,商讨成立中华民国,推举孙中山为l临时大总统,也就是说,这里是中华民国出生的产房。这里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值得纪念的是,该参议院是民国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立宪机构。

汪精卫也是在这遇刺的,因为此地曾是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后的中央党部,据说刺客当时想刺杀蒋委员长,只是由于蒋委员长临时没有到场,才改成向汪精卫开枪。汪精卫的被刺,充分显示了当时中国人的抗战决心。P1-5

序言

到过南京的人,十有八九,会去领略玄武湖风光。玄武湖是南京人的骄傲,可惜近年来,玄武湖有两件小事,让人哭笑不得。一是沿湖修了环湖观光列车,一是在公园里搞了若干个小游艺,为了招揽游人,整天开着高音喇喇叭。

事实证明,没什么人愿意乘坐观光列车,那两节列车总是停在那里生锈。问题还不仅仅在是否有生意,关键是铁轨的设计有严重问题,也许为了节省资金,又粗又大的铁轨不是贴着水面走,而是架在半空中,正好挡住从堤上走过的游人视线。游玄武湖,人在堤上走,两岸风景如画,这是南京人的一乐,由此可见,架在半空中的铁轨对湖光山色的破坏几乎致命。

用高音喇叭放流行音乐,没完没了,老是一盘劣质带子颠过来倒过去。这是对游入耳朵肆无忌惮的侵略。让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最初的高音喇叭噪音,就从公园管理处附近的一座丑陋城堡发出来,管理处的官员天天忍受着这种噪音,为什么不觉得闹得慌。问题的关键,由于缺少干涉,结果公园中的高音喇叭声,就有了泛滥之势。

我天天都去玄武湖散步,当然只是为了锻炼身体。在构思《南京人》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到,迟早有一天,宽厚的南京人不会再容忍这种对视觉和听觉的伤害。类似的煞风景必须得到纠正,传统的南京人很有忍受力,但是毕竟有限度。美丽的玄武湖是南京缩影,我们应该很好地保护它。历史曾给这古城带来许多伤害,南京人有能力治愈这些大大小小的创伤。

以上文字是十一年前写的,时间过得真快,这期间南京城发生了巨大变化,说超过以往的一百年,绝不能够算作夸张。关于这座城市,我曾陆续写过一些文字,不少朋友认为最有特色的就是这本小册子。我自己也很在意,不仅因为它的一气呵成,还在于它写了那些不太会改变的人和事。过去的十一年,天翻地覆,很多人搬进新居,买了私家车,书中写过的那些时髦小玩意,如今已成为古董,譬如中文BP机,譬如VCD光盘。一些不和谐现象得到改善,玄武湖的观光列车被拆除,扰民的高音大喇叭被取消,落后的老城区减少了,新的贫富差异却在形成。南京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回首巨变重读旧作,突然有种感觉,仿佛它写于很久以前,真是一本老掉牙的书了。

这次新版重印,没收入写南京的其他文章,如果那样做,这书的厚度将会增加一倍。以原貌与读者见面或许更有意思,我希望能保持原汁原味,巨变的南京都快让人追不上它了,但愿这部书中还能依稀见到一些往昔的踪影。

2007年11月17日 河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