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青春》不同凡响,写法也特别。它并非采用这类作品常见的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也是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但库切总是称之为“他”。这样的口气不大像是一种自述,因而读来自有疑问:“他”就是他自己么?
《青春》和一般自传性作品不同的是,库切不是在追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而是把成长中的某些关键时刻的内心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语言上没有使用过去时态将逝去的生活定格在过去,而是用现在时态给予了逝去的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以永恒的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春(库切小说文库)/经典印象 |
分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作者 | (南非)J.M.库切著//王家湘译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青春》不同凡响,写法也特别。它并非采用这类作品常见的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也是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但库切总是称之为“他”。这样的口气不大像是一种自述,因而读来自有疑问:“他”就是他自己么? 《青春》和一般自传性作品不同的是,库切不是在追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而是把成长中的某些关键时刻的内心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语言上没有使用过去时态将逝去的生活定格在过去,而是用现在时态给予了逝去的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以永恒的意义。 内容推荐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他的小说以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为特色。然而,他是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了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甚至当他在作品中表达自己认定的信念时,譬如为动物的权利辩护,他也阐明了自己的前提,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诉求。 库切的兴趣更多地关注着那些是非清晰却又显示为冲突频仍的情形,如同玛格丽特那幅著名油画中那个男人在镜前端详自己的脖子一样,在关键时刻,库切作品中的人物总是游移退缩、畏葸不前,无法率意而行。这种消极被动既是遮蔽个性的阴霾,却也是面向人性的最后一方聚集地——人们不妨以无法达到目的为由拒绝执行那些暴虐的命令。正是在对人的弱点与失败的探索中,库切抓住了人性中的神圣之火。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译后记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他和他的人(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讲) 试读章节 他住在莫布雷火车站附近的一个一居室的公寓里,每月房租十一畿尼。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他赶火车进城,到利维兄弟房地产代理人挂着黄铜牌子的小办公室所在的环街去。他把装着房租的信封交给弟弟B.利维先生。利维先生把钱倒在堆着乱七八糟的东西的桌子上数。他咕哝着,满头大汗地写好收据。“好啦,年轻人!”他说着挥舞了一下手,把收据递给了他。 他非常注意不晚交房租,因为他是假冒身份住进公寓的。在签租约和给利维兄弟交押金的时候,他报的职业不是“学生”而是“图书馆助理”,工作单位地址填的是大学图书馆。 这不是谎话,不完全是。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他的任务是晚上在阅览室值班。多数是妇女的正式的图书馆员不愿意做这个工作,因为校园在山坡上,夜里太荒凉,渺无人迹。就连他在打开后门,摸索着沿漆黑的走廊找到总闸的时候都感到后脊梁发冷。职员五点钟回家的时候,坏人躲在书库里,然后搜窃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在黑暗中等着伏击抢他这个夜班助理的钥匙,那简直太容易了。 很少学生利用晚间开馆的时间,甚至很少人意识到图书馆晚上开放。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做。他每晚这十先令挣得很容易。 有时他想象一个穿白色衣裙的漂亮女孩信步走进阅览室,闭馆的时间到了以后仍心不在焉地逗留其中;他想象带着她去参观书籍装订室和目录室里的秘密,然后和她一起出现在星光闪闪的黑夜中。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图书馆的工作不是他惟一的职业。星期三下午,他协助数学系辅导一年级学生(每星期三英镑);星期五他选用莎士比亚的喜剧给读学位的学生上戏剧课(两英镑十先令);傍晚他受雇于龙德博斯区的一家应试复习学校,指导笨蛋应付入学考试(每小时三先令)。假期中他给市政府工作(公共住房部),从住户调查中获取统计数据。总的说来,当他把挣的钱加在一起,日子还不错——不错到能够付房租和大学的学费,活下去,甚至还能存一点钱。他也许是只有十九岁,但是他已经自食其力,谁也不依靠了。 P1-2 序言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青春》不同凡响,写法也特别。它并非采用这类作品常见的第一人称叙述,主人公也是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但库切总是称之为“他”。这样的口气不大像是一种自述,因而读来自有疑问:“他”就是他自己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库切本人的年龄和履历都跟书中的主人公相吻合,至于那里头的诸多细节是否也是作者所亲历,想来已难以考证。库切写“他”十九岁到二十四岁几年间的生活经历,一个南非大学生跑到伦敦做了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朝九晚五的公司职员,饭碗不用担心,却还是很郁闷。这个岁数的年轻人不是意气风发就是躁动不安,却玩不出轰轰烈烈的名堂,由于生}生缺少热情,干不成大事也惹不出乱子。他也需要被爱抚的感觉,但性爱从来没有给他带来生命的光辉,只是在吞噬时间和精力……你想,这种内敛的性格,这般平淡无奇的生存状态,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呢?可是,库切就有这样的本事,一段春梦无痕的人生就让他写得楚楚动人。他把年轻时的自己作为他者来观照,再度审视青春的彷徨之途。 库切的境遇不像海明威和亨利·米勒那代作家,二战以后的西方社会开始模式化了,这是一个什么破事都要订立标准的年代,这一代人除了上街游行就没有激动人心的事儿了(再往后就只能上网了)。二三十年代麋集巴黎的“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遥远的梦想,青年库切同样处于迷惘之中却没有那种摇曳多姿的人生,既然生活本身并不出彩,他只能转向内心深处,穿透事物表层去揣摩一个边缘人的凄苦心境——在他眼里那是另一个约翰。反正也是攻读数学而迷恋文学的南非青年,怀着朝觐的虔诚之心来到欧洲寻梦,不意在冷漠的伦敦把自己练成了精神上的雾都孤儿。对许多年轻人来说,精神的追求往往会使他们跟现实人生渐行渐远,而《青春》的主人公之所以没在歧路上走得太远,是因为他在许多岔道口上都徘徊不定。他在大学时期就是庞德和艾略特的信徒,一心追慕欧洲艺术的高雅境界,问题是到了欧洲依然找不到通向高雅的路径。就像穿一身黑西服在IBM的伦敦总部上班,读着英国中产阶级的报纸,不等于就进入了英国的主流社会。他在伦敦没有朋友,空余时间只能在电影院、书店和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度过。精神世界的地图上描绘着通向理想的各种路径,走下去他就发现高雅与高尚不是一回事儿,他需要文学关怀自己,终于也模模糊糊想到自己是否也应当有文学以外的关怀。他受不了丑陋、罪恶和日常的卑琐,可是对身边的这些景象能否视而不见呢?因为曾不想卷入世间的纷扰,他逃离了种族冲突日益加剧的南非,是想以逃避和遗忘来拒绝现实的苦难,拒绝记忆中的耻辱和羞愧。然而.一旦成了盘桓在大英博物馆里的孤独的精神流浪者,他又不自觉地反省自己——库切把这种不自觉的反省写得非常自然也很有味儿。 很多情理下他要为自已的逃避寻找理由。艾略特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的一段名言似乎给他一种心理支持:“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对个性的表现,而是对个性的逃避。”可是他不明白艾略特为什么又“悲愤地补充道”——“只有那些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才知道这种逃避意味着什么。”他在习作中模仿现代派手法写了一个不带感情的故事,但故事里那个无名女孩和南非的海滩还是让他觉出了无形的精神脐带,这种维系让他感到忧虑,转过来又故意硬着心肠想道:“如果明天大西洋上发生海啸,将非洲大陆南端冲得无影无踪,他不会流一滴眼泪。”可是,离开了南非还能写什么呢,现在他还没有掌握伦敦(倒是伦敦在逐渐掌握他),他以后会意识到个性和感情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是这种微妙的来回扯动、商兑未宁的心理过程拓开了思想的空间,成了推进叙述的内在动力。事实上,思想初始化过程一旦启动,总归要走向自我怀疑,然后是如何直面人生的问题,然后各种罪恶感也接踵而至。如果说与玛丽安妮做爱后的良心自责还有些很不情愿,那么当他用计算机服务于军方项目时,倒是认真地想过自己是否也成了军备竞赛的帮凶。他甚至真的打算要去中国投奔“世界革命”,还为此开始自学中文。在一步步靠向自我完善的认识中,他发现困难的是如何同时做一个诗人,高雅与高尚之间的难以兼容始终是库切的主题——在他的另一部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就曾告诉人们,高尚的代价往往是牺牲高雅。然而,在这里库切笔下的人物卡在了这样一种两难境地:“他宁愿是个坏人而不愿做个乏味的人,但他不敬重一个宁愿是个坏人而不愿做个乏味的人,也不敬重能够把他的两难境地用语言利落地表达出来的那种聪明。”在青春的歧路彷徨中他几乎把自己逼进了死角。 这般撩人心绪的思辨之美在库切笔下随处可见。《青春》几乎没有外在的动作冲突,读来却丝毫没有枯燥之感,除了那简洁隽永的文笔因素,这里还有一种深邃而平易的东西,很理性却很容易诉诸感觉,又很容易从你眼皮底下溜走。库切回忆自己身处异国的青春时期,脑子里显然揣着几种比较性文本,只要想想海明威《流动的圣节》的踌躇自得,亨利·米勒《北回归线》的嚣张颓放,就不难想象库切的叙述越过了多少障碍。 后记 库切于2002年出版的小说《青春》的副标题是“外地生活场景之二”,场景之一是1997年发表的《童年》。这两部作品带有相当程度的自传性。库切于1940年出生在南非开普敦,父母都是布尔人,亦即南非白种人,即当年到非洲南部进行殖民的荷兰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后裔。库切对南非白人在殖民过程中的兽行和白人统治者坚持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政策极其反感,在1974年出版的《幽暗之地》的第二部分中,对自己布尔祖先雅各布斯·库切在十八世纪参与对霍屯督人进行种族灭绝的不光彩的历史进行了揭露,他所有的作品都反映了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对南非造成的巨大的灾难,特别是在人的思想感情和人性的扭曲方面的精神灾难。 库切大学毕业后离开南非到了伦敦,和《青春》的主人公约翰一样,做了一段时间的计算机程序编制员。1965年他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攻读文学博士,研究爱尔兰小说家和剧作家、荒谬派戏剧的主要代表塞缪尔·贝克特。尔后库切到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任教。1973年他因参加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被捕后,离开美国重回南非。库切从1977年开始发表小说,1980年出版的《等待野蛮人》使他的名声开始越出南非。他三次获得南非文学大奖,两次获英国文学布克奖,以及其他多种文学奖,最后成了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 《青春》和一般自传性作品不同的是,库切不是在追述自己成长的过程,而是把成长中的某些关键时刻的内心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语言上没有使用过去时态将逝去的生活定格在过去,而是用现在时态给予了逝去的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以永恒的意义。作品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背景,从主人公离家到开普敦上大学,靠打几份工维持生活,彻底割断和家庭的经济联系开始,到伦敦一家计算机公司工作结束,全书共二十章,前四章在南非,此后主人公一直生活在伦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是主人公丰富的内心活动。 主人公约翰是一个内向的青年,不仅落落寡合,而且郁郁寡欢。他在大学读的是数学,却一心要做一个诗人。母亲的过度呵护使他窒息,父亲失败的一生使他惶恐,南非的一切使他厌恶,即将到来的革命使他不知所措。他幻想一旦摆脱了家庭和南非,到了英国,就能够自由地实现自己做一个伟大的诗人的梦想。但是到了英国,诗神也并没有对他青睐有加。于是他琢磨成功的诗人取得成功的秘诀。认定自己内心不乏激情,只是还没有遇到能够打开他心灵之泉的、命定属于他的那个女人。在计算机公司的工作只是他谋生的手段,是他成为诗人必须经受的痛苦磨练的一个部分。在寒冷而陌生的伦敦,他孤独地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压不住对抛下的故国的关切,抹不去在异乡被歧视的感觉,在梦想的一点一点的幻灭中挣扎。 库切在1987年获以色列的最高文学奖“耶路撒冷奖”时的讲话中谈到了南非文学的特点,用来解读《青春》和主人公约翰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在殖民主义下产生的、在一般称之为种族隔离的状态下加剧的畸形而得不到正常发展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的反映是畸形而得不到正常发展的精神生活。所有对这样一种精神生活的反映,无论多么强烈,无论其中透进了多少兴奋或绝望,都蒙受同样的畸形,得不到正常发展。…… 南非文学是奴役中的文学……充满了无家可归的感情和对一种无名的自由的渴望。……正是你认为在监狱里的人会写出来的那种文学。 约翰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使他来到伦敦,他渴望得到爱情和欢乐,因此不断和女孩子发生关系。但是他总是不能满足于所得,莫名的渴望折磨着他,最后都是逃避责任地中断关系。他内疚,自责,但是总能以为了找到能使自己成为诗人必需的那个女子为由,在心中恢复自己的尊严感。读者在反感约翰的怯弱和永远的自我肯定及自我欣赏的同时,也不能不意识到在作为殖民地的南非中的殖民者成长起来的约翰,当作为殖民国中的殖民地人生活时那双重扭曲的畸形心态。 这正是库切作品的意义所在。对约翰来说,是他的历史,对像他这样的南非白人来说,是现实。他们需要在今天的世界上寻找自己的生活道路。 王家湘 2004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