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本书是“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中的一本,用精美的彩图、中英对照的文字介绍了天坛里各个处所的故事及功用。该书图文并茂,资料详尽,可作为爱好旅游的中外游客和喜爱古文明的朋友们的阅读资料。
天坛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一独具魅力的祭天建筑群,是中外朋友了解北京市的世界遗产以及中国古老文明的理想读本。
3.神库、神厨
出祈谷坛东砖门沿长廊左转即进入一宽敞院落,坐北朝南正殿即为神库,东西配庑即为神厨。神厨院内制作完毕的供品,在神库内放置。
神库为悬山式建筑,绿琉璃瓦顶,面阔五开间,明间落地棱花隔扇窗,前出陛,次稍间皆下肩青砖,上为隔扇窗。当年神厨内设笾豆案,有“视笾豆”的礼仪,即祀前一日皇帝亲自或派遣亲王到神库内阅视笾豆,检查供品制作情况。
神厨是制作供品的场所,神厨内制作完毕的供品,在神库内放置。神厨同神库建筑形式相同,绿琉璃瓦悬山顶五花山墙,旋子彩画,旧时凡是厨房用具一应俱全,内有锅台、涤洗池等,现已无痕迹。神厨内有著名的甘泉井,六角盂顶亭,绿琉璃瓦,井水甘洌,用来烹制祭天供品,传说井水可达天界,因而甘美无比。
神厨院内有古柏参天,苍翠葱郁,现院内仍有当时祭礼所用铜锅,当年盛况略见一斑。
祭天之际,盛着各种食物的祭器摆满神案,先供奉在正殿神库内。这些食品之丰盛,制作工艺之精美,陈设铺排之讲究成为祭天礼仪完备和隆重的一个主要内容。神库内也按祭坛的位置设笾豆案。案上排列的各式祭器内盛以不同祭品,并各以其序:籃左簋右,笾从簋,豆从簋,俎在案前。
登内实以“太羹”,即不加五味作料的纯牛肉汤。铡内实以“和羹”,即调和五味的牛肉汤。在祭礼中“太羹”比“和羹”等级更高。籃簋内食品各不相同,两个簋中各盛以黍和稷,黍为黄米、黏米饭,稷为小米蒸制的白米饭;两个簋中各盛以稻和粱,分别为大米饭、高梁米饭。笾十二品内各实以一种祭品,按次序为:铡盐、藁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糗饵、粉糍。豆十二品内亦各实以一种祭品,依次为:韭菹、醢醢、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笋菹、鱼醢、脾析、豚咱、酏食、糁食。所有这些祭品是在祀前一日,由太常寺博士监视制作,然后依次展器于神库的笾豆案上,等候皇帝前来省视名为“视笾豆”。
P115-P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