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江苏人。本书收入他的中篇小说5篇、短篇小说13篇、散文2篇。其中《嘉陵江畔的传奇》为第一次入集作品。路翎是胡风派的代表性小说家,笔下人物众多。主要是写处于生活绝境中的流浪汉,表现他们身上迸发的强悍力量和精神奴役的创伤。他所要的并小是历史事变的记录,而是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的汹涌的波澜和它们来根去向,是那火辣辣的心灵在历史命运这个无情的审判者面前搏斗的经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旅途/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沉钟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路翎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路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江苏人。本书收入他的中篇小说5篇、短篇小说13篇、散文2篇。其中《嘉陵江畔的传奇》为第一次入集作品。路翎是胡风派的代表性小说家,笔下人物众多。主要是写处于生活绝境中的流浪汉,表现他们身上迸发的强悍力量和精神奴役的创伤。他所要的并小是历史事变的记录,而是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的汹涌的波澜和它们来根去向,是那火辣辣的心灵在历史命运这个无情的审判者面前搏斗的经验。 内容推荐 路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江苏人。本书收入他的中篇小说5篇、短篇小说13篇、散文2篇。其中《嘉陵江畔的传奇》为第一次入集作品。路翎是胡风派的代表性小说家,笔下人物众多。主要是写处于生活绝境中的流浪汉,表现他们身上迸发的强悍力量和精神奴役的创伤。 目录 路翎小传 中篇小说 谷 棺材 罗大斗的一生 两个流浪汉 嘉陵江畔的传奇 短篇小说 “要塞”退出以后——一个年轻“经纪人”的遭遇 契约 人权 可怜的父亲 王家老太婆和她的小猪 瞎子 感情教育 一封重要的来信 幸福的人 旅途 老的和小的 屈辱 泡沫 散文 从重庆到南京 危楼日记 路翎主要著作书目 试读章节 林伟奇和他的恋人左莎,他们隔着一,张竹制的小桌子在两边坐着。桌子的靠墙的一端置着一盏油灯。油快枯了,灯芯烧得焦黑,冒着黑褐色的辣昧的烟。林伟奇的瘦削的手里,拿着一支钢笔。笔头颇久地插在污秽的墨水瓶里,弄出粗涩的悉悉声。 在他提出笔来的那瞬间,他的苍白的颊收缩着,淡淡的眉头皱紧而低垂;他微微张开干燥的唇激动地深深吸一口气——他在那已经有着很多黑水迹的十行纸上,拣了反面一块较洁净的地方写了一行字。写得很艰难,因为笔头破裂了。 左莎肃穆地移过纸去,久久地重复读着。她的有一个红色的小疮疤的左手食指温柔地抚摩着纸角,她的凝视着灯影的眼睛潮湿了。 林伟奇写的是这样的字: ——我相信我们总会幸福的。 ——我害怕。——他的恋人在纸上回答他。 ——一点都不,莎!——他写:我们的幸福将在社会的、群众的幸福一起。 她默默地点头。她只能质朴地这么做;她只能这么朴素地表现自己的使自己那么激动的生命的允诺。她侧过她的平滑的、褐色的额,把她的因严肃而美丽起来的长圆眼睛探向窗外的黝黑的天空。……她的心里突然充满那种使她麻痹的幸福;她为这感觉而惊惧,举起一只手来,用手指挑起一绺头发绞弄着。 林伟奇继续在纸上乱涂了一会,把“幸福”、“害怕”,“梦”这一类字眼都涂去。随后,他把纸头撕成两半,在灯上点燃,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他的嘴唇庄严地闭拢;火焰灼红他的脸,在他的眼睛里闪烁着。 “没有油了,每天一盏油怎么够用?”沉默了好久之后他说。他的声音粗糙而嘶哑,而且那音调也十分异样。他已是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微妙的语言里沉醉,因而不习惯于外界的声音了。 “油我房里有的,我跟你送来,今天还要做什么吗?”左莎摩弄着指甲,诚笃地、深情地望着他。 “不……”林伟奇站在左莎的暗影里,俯下了脸,“你再坐一下吧。” “不早了。我今天上了五个钟点的课……” “哦。” “他们讨厌得很啊!”左莎说,慵倦地站起来。 “哦,他们说了什么吗?” “你这家伙!……”左莎想说什么,但是又犹豫地离开了它——离开了恋人的苛责的权利;她的眼睛凝视了一下昏弱的灯火,又转向林伟奇,“今天开校务会议的时候不是你上街去了?他们又吵了架;王得民要看徐混蛋的账,说他赚买书的钱跟灯油费。他们吵得厉害极了。还有,密斯陈说女职员倒马桶的学校不开钱……”她把手扬开,激昂起来了,“钱,钱,钱……哼,她们教小孩子呀!……他们说你……” “我怎么?” “你不负行政的责。……我替你解释了,还是那次跟徐明先的纠纷。” “我当然不能负这个责。……我嫌恶它。这并不是由于我的浪漫的情感,不是的,”他突然停顿下去,在泥地上以沉重的步武徘徊着——在这里触着了他的内心的严重的东西了;他骚乱而兴奋,以压抑着的声调继续说,“这就是,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我完全明白。……”他走到灯前,像要拥抱光线似的张开手臂,“我要离开这里了!” 左莎惘怅地望着他。她突然觉得沉重。他的话里某一部分显然较之爱情,倒是伤害了她的矜持心。他是时常这样说的,虽然在说了这话的十秒钟之后,他就会因意识到自己的可恶的夸张而感到痛苦。虽然在左莎面前,这刺激性的话只会遭到沉默甚至冷漠的反响,因而事后使他惶恐懊丧,但他仍然时常遏制不住地这么说。 他现在遏制不住了。在扰乱状态里,他把左莎的惘怅认为是他自己的挑激的美好的果实,认为是他自己的爱情的坚固同盟。他以更激动的话句来企图淹没他的扰乱和惶恐。 “在今天,自然,我自己……我们是也代表着这现实的一部分的。我们并不好;我们需要改造。……一个真正的时候,真正试炼一切人的时候已经来到了。现实在酝酿着;为战争初期的热情的急流所暂时蒙蔽住的各种样像显现了。……我们开始面对着实际生活。我们要在各个独立的环境里作斗争!”他停了一下,眼睛被激情所照耀,放射着光辉,“而我,是的,我这样走着路,我也望见了太阳升起的方向,然而我也许无力走到:到那一个力量尽完的时刻,我就默默地倒下。……不变节,不投降,败退了也还是英雄。……” 他的声音低抑了下去。他走到面对着溪流的窗子口,推了一下窗扉,就凝然不动地站在那里。 这是甜蜜的初夏的夜。溪流潺滠着,在寺院——县立小学的校址后面转弯,倾泻到山谷里去,汇合着另一条。溪旁的丛竹温柔地几乎不可觉察地摆动着。有狗在远方吠叫。山坡上,桃林的刚结成的桃子发散着清新的香;这气息是平静而幸福的,有如初恋的呼吸。 他的面孔热辣,自己会不会实践今天在恋人(尤其是这样质朴的恋人)面前所下的诺言呢?……他仰头望着深蓝色的夜空,想唱歌来平静自己,然而他终于掉转了身子。灯芯爆着花,火苗惜别地跳荡着,屋子里昏黄起来了。左莎向他这边温柔地走来。 “曾经有一个时候我非常忧伤,”他用一种像远方传来的声音说,当他攫住左莎的手的时候,“那是因为青春的梦想受了挫折,因为恋爱的不调和的环境……这是很不好的,对吗?” 但是左莎不能回答。她仰头望着林伟奇的有着奇异的光彩的脸,她尊敬地注视他的黑亮的充满意志的坚决的眼睛,但是她不能完全了解这些。当她的恋人的脸上闪耀某种她所难于了解的表情的时候,她是要感到忧伤的苦恼的。不过她很少把这说出来:在不矜持的时候她就挨近他,诚实地仰着头,带着天真的神情用缓慢的鼻音问: “你想什么?告诉我。”在这种时候林伟奇就被抚慰地回答: “我什么也没有想。” 但左莎是不相信这回答的。她知道在任何瞬间,林伟奇心里总充满着各种火辣的问题,而和他所说出来的相比较那问题是还要复杂得多的。并且,当他震动着自己的情感的时候,他很少谈左莎所急于解决的具体的事。——现在,当林伟奇又瞧向远方深黑的山峰上的夜空而且沉默着的时候,左莎又有了同样的感觉——那发觉所爱的人跟自己不在一道的惆怅的感觉,不过她不表露什么。 “我不知道会浪荡到哪里去。”林伟奇开始用悲愤的声调叙述,“现在情况这样坏。因为我活得认真,而且不会掩藏自己,所以很容易遭到危险。——我闹翻出来的那个县中,他们还在通缉我呢。……我听说……哦,不过这是无聊的事,我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曾做,我读一点书,编一点历史的东西,上面写了几个我认为是可尊敬的人名,这就是罪名了。自然,主要的是我要和那一批浑蛋搞不好,就同这里一批浑蛋一样。”他用手指激烈地摇着窗棂上的绊扣,“不过在这里我要对他们不客气了,碰到我,我就回击!” “你总是这么说的。看哪!灯熄了。”左莎捏了一下他的手。 “那好。……你答应我好好地努力吗?” “这我知道。” 林伟奇激动地凝视着她。 “不过你不应该太任性。”左莎低柔地说,“不要做那么多的梦。在这里,也要应付得好一点……” 林伟奇的一个异样的手势打断了她的话。他们向窗外,通过竹丛向天上的繁密的星斗望着。屋子里灯熄了,所以从什么地方有稀薄的微光映进来,暗影恬静地偃卧着。从溪流边上传来青蛙的呜叫。那声音起初是有节奏的间隔的,但后来就热情地嘈杂起来了。在山谷的边沿上,有人提着灯笼向市镇走去;那橘黄的光圈,闪耀在浓黑的山谷旁边,有着悲伤的美丽。竹叶梦呓似的沙沙作响。……林伟奇用两只手紧紧地压着左莎柔软的手掌。左莎侧过头来从肩上瞧着他。他们的眼光相遇了。他脸上的神情是甜蜜,骚乱,和苦闷的混合。 “你怎样?”叩着他的肩头,左莎轻轻地问。 “啊,我不安得很!……也快乐,但也痛苦,”他俯脸向她,“我这样拥着你,在你旁边,和这样的你一起;我们在恋爱。” 左莎不大能了解他的话的特殊意义;她凄然地但是热烈地瞧着他的颤栗的嘴唇。她伏在他胸上了,赋予这样的热恋以某种微妙的哀伤、甜蜜、痛苦,深刻地感觉到生命的突然的临近,和它的毫无羁绊的情欲的飞跃——林伟奇在从左莎的脸上移开自己的嘴唇的时候,已把泪水涂满着她的额和面颊了。 P3-6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推动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变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 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不过,由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自身的一些优势以及本书编选过程的一些特色,我以为,这次我们编选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还是有以下优长: 其一,编选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这样就保证了本丛书的学术质量。 其二,规模最宏大。本丛书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这次所选的108位作者,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一再筛选分析然后才确定下来的,除了我们过去一直注重的主流作家之外,还兼顾了很多过去曾经被忽视却成就较高、自成特色的非主流作家的作品。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广大读者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其三,版本最原始。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风浪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四,编校较严谨。本丛书此次出版,不论是在装帧形式上,还是在文字编校上,都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从严把关,以保证送到读者手中的图书是合格的、值得珍藏的图书。 相信这套“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不会使读者失望。 是为序。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