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周家炉--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若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描写了大连早期的同盟会会员、中共地下党员对周家兄弟的影响,以及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有工商界巨头、普通劳动者、日本殖民统治者、汉奸、市井无赖、日本浪人等等。揭示了那个时代,周家兄弟与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斗争,人们之间的亲情与爱情,伦理与道德的矛盾冲突,是自大连开埠之初,至上世纪20年代的历史缩影。

内容推荐

  周家炉是由周文贵和周文富创办于1907年的民族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经营运作,从马车制造业发展成为集通用机械制造、采矿、运输于一体的集团型企业。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周家企业最大程度地遏制了日本殖民者对东北地区(特别是大连地区)机械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垄断和经济侵略,在经济上给了日本殖民者、侵略者迎头打击,但与此同时周家企业也受到日本殖民当局的限制、排挤、打压和摧残,自身损失惨重。在20世纪,周家企业在发展资本经济、民族经济上留有厚重一笔。不仅如此,周家企业也资助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其中书中的苗剑秋就是一个典范。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试读章节

日俄战后,大连沦难。

秋天的傍晚,海风一阵紧似一阵,似乎要把停靠在大连港轮船上悬挂的各色国旗撕碎。成群的海鸟在桅杆间上下盘旋,发出让人惊心的叫声,仿佛在诅咒这些占据了自己家园的陌生的庞然大物。插着太阳旗的日本巡逻艇,耀武扬威地在水面上穿行,故意显示着新主人的身份。

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从码头货仓里提完货,赶着马车往港外走。码头上,成百上千的中国劳工,在工头的监管下,往巨大的日本轮船上搬豆饼。一个骨瘦如柴、穿着破烂单衣的工人,扛着厚厚一摞豆饼,踉踉跄跄地从青年人身边走过,突然身子向前一抢,倒在地上,豆饼四分五裂散了一地。这时一个工头冲过来,不容分说挥舞着皮鞭,没头没脑地打下来,嘴里还不住地叫骂着。青年人实在看不过眼,上去夺过鞭子,摔在一边。一群工人围了过来,冲着工头喊:“凭什么打人?”那工头吓得直往后退,大叫:“反了,反了!”转身就跑。

出了码头大门,青年人跳上马车,那马好像知道天色已晚,过了港湾大桥便奔跑起来。道路两侧高耸的洋楼林立,从大楼窗户里透出点点昏暗的灯光,在夜幕下,给人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感觉。进人浪速町(今天津街),马车放慢了速度。这里是日本人的商业区,挂着各种招牌的商店酒楼比肩排开,闪烁的霓虹灯,把这里显映得五光十色。

赶车人急着赶路,无心留意眼前的光景。突然,前边传来“救命”的喊声,他用力拍了一下马屁股,马车向前冲了过去。只见两个喝得醉醺醺的日本浪人,正在拉扯一个卖花的小姑娘,企图把她拖到旁边的胡同里。小姑娘拼命挣扎,哭求哀告,两个浪人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不时地发出一阵浪笑。赶车人怒火中烧,高声骂道:“畜生,快放手!”同时腾身一跃,站到车上,扬起鞭子,劈头盖脸一顿抽打,把两个浪人打得天旋地转,连滚带爬。接着他跳下来,拾起花篮,拉着小姑娘上了马车,“驾”的一声,马车飞跑起来。等那两个浪人转过神来,马车已经无影无踪。

过了东关街,就是西大连,这边是中国人居住区,赶车人停下马车,对惊魂未定的小姑娘说:“孩子,那边坏人多,天黑就别过去卖花了。”

小姑娘擦着泪说:“爸爸得了重病,家里没钱医治。”

赶车人一阵心酸,从口袋里掏出了两块钱:“拿着,回家去吧。”

小姑娘感激地望着赶车人,摇摇头:“谢谢叔叔,我不要。”

赶车人一愣:“为什么,看我是赶车的?”

小姑娘懂事地说:“叔叔把钱给我了,你自己咋办?”

赶车人笑笑,说:“我有办法,拿着吧。”说着把钱放在她的手上。

小姑娘从花篮里取出一束玫瑰,双手放在马车座位上,然后给赶车人深深鞠了一躬。

望着她的背影,赶车人叹息道:“唉,苦命的孩子。”

马车到了小岗子(今北京街),向右拐进了一座大院。有个小伙子跑过来:“二东家,你歇着,我来卸车。”说着,从赶车人手里接过鞭子。

这是一间铁匠铺,专门制造马蹄铁和四轮马车,铺面虽小,可是生意却格外兴隆。店主人是周氏兄弟,哥哥叫周文富,弟弟叫周文贵,就是赶车的那位。铁匠铺开业一年多了,大门上却没挂招牌,老百姓都管它叫“周家炉”。

P1-3

序言

十几年前,我看到了一幅照片,画面的中心是装着一只断指的玻璃瓶子,旁边是切下这只手指的钢刀。

朋友告诉我,断指者的名字叫周文贵,是有着近代东北“民族工业之父”美誉的爱国工业家。那是一九一五年五月,日本向北洋政府提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在哈尔滨各界举行的“反对‘二十一条’爱国储金大会”上,周文贵当场捐资五万,并断指明志,用自己的血,书写了“储金救国,勿忘国耻”八个大字。

我被这个断指的故事所震撼,于是便开始探寻他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7: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