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是中国二十世纪的大史学家。有人把他与钱穆、南北二陈(即陈寅恪、陈垣)相提并论,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见严耕望《通贯的断代史家》)。这个判断完全是有眼光的。只是在近现代史学界,吕思勉的声名比不上上述三家显赫,所以不常为现代学者所称述和征引。其中缘故,据严氏的分析,除了他自己甘于“埋头枯守、不求闻达”,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近代史学风尚偏于仄而深的专门研究,而吕思勉为学蕲向博通周赡之一途,故不免为一般学人所忽视和低估;(二)近代史学特别注重新史料的运用,包括发掘不常被引用的旧史料,而吕思勉的重要著作都是取材于正史,并不去刻意征引罕见的冷僻史料。严耕望所说的这两点原因,在性质上是非常相近的,或者说只是一件事情的不同表现,即吕思勉的史学思想与近代的史学思潮根本异趋,他较多地继承或遵循了中国史学的传统,而较少同意、接受晚近新史学的思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