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第2版)/新竞争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英)保罗·特罗特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保罗·特罗特先生的名著《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第2版)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介绍了一种当代创新管理的观点,是首部集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为一体的优秀著作,是政府有关部门、学术界和实业界有关人士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目。

内容推荐

《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第2版)把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知识产权的作用和研发管理整合起来,特别强调需要把创新视为一个管理过程,并且引入了一个强调内部流程和外部联系的重要性的概念框架。  本书不仅考察了组织的文化遗产和知识库如何驱动商机的开发,而且也研究了技术管理的广泛课题以及公司如何管理研发的问题。

目录

A:创新管理的概念

1 创新管理:介绍 5

2 创新的背景和国家的作用 33

3 管理组织中的创新 65

B: 战略方法

4 经营战略和组织知识 93

5 战略联盟与网络 121

6 创新和运营管理 151

C: 新产品开发

7 产品战略 179

8 新产品开发 207

9 市场调研及其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237

10 管理新产品开发小组 271

D: 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

11 研发管理:介绍 303

12 有效的研发管理 333

13 技术转移在创新中的作用365

14 知识产权管理 395

译后记 433

试读章节

同时耦合模式

创新是由技术、客户需求、制造还是由其他许多因素包括竞争刺激产生的讨论偏离了问题的关键。上述模式集中考虑是什么因素驱动了下游努力而没有考虑创新如何出现(Galbraith,1982)。线性模式只能够提供关于创新的初始刺激在何处产生,也就是创意或需求的扳机在何处击发的一种解释。图1.5所示的同时耦合模式指出正是三个职能部门的知识同时耦合孕育了创新。而且,创新开始的时间事先并不知道。P20

序言

从1998年本书初版以来,创新一直是关于如何提高经济和企业竞争力的经济和政治讨论的最前沿问题。例如,欧盟已经建立了一个评价成员国创薪水平的创新排行榜(详见第1章)。在企业的层面,管理研究不断证实创新的企业胜过它们的竞争对手(见第11章)。然而,如下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

·企业怎样才能把令人振奋的技术最佳地转化为成功的新产品?

·企业怎样才能获取知识和创造性从而开发出成功的新产品?

·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和体系最适宜创新和新产品开发(NPD)?

·传统企业怎样才能克服它们的技术困难与新兴企业进行竞争?

令人振奋的新产品每周都开发出来。的确,新材料和新设计作为人类创造性和知识应用的成果不断涌现,引人人胜。用人类的知识解决人类自身的问题是一个诱人的主题。事实上,新产品开发及其过程的成功管理一直是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当今最成功的公司依靠自身能力通过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或者以新颖而有趣的方式运用现有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改进产品。

许多商科学生可能想知道本学科与其他学科有何关系。答案依然取决于采用何种观点:市场营销的观点、技术的观点、法律的观点、战略管理的观点、商业化观点,或综合所有这些观点的看法。在任何情况下,一般的创新管理和具体的新产品开发都需要以下所有领域的专业知识:金融、制造、人力资源、营销和经营战略。创新管理不是一个部门独有的职能活动。必须把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看做是一个内部管理过程而不是一项职能活动。这是本书所持的观点 (见图0.1)。事实上,许多人坚持认为把产品开发工作细分成不同的专业化工作将使之受到严重影响。

本书的目的就是介绍一种当代创新管理的观点,它强调团队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图0.1中三角形的拐角)而不是某个部门如市场营销部或研发部的单独看法。本书试图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达到这个目标,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理解创新管理的知识。全书易读易懂,是第一部为商科学生编写的集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为一体的教科书。

为了提高我们对创新管理的理解,我们强调视创新为一个管理过程,意在明确指出利用一些简单的管理工具就可以把任何公司变成下一个微软或戴森 (Dyson Apphances)的想法是愚蠢的。对于复杂的管理问题的如此简单的解决方法不断困扰着经验丰富的经理们。本书的目的就是强调创新管理涉及对一个组织的文化和遗产、一个组织已有的体系和常规以及它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技术库的分析。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而企图理解一个组织如何开发新产品确实是很愚蠢的。因此,本书的方法既是实际的又是理性的--它既分析职 能活动又分析长期战略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不是要作为一本产品管理的书籍,事实上,有许多市场营销管理的书籍令人满意地涵盖了这个领域。

创新管理是一个比较新颖而令人兴奋的主题,然而它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半个世纪。以创新管理作为主题的课程讲授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在这10 年中,商学院的招生录取波动很大(尤其在美国),而创新管理是引起关注的领域之一。及至20世纪90年代,在许多研究型和实践型杂志如《国际创新管理杂志》(The International-70umal 0f Innovation Management)、 《产品创新管理杂志》(The Joumal 0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技术创新》 (Technovation)和《研发管理》(R&D Management)的支持下,一个新的产 品管理和创新学科就逐渐形成了。

本书分成4个部分,从后面的本书计划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构架。这个构架意在作为一个导航图帮助学生阅读全书。第1部分探索创新管理的概念以及需要管理的事物。第2部分考虑组织怎样才能利用创新达到它们的长期战略目标。第3部分考察新产品开发过程和公司面临的诸多新产品管理问题。第4部分讨论技术管理的广泛问题以及公司如何管理研发和知识产权的具体问题。网络在线的师生辅助材料包括多项选择题和一套可下载的教师手册,配套幻灯片也可在www.booksites.net/trott得到。

我希望读者发现本书第2版既刺激又令人兴奋,而这只是探索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征程的起点。

保罗·特罗特(Paul Trott)

后记

创新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几乎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创新都引发了社会和经济的巨大进步。例如蒸气机技术引发了西方工业革命,计算机技术导致了信息革命,促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生物化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  我国自15世纪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科学进步、技术创新的步伐显著慢于西方,直至停滞不前,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与中华民族擦肩而过。科学技术创新的落后导致社会经济每况愈下,以至于在西方列强长期的侵略和蹂躏下雪上加霜、积重难返。反思中华民族几个世纪以来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惨痛历史,我们不得不从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的宏观层面探究原因,但科学技术创新不足、科学技术落后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科技创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但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观念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贡献不够显著。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是通过对外开放进行技术引进取得的,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性创新仍然严重不足,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在全球化 "知识经济时代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隐患。因此,无论对政府,还是对企业来说探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及其相关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职责,学术界对此研究也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出现了一系列相应成果。但将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成果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及相应的实 证研究严重不足,与发达国家的研究及实践存在显著差距。   保罗·特罗特先生的名著《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第2版)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介绍了一种当代创新管理的观点,是首部集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为一体的优秀著作,是政府有关部门、学术界和实业界有关人士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目。  本书对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研究范围和深度可谓博大精深:  从时间跨度上主要研究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或服务流程创新以及相关社会、法律背景;从空间跨度上研究了欧洲、北美洲、亚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土耳其、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创新问题,探讨了促进创新的社会和组织特征,包括制度环境、法律环境、行业环境、企业文化环境,强调创新不能与政治和社会过程割裂开来。国家对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以促进创新负有重要的责任。本书特别以迟工业化国家土耳其为例进行了探讨。 土耳其处于横跨欧亚两大陆的欧洲边缘、处在发展经济的良好位置,它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任成员国和欧盟有希望的一个成员国,得到发达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各方面条件十分优越,但其工业化进程和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落后,本书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包括制度原因、法律原因、政府行为、企业家素质、企业文化环境等因素,对我国的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乃至现代化事业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从实证研究范围看,本书用大量的案例研究阐明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对 企业生存发展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涉及全球上百家大、中、小型企业,行业遍及化工、医药、汽车、机电、信息、机械等,既包括传统产业又涉及新兴产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从企业战略、运营流程、人力资源、企业文化、技术开发与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探讨了它们兴衰成败的深层次原因。对我国经济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非常鲜活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本书汇集了各流派的创新理念和研究成果,涉及数十位经济、管理大师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既博采众长,又自成体系。作者把创新放在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大背景下进行了系统地讨论,对工业革命以前主要是个人行为,而当今已经成为组织行为的创新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阐明了促进创新的组织特征和社会背景;探讨了促进创新的战略方法,包括经营战略和组织知识库的建设、战略联盟与网络的运用、运营管理的创新。从产品战略、产品开发、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团队等方面探讨了新产品开发的问题。理 论性强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本书还花费相当大的篇幅探讨了研究与开发管理的问题,从有效的研发管理、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等方面探讨了促进研发的问题。  有机会翻译这样一部关于创新的著作,译者感到非常荣幸。译者结合多年来从事的工商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通过艰苦的学习和再创作努力,完整而尽量准确地表达了原著的内容,兼顾我国读者的阅读和理解习惯,尽量做到忠实原文、文字流畅,相信译著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有关创新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世界级研究成果和实践,有利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和实业界的创新实践。本书第二部分由硕士研究生李玉峰翻译,第三部分由硕士研究生严琳翻译,第四部分由硕士研究生梅智勇翻译,吴东副教授翻译了第一部分和其余部分,并对全书进行了校译和审定。由于译者的水平有限,翻译出现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共同促进我国的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的进步。  在此也一并感谢为这本著作的翻译出版付出心血、给予支持与帮助的各位人士。           译  者   2004年8月15日于云南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