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张朋川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朋川,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考古和中国设计艺术史研究。长期从事美术考古工作和中国艺术史研究。主持过秦安大地湾等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件;主持和参加了嘉峪关、酒泉等地魏晋壁画墓和甘肃古代岩画的考古工作。多项美术考古成果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一些环节的空白。对中国古陶器有较高的鉴定水平,任国家文物局西北四省一级文物鉴定组专家。本书是张朋川长年从事美术考古的研究文章的结集,书中他运用了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美术作了多方面探讨,不乏精辟独到的见解。

内容推荐

张朋川是集美术家、考古家于一身的美术考古专家。张道一先生对他的考古研究作过中肯的评价:“张朋川先生,早年学美术,以后转向考古,或者说他游于两个学科之间,当然兼有两者之长。研究中国的历史,如何将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充实美术史的研究,再将美术史中遇到的问题借助考古学加以解释,他是取得丰富之经验的。”

《黄土上下》是张朋川长年从事美术考古的研究文章的结集,他运用了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美术进行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尤其对原始艺术、汉晋壁画、陶瓷艺术、中国书画样式起源等方面的课题有言之有物的深入的研究,并对美术考古学、美术史学、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目录

庞薰□先生给作者的信

东南西北中上下求索(代序)

第一编 黄土上下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陶/3

大地湾遗址发掘二三事/12

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绘画

——大地湾原始社会居址地画/20

誉为彩陶之冠的甘肃彩陶/26

论黄河中上游彩陶上的鱼类水族纹/36

半山和马厂彩陶上的神人纹/51

彩陶艺术三题/59

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塑/65

史前装饰艺术的作用与意义/76

装饰纹样的起源/86

再谈装饰纹样的起源/92

走向意象表现之路/102

第二编 丝路东西

从甘肃一带出土的文物看丝绸之路的形成过程/109

由五坝山西汉墓壁画论我国早期山水画/119

雄浑简洁的武威汉代木雕/130

雷台墓考古思辨录/138

河西出土的汉晋绘画简述/146

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发掘追忆/160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题材和艺术价值/167

酒泉丁家闸古墓壁画艺术/174

湟中、平安画像砖墓内容和年代考订/180

中国石窟寺艺术设计/187

砖雕砌成的甘肃历史文化长廊/201

第三编 鉴识纵横

从敦煌写经和壁画看中国卷轴书画格式的起源和形成/211

中国古代书写姿势演变略考/222

器理与书画之道

——工具材料的演变和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关系/231

试论书画“中堂”样式的缘起/245

中国连环画渊源新探/258

甘肃民间美术探源/264

宇宙图式中的天穹之花

——一件蒂纹辨/271

晋唐宋装饰艺术中的抽象倾向/277

《苏州金阊图》的联接复原及研究/283

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293

《西“服”东渐——20世纪中外服饰交流史》序/299

《晚清浅绛彩瓷画鉴赏》序/301

技术与艺术互动的文明史/303

美术考古与美术史研究/308

考古文物与中国传世古画鉴定/313

甘肃彩陶鉴定/316

试读章节

    新石器时代彩陶和彩绘陶的艺术价值

古代中国的原始艺术十分发达,但经过近万年的漫长岁月,当时画在人体、麻织品和木器上的图纹早已荡然无存。现在大量遗留下来的彩陶及彩绘陶上的图纹都保存较好,成为研究中国原始美术的主要的实物资料。

中国彩陶和彩绘陶的产生和发展贯串于整个新石器时代,这对研究中国美术的起源和中国美术发生期的特殊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整体来说,彩陶艺术的起源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彩陶的样式首先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相关,出于实用的习惯和需要,总是模拟原先使用过的器皿形状和肌理纹样,在他们的臆想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被模拟的原先使用的器皿的功能.随着实用的需要和制陶工艺的发展,陶器的造型和彩绘纹样逐渐脱离被模拟的原先使用的器皿的样式,并且根据美的法则设计出经过变化的几何形纹样,成为纯粹的精神生产的产物。

彩陶和彩绘陶上还有许多寓意深奥的仿生性的动物纹样和人格化的动物纹样。如半坡类型彩陶以鱼纹为主要花纹,并且出现了鱼和人面相寓合的奇特纹样,这类纹样被认为是图腾纹样。图腾是以动物等超人的物类作为氏族的始祖,是从精神方面强调氏族成员的血缘关系,图腾纹样则成为氏族共同体的艺术表现。因此,彩陶上的图腾纹样从起始就是精神生产的产物。在关中地区半坡类型的彩陶上还有鱼和鸟头、人面相寓合的纹样,鸟纹是庙底沟类型彩陶的主要花纹,被认为是庙底沟部族的图腾纹样之一。在半坡和庙底沟类型相邻地区彩陶上出现的这种奇特的复合纹样,乃是在相邻地区以鱼类为图腾和以鸟类为图腾的部族相融合而在彩陶图案上的反映,这种现象正是在不同部族结成部落联盟时出现的。由于“族”的范围不断扩大,作为表现单一氏族的写实的某一种类具体的动物纹样,已不能表现包容更广的部落联盟的远为复杂的内涵,因此,必须设计出示意性的复合纹样。因此,从彩陶和彩绘陶的图案纹样来看,不论是自然形或几何形的纹样都经过了从具象到意象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会聚的共同体,从不同远古文化彩陶的相互影响和复杂的复合纹样的发展,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特殊的形成过程,这也决定了中国美术走上意象表现之路。

彩陶和彩绘陶的图案主要采取动的形态和格式,花纹也多以弧线、弧形和圆点构成,在动的格式中充分舒展,具有流畅优美的风格。中国彩陶常采用以点(圆)定位的方法,从图案定位点的各方都能延伸出纹样,在最小的制约下获得充分展开图纹的自由,使多单元的图案动而不乱,繁而有致,变化无穷。庙底沟类型彩陶还以不等距的定位点构成散点式流动的不对称图案,而以统一的造型和动势使图案纹样取得和谐的效果。这种散点构成形式成为中国传统图案主要的构成形式之一。

彩陶和彩绘陶图案的各种动的格式中,旋式是一种主要的图案格式。斜列式也是彩陶图案中常见的具有动感的格式,彩陶图案也有结合底色运用斜列式和旋式,呈等距交错式的旋动。此外,彩陶图案中还有钩曲、波状、垂弧、之字形、缠枝形等动的格式,以连续不断的运动突破空间的限制,表现出中华民族先民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旺盛的创造力。

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中,彩陶和彩绘陶是最早以彩绘纹样与造型相结合的作品。中国彩陶很注意图案纹样与器形的关系,相辅相成而统一谐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不同角度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美丽的画面。这种以彩绘纹样与造型浑然一体地完美结合的艺术手法,也成为传统雕塑和工艺美术的有特色的表现手法。

彩陶和彩绘陶艺术是传统艺术序篇中灿烂辉煌的一页,反映了中国远古时期各部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并在历史进程中,各部族的文化相互影响和多层次地融会的过程,从而还成为青铜艺术的一个重要源头。由彩陶和彩绘陶艺术的发展过程,可以研究中国古代先民观察事物的方法和美学观念形成的情况,也可研究意象表现方法的发展过程,还可研究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远古艺术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彩绘陶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古代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远古艺术宝库中闪发着夺目的光辉。

           P10-P11

序言

  庞薰□先生给作者的信朋川同志:

你六月三日的信早就收到了,六月中北京天气热极了,我的房子小而朝西,简直像在蒸笼里,什么事都做不成。这两天又把你的文章仔细看了一下。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许多东西至今还埋在地下,考古工作还是要发展的,可是我国几乎没有人研究美术考古,所以你这些年来的努力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个人是希望你在这条路上钻深钻透,这将是对我们的文化事业是一大贡献。做研究工作,主要的要掌握资料,而你现在能看到实物资料,这种机会是难得的。

在你的文章中,有一点我提出来请你考虑,是不是要提“谷神”、“农神”、“神灵”,我个人认为在装饰纹样中人物形象的出现,是同生产有关系的,这些器物的装饰都是群众创造的,早期和后期有时相隔许多,在当时人们是不可能知道某些纹样最初是什么,人们只是凭自己的想法,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不知道这种看法对不对?你的文章要不要寄回给你?

我是想到兰州、敦煌、西安等地看一看,可是关于我的退休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所以我只能等待。

专此

祝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薰□

              1978年7月5日

             朝外白家庄东里1楼31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