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这些笔记手稿,散落在巴黎、伦敦、米兰、都灵、佛罗伦萨等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里,直到达·芬奇去世三百年后的十八世纪末,才逐渐为世人所知。达·芬奇的寓言,思想深刻,笔调朴实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像他的伟大的绘画作品一样,强烈的人文关怀,令读者感叹不已。一篇篇充满智慧的文字,确乎是开启我们心智的钥匙。
本书共收寓言故事80余则,每则寓言还配有插图,短小精悍,图文并茂,既有可读性又具观察性。其中一草一木,一禽一兽无不凝聚着达·芬奇深邃的睿智和丰富的想象,每则寓言全都蕴涵着丰富的哲理,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兔子在秋天的田野上狂奔,看去就像被一群猎狗追赶着似的。两只雕鹗站在树杈上,见状议论起来。
“可怜的兔子!”一只雕鹗说,“它连躲在自家洞里的勇气都没有。”
“为什么呢?”另一只雕鹗颇感兴趣地问。
“它心里害怕。”
“真奇怪,在自己家里有什么可怕的?”
“兔子都会这样。”雕鹗说,“它们整天颤颤惊惊地过日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特别到了秋天,它们看到落叶纷纷,以为又发生了什么事,准会吓得没命地乱跑。大自然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会闹得它们惊恐不安。”
“这么说,兔子是胆小鬼了?”
“一点不错!你看眼前这只兔子,它在光秃秃的田野上跑得多凶,它就这么跑啊,跑啊,直到撞在猎人的枪口上,或者踩在铁夹上,它们才会歇下来。”
谁生活在恐惧之中,谁就会被恐惧所吞噬。这不是句虚话。P91-92
当今世界,不知道达·芬奇是画家、雕塑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读书人恐怕不多;而知道达·芬奇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人,可能就少了。我们翻译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向青少年朋友,热诚介绍这位巨匠的寓言故事。
《达·芬奇寓言》一书,最早由苏联作家阿·马霍夫从意大利文译成俄语,一九八三年,在当时的列宁格勒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社出版。我们是根据俄译本转译的。
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名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是人类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此外,达·芬奇还是一位科学巨人,恩格斯说,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卓越的成就来自于超乎常人的勤勉。留传至今的七千余页手稿就是证明。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写下过这样一段话:“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积累丰富的知识,这样,就可以逐年补偿垂暮之年带来的损失。要记住,老年人的食粮是智慧。因此,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有所作为,以免自己老了挨饿。”朴素的真理,满含人生的睿智和哲思,愿青年朋友们谨记在心。
达·芬奇手稿的内容涉及面宽,既有科学发明,也有艺术理论,更有一篇篇寓言珍品。达·芬奇的这些笔记手稿,散落在巴黎、伦敦、米兰、都灵、佛罗伦萨等地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里,直到达·芬奇去世三百年后的十八世纪末,才逐渐为世人所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出版家布鲁诺·纳尔迪尼,将这些古奥的意大利文整理翻译成现代口语,辑成《达·芬奇寓言集》和《幻想动物》两本书在意大利出版。
达·芬奇的寓言,思想深刻,笔调朴实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像他的伟大的绘画作品一样,强烈的人文关怀,令读者感叹不已。一篇篇充满智慧的文字,确乎是开启我们心智的钥匙。
张浩 乔传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