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导论、教师的行为与信念、学生的适应与发展、家庭环境与学生发展、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积极营造心理健康等方面,适合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者。
序言
第一章 教育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酝酿阶段
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转折
三、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第二节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新进展
一、研究成果
二、前景展望
三、本书梗概
第二章 教师的行为与信念
第一节 教师行为与信念研究概况
一、教师的教育信念
二、教师的情感投入
三、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四、教师的个性特征
五、教师的领导方式
六、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第二节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研究
三、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四、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五、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第一节 学生自我意识与态度的发展
一、学生的自我意识
二、学生的态度
第二节 大学新生人学适应问题
一、国外部分
二、国内部分
第三节 初中生、小学生课堂情境测验中欺骗行为研究
一、品德心理与欺骗研究回顾
二、理论假设
三、初中生欺骗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小学生欺骗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对两个试验研究的深入思考
第四章 家庭环境与学生发展
第一节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一、自我概念研究回顾
二、研究的理论假设
三、研究方法与结果
四、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第二节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与相关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假设
三、研究方法与结果
四、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第五章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第一节 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基本认识
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二、人际关系的本质和功能
三、健康人际关系的标准
四、不健康人际关系的表现
第二节 学校中人际关系概述
一、师生问的人际关系
二、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大学生同伴接受性、人格特征和归因倾向关系研究
一、人格特征与同伴接受性
二、社交成败归因倾向与同伴接受性
三、研究方法与结果
四、进一步分析与思考
第六章 积极营造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综述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的评定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五、积极营造心理健康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一、实验研究梗概
二、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初中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一、实验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