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浮尘四起的众生,有时不妨也放下身边的俗事,来普陀山,给自己繁忙的心一分清凉,给自己疲劳的心一点安慰,寄托一丝宁静,感悟一种真诚。身处婆娑世界,心中一片净土。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普陀山的53个旅游景点的景观特色、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并提供了游览路线、食宿及景区门票等方便游客的实用信息,而且本书还用中英文对照方式来编排内容,这不仅方便了国内游客,也有利于国外游客对普陀山文化的深入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普陀洛迦(佛国五十三参自助游)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蒋宝华 |
出版社 | 宁波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生活在浮尘四起的众生,有时不妨也放下身边的俗事,来普陀山,给自己繁忙的心一分清凉,给自己疲劳的心一点安慰,寄托一丝宁静,感悟一种真诚。身处婆娑世界,心中一片净土。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普陀山的53个旅游景点的景观特色、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并提供了游览路线、食宿及景区门票等方便游客的实用信息,而且本书还用中英文对照方式来编排内容,这不仅方便了国内游客,也有利于国外游客对普陀山文化的深入了解。 内容推荐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部海域,西南距沈家门港6.5千米,南距朱家尖岛2.5千米,东濒大海。远望如一尊海上卧佛。普陀山享有“海天佛国,琉璃世界”的美誉,是观音菩萨的惟一道场。唐宋以来,佛事日益鼎劢,形成莲花洋上“贡艘浮云”,短姑道头“香般蔽日”的繁荣景象。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普陀吟唱从未间断。康有为的“观音过此不肯去,海上神山涌普陀”,在意象上,道出了观音与普陀的融合,可谓佛国仙境,浑然天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普陀山的53个旅游景点的景观特色、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并提供了游览路线、食宿及景区门票等方便游客的实用信息,而且本书还用中英文对照方式来编排内容,这不仅方便了国内游客,也有利于国外游客对普陀山文化的深入了解。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参:正山门 第二参:短姑圣迹 第三参:慈云庵 第四参:海岸牌坊 第五参:南天门 第六参:南海观音大佛 第七参:西方净苑 第八参:观音跳 第九参:紫竹林 第十参:不肯去观音院 第十一参:潮音古洞 第十二参:百步沙 第十三参:多宝塔 第十四参:御碑亭 第十五参:海印池 第十六参:普济禅寺 第十七参:法华灵洞 第十八参:仙人井 第十九参:朝阳阁 第二十参:悦岭庵 第二十一参:大乘庵 第二十二参:鹤鸣庵 第二十三参:常乐庵 第二十四参:双泉庵 第二十五参:关山庵 第二十六参:杨枝庵 第二十七参:梵音洞 第二十八参:善财洞 第二十九参:禅慧庵 第三十参:五祖亭 第三十一参:千步沙 第三十二参:法雨禅寺 第三十三参:香云亭 第三十四参:海天佛国石 第三十五参:慧济寺 第三十六参:普陀鹅耳枥 第三十七参:刀劈石 第三十八参:千年古樟 第三十九参:心字石 第四十参:圆通庵 第四十一参:梅福庵 第四十二参:一叶扁舟石 第四十三参:磐陀石 第四十四参:灵石庵 第四十五参:二龟听法石 第四十六参:五十三参石 第四十七参:观音古洞 第四十八参:福泉庵 第四十九参:西方船 第五十参:隐秀庵 第五十一参:海上卧佛 第五十二参:五百罗汉塔 第五十三参:圆觉塔 试读章节 紫竹林庵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面,从南山行至紫竹林庵,只见黄墙蓝瓦在绿竹丛中隐现,寺宇不远处就是大海,与洛迦山隔海相望,十分壮观。 紫竹。属竹科,是珍贵观赏竹种。竹竿紫色,枝叶婆娑。加上它与观音菩萨有缘,民间称“紫竹林中观世音”。相传古时这里紫竹成片。吴承恩的《西游记》就多次写到南方紫竹林。现在此处有约三千株紫竹,成林成荫。 宋代,这里建有“观音岩寺”,后圮。明万历年间(1573—1620),僧熠宁在原基创建听潮庵,崇祯年间(1628—1644),改名潮音洞庵。清光绪十年重修(1884),改名紫竹林庵。民国8年(1919),康有为游访时,题庵额“补怛紫竹林”。 现在的紫竹林庵,殿宇126间,殿台三重,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第一重天王殿东对莲花洋,殿中供弥勒菩萨,使善男信女一进山门即生欢喜心。 过了天王殿,便是第二重圆通宝殿,重檐5间,错彩镂金,分上下天井。上天井安放青铜大香炉台,周围栏雕刻百孝图,下天井主轴线上陈设宝鼎和圆形大香炉。进入殿内,只见正中供养一尊高2.8米的汉白玉紫竹观音坐像,像的背景是一幅大型的“紫竹林图”。紫竹林中观自在是普陀观音典型造像之一,以紫竹为背景,观音像结跏坐于莲台,右手执柳枝,左手托净水瓶,以大悲甘露遍洒人间。大殿四壁是十八罗汉彩塑,其后墙上则描五百罗汉。 普陀山《山志》记载,紫竹林观音应化为各种形象、各种身份的事例很多。因此,圆通殿中佛、菩萨和罗汉,都可能是观音的化身,这些示现,都是让朝山参访者种善根的。 第三重建筑为大悲楼,楼下供奉汉白玉卧佛,重达4.5吨,系1991年从缅甸引进。大悲楼左为念佛堂,楼上供奉84尊大悲像。大悲楼的左侧是念佛堂,时时有诵经念佛声传出,伴随阵阵海浪声,十分庄严悦耳,使人想起“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的诗文来。 紫竹林庵前面是一片广阔的岬谷,上有禁止舍身碑、澹澹亭、不肯去观音院、大士桥抗倭石刻等景点和古迹。 “蛟蜃结楼云涌黑,鼋鼍鼓浪月翻红。潮声夜落龙吟外,天籁时闻僧梵中。”从紫竹林向南眺望,莲花洋水势浩瀚,善财礁随波出没,朱家尖、白沙等岛若隐若现,千步沙、朝阳阁、梵音洞诸景遥相辉映。终日里游客如云,香烟缭绕,是参访揽胜者必到之处。 P32 序言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部海域,西南距沈家门港6.5千米,南距朱家尖岛2.5千米,东濒大海。山体呈菱形,南北长8.6千米,东西宽约3.5千米,面积12.5平方千米。中部佛顶山最高,海拔288-2米,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100-200米间,连绵起伏。洛迦山距普陀山5.3千米,面积0.36平方千米,海拔97.1米,远望如一尊海上卧佛。 普陀山久负“海天佛国”、“观音道场”之盛名,山中梵宇林立,风貌绝佳,历来是佛子参学、游人观光的必到之所。游览佛国与一般的旅游不同的是,除了游山玩水能给人带来愉悦感,更是一种赏心悦目、恰情养性的审美活动:一种开拓视野、感悟人生的心灵体验:在晨钟暮鼓中去追寻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从庄严肃穆的菩萨塑像中去领悟大慈大悲。寺院是出家人修行的场所,寺院里每一缕阳光都充满了佛的启示;佛国的阳光纯洁而健康,充满柔和与慈爱。游人在此体味禅意,然后带一颗一尘不染的心,轻松下山。 佛国的魅力也引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激情和灵感,宋元以来,记述普陀人文、自然的游记便时有问世,它们或以精辟的哲思,或以优美的抒情将普陀山如诗如画的佛寺、海山合一的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但这些美文多为短文简篇,略记梗概。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普陀山佛教事业的复兴和旅游事业的发达,一些带有导游性质的新编读物络绎登场,为游人认识、走进普陀山提供了有用信息。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普陀山参学游览。本书针对自助旅行者,罗列普陀山53处观音道场主要圣迹,提供普陀山自助旅行所需的线路、食宿、景点信息,让旅行者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普陀山,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心底深处的海天佛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