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围棋吗?你想使自己的围棋技艺有所长进吗?那就看看本书吧。它记录了围棋高手罗洗河的学棋、赛棋经历,并用大篇幅,介绍了他曾比赛过的对局过程及其棋谱。由于该书内容并没有介绍围棋的基础知识,因此,只适合对围棋技艺已懂的读者阅读。
本书记录了围棋高手罗洗河的学棋、赛棋经历,并用大篇幅,介绍了他曾比赛过的对局过程及其棋谱。由于该书内容并没有介绍围棋的基础知识,因此,只适合对围棋技艺已懂的读者阅读。
但凡一件事情背后往往有很多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
在我最早出国比赛的时候,领导都要求服装要正式一些,别让别的国家看不起中国人,这些年中国发展后,领导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了。三星杯获胜后,我穿的运动服被人称之为幸运服。我给媒体的解释是因为围棋获胜依靠的是更加符合事物的规律而不是依靠你比对手强。穿运动服而不穿西装正是这个想法的实践。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在我十七岁名人赛时确定自己的人生道路后经历了一次初恋。她也是棋手,运动服则是外出散步时挡风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她家里坚决反对,而我们当时也没有生活的基础,于是她提出分手,也放弃了下棋。过了几年,我才有经济条件离开棋院租房子住,也开始自己学做饭和了解一些琐碎的事情。我在这个过程中因此而成长,我觉得我尽了力,因此也不觉得很遗憾。我只是有一些疑问,一是她既然是棋手,为什么要放弃下棋;二是如果事情总是这样,那么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从此,我希望我的努力能让今后的棋手少一些这样的事情发生。
后来在获得全国个人赛和NEC杯赛冠军时我反而更加强烈
P6地感到孤独。一直到在段位赛上见到了现在我的妻子梁雅娣后我才感到释怀,感到强烈的共鸣。她当时28岁,在二段组和小孩子们很认真地奋力拼杀。她下棋时投入和高兴的样子给我印象很深。后来熟了以后她表示,这些年为了独立的生活生存而不停奔波,去参加段位赛是作为给自己的补偿。结婚后,有记者问我们的感情是怎么发展的。我回答说个人感情离不开大的环境,在此,我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围棋的人们。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粗泛的回答。
关心围棋事业发展,我所欲也。回家买菜刷锅,亦我所欲也。融合于社会经济之中而又超脱于社会经济之外,以旁观者的心态看世事变迁以及审视自己的内心,快哉。
P7
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请我为《棋游九天》这本书作序,我是想答应而不敢答应。洗河这次“三星杯”夺冠确实了不起,过去,世界大赛我们以六对二之势却不敌韩国,而这一回正好相反,我们是以二敌六。洗河从预赛打起,一路过关斩将,赵汉乘、宋泰坤、李世石、崔哲瀚、李昌镐,没有一个好对付。回顾战斗历程,真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看看棋谱,我们赞叹洗河的功力挥发、奇思妙想,可也不禁有灵光闪烁、天降神来之着的感觉。面对洗河的成功我应该赞美。可面对神来之着,我却不知如何写序。
或许正是灵光一闪、神来之着的感觉,导致热心的爱好者把洗河视作“神猪”,促使出版社推出《棋游九天》。“九天”之上历来令人敬畏,那是神仙所在、神力所在,我们凡人不能达到。“九天之上”又令人神往,凡人也想借点神力、沾点神气,提高我们的能力,使我们梦想成真。洗河是个有个性、有灵气的棋手,感觉敏锐,深得爱好者推崇。赢棋虽然首先靠功力,但没有灵感还真不行。或许洗河自己对这种灵感何时闪现也难以把握,对神来之着怀抱期待。希望在“棋游九天”之后仍能得到九天之上神力相助。
神往九天、在空中飘游只能是短暂的,人终归要落地;要脚踏实地。相信洗河会在训练、比赛中扎扎实实练好内功,那时一定会显现更多的灵感,走出更多的神来之着。我们热心的爱好者看一看《棋游九天》能不能立竿见影呢?能不能也借助一点九天之力长棋呢?可能会的。因为洗河对这些精彩对局进行了详细解说,披露自己灵感闪现的进程和变化脉络。棋好看,我们肯定会得到一些享受,分享一些快乐。
王汝南
2006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