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工作。本书揭示了美国之所以产生充满活力、蓬勃上升的市场经济的精神原因,阐释了脱胎于基督教新教道德观念的视职业为天职的敬业精神,并提供了多角度的职业精神实用训练。本书是《金融时代》最佳畅销书,全球销量超过2亿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敬业(美国员工职业精神培训手册)(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作者 | (美国)詹姆斯·H·罗宾斯著//曼丽译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像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活一样热爱工作。本书揭示了美国之所以产生充满活力、蓬勃上升的市场经济的精神原因,阐释了脱胎于基督教新教道德观念的视职业为天职的敬业精神,并提供了多角度的职业精神实用训练。本书是《金融时代》最佳畅销书,全球销量超过2亿册。 内容推荐 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了敬业精神。但是,他的敬畏心态如果没有上升到敬畏这个冥冥之中的神圣安排,没有上升到视自己职业为天职的高度,那么他的敬业精神就还不彻底,他还没有掌握它的精髓。天职的观念使自己的职业具有了神圣感和使命感,也使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了一起。只有将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信仰,那才是真正掌握了敬业的本质。 本书揭示了美国之所以产生充满活力、蓬勃上升的市场经济的精神原因,阐释了脱胎于基督教新教道德观念的视职业为天职的敬业精神,并提供了多角度的职业精神实用训练。 目录 中译本序 第一章 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职业 原理 1.人生的信仰就是职业本身 2.工作是人的天职 表现 1.爱一行,干一行 2.确定自己的信仰和职业 3.牢记以下名人的话语 4.牢记以下名人的真实经历 5.干一行,爱一行 训练 1.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 2.敬业精神问卷调查 3.每周的工作祷告 第二章 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 原理 1.生命的价值在于职业 2.职业生涯是人生命的展现 表现 1.珍惜时间,工作上绝不拖沓 2.珍惜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3.一定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4.生命是热情和活力,热忱是工作的灵魂 训练 1.了解个人职业生涯的阶段及其特征 2.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表 3.检测你利用时问的效率 4.计算浪费的时间金钱 第三章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 原理 1.职业是人所奉的使命 2.使命感使个人和企业获得双赢 表现 1.具有使命感的员工特征 2.从不懒惰,非常勤奋 3.提前上班,推后下班 4.提升自己,实现更高的目标 训练 1.对自己进行志向测评 2.对自己进行工作主动性测评 第四章 克制、禁欲:职业发展的基础 原理 1.不是贪欲而是新教的禁欲创造了美国的繁荣经济 2.克制、节俭是敬业精神的根本 表现 1.克制、禁欲,养成抵制诱惑的习惯 2.量人为出..勤俭才能致富 3.不能铺张浪费,俭省节约才能致富 4.金钱上要诚信 5.不能浪费公司财物,必须俭省节约 训练 1.首先来测验一下你的自制力 2.再来测一下你的意志力 3.制定自己和家庭的收支表 4.戒掉纯粹浪费金钱的嗜好和消费 5.从今天开始,还清你的所有债务 6.不要浪费公司财物 第五章 获取财富的职业意义 原理 1.忠诚履行财富托管人的职责 2.通过敬业而获利是现代职业精神的基石 表现 1.为公司也为自己创造财富 2.努力工作让财富增值 3.必须运用金钱具有的孳生繁衍性 4.想成为企业家须将获取财富作为人生目的 训练 1.制定自己的财富计划 2.财富观测评 3.财运目标测评 4.制定自己的投资计划 5.划分时间阶段,制定相应的赢利模式和财富目标 6.杜绝自己的奢侈浪费 第六章 职位:实现自我的阶梯’ 原理 1.自我实现的连贯性 2.职位体现了自我实现的不断递进性 表现 1.工作当中自我实现的基本内容 2.自我实现者的高峰体验 3.自我实现从实习助理开始 训练 1.自我实现的人不断递进的人生目标 2.需要量表 第七章 薪水:敬业的人如何看待? 原理 1.工作中比薪水更重要的 2.先想想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表现 1.掌握技能而不是仅仅为了薪水 2.获得锻炼的机会比薪水更重要 3.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薪水自然会提高 4.现在的放弃是为了末来的获得 训练 1.正确对待薪水的心理问答 2.规定自己在工作中不断掌握新技能 3.制定自己的薪水计划 第八章 敬业美德:自信、勤俭、主动、爱 原理 1.自信是职业的份内要求 2.勤俭是敬业的基石 3.主动是敬业的特性 4.爱是敬业的升华 表现 1.勤俭兴国、逸豫亡身 2.主动:从忠于职守到“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 3.自信:我一定能挑战难题、获得成功 4.工作当中的友爱、理解和亲和力 训练 1.训练自己的勤奋 2.自信力测验 3.亲和力测评 4.关心他人测评 5.根据以上测评,制定自己提升相关能力的计划 后记 试读章节 1.人生的信仰就是职业本身 人生的目的或者意义究竟是什么?对此,人类历史上有着众多的解答。东方的众多教义将人生的目的视为成佛成仙,人生的意义在于为来世或者极乐世界修行,而在西方,中世纪以前的教义中,也将放弃现世、刻苦禁欲、最后进入天堂作为人生的目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那时候都很轻视世俗的劳动和生活。 经过中世纪的漫漫长夜,美国新教的兴起却改变了人们对人生目的的看法。新教徒有着这样一种信仰:为了来世或天堂,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在逃避世俗责任。与此相反,履行职业的劳动既是造物主赋予每个人的神圣义务,也是人能够进入天堂的通行证。不是修行,而是世俗的劳动,才能使人生具有价值,才能使人在造物主面前具有意义。职业劳动成为不应被蔑视的、高尚的、证明我们人生意义的事情。职业本身也就成为人生的目的。 1904年,德国伟大的哲人马克斯·韦伯到美国来考察,他发现美国的经济非常繁荣,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他在考察其原因时指出,正是美国的文化和宗教因素,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兴盛。他发现,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从欧洲逃到美国的新教徒们的教义,作为一种进取有为、勤奋敬业的精神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马克斯·韦伯发现,在新教中职业概念已经有了与过去大不相同的旨意,它表示了一种终生的任务,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也包含了人们对它的肯定评价,甚至包含着一种宗教因素。在新教看来,造物主的神意已毫无例外地替每个人安排了一个职业,人必须各事其业,辛勤劳作。职业是造物主向人颁发的如何在尘世生存的命令,并要人以此方式为造物主的神圣荣耀而工作。也只有克尽职守、兢兢业业,才能讨得造物主的欢心,才能进入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地方。正如《圣经·箴言》第22章29节所言: “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吗?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贱人面前。” 只有辛勤的工作,才能确证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自身,也就成为人实现人生目的的惟一方式。一切正像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到的: “职业思想便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惟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P3-4 序言 “在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一词中,以及或许更明确地在英语的cailing(职业、神召)一词中,至少含有一个与宗教有关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德国哲学大师马克斯·韦伯的这句话包含了西方关于职业的最本质定义,也反映了西方人对于职业的独特的道德认识。 任何一家想竞争取胜的公司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没有敬业的员工就无法给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也就无法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胜。敬业精神在今天受到重视的程度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但是,对于敬业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我们了解的还非常粗浅,对树立敬业精神的培训和操作方法,我们更是二知半解。本着剔除糟粕、学习精华的目的,我们翻译了这本美国人关于敬业精神的名著,相信其合理部分能对正在进行经济建设的中国人有所启发。本书作者与马克斯·韦伯属同一时代人,他创造性地将韦伯的理论运用在美国职业精神和员工培训上,他的《敬业》一书,是关于敬业精神的最负盛名的论著和培训手册。 今年是马克斯·韦伯到美国考察100周年,他在1904年到美国考察,随后写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他在这本经典著作中提出:美国之所以产生了充满活力、发展迅速的市场经济,和从欧洲逃到美国来的新教徒(也称清教徒)带来的伦理道德、职业精神有直接的关系: 以农业社会为背景的传统基督教不仅轻视世俗的职业,而且是反对营利性工作的,贬斥人们通过经营获取财富的意图及活动。而美国新教宣称:任何人类职业跟牧师的神职一样都具有神圣性,是上帝安排的任务,是calling。新教主张人们必须把职业视为人生的目的、使命和价值所在,必须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履行上帝赋予自己的世俗责任。不仅如此,新教也肯定了赢利性工作,认为赚取财富本身就是在尽自己的天职,完全是在荣耀上帝。因此,新教“具有把人们获得财富的要求从传统伦理中解放出来的心理功用。新教不仅把人们获得财富的冲动合法化,而且把它直接视作上帝的旨意。”(韦伯语)人们有责任赚钱,因为这是在为上帝增加荣耀。同时,新教给予勤劳、节俭、守诺、诚信等敬业精神积极的道德肯定。由此,韦伯断言:是新教伦理的职业精神推动了美国早期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近百年过去了,今天美国社会的现状,一定程度上佐证了韦伯关于职业精神的论断。纽约大学金融学教授弗格森(NiauFew-son)最近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为什么美国超过欧洲(线索·上帝的因素)》一文中,再次强调了韦伯这种观点的正确性:美国经济之所以一直好于欧洲,这和绝大多数美国人的信仰、新教伦理有直接的关系。正如韦伯当年观察的,正是美国人的信仰和职业道德,使美国人更加勤奋、努力、忠于职守、自立自强,而正是这种职业精神力量在推动着美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弗格森教授说:“按照美国人的标准,欧洲人则属于懒散。” 这一点,仅从大西洋两岸的工时长短就可看出,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最近发表的数字,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工作1976个小时,德国人平均每年工作l 535个小时,比美国人少22%。而荷兰人、挪威人等工作小时比德国人还少。即使是英国,也比美国少10%。从1973到1999年这26年问,美国人平均每年工作的时间延长了50个小时,即增长了3%,而同期德国人缩短了12%。1999年,法国又把每周工时减到35小时,等于工厂每周减少四小时产值。法国企业家抱怨说:“这等于全球企业百米赛跑,法国要穿拖鞋,我们没的赢。 为什么大西洋两岸会有这样的不同?欧洲主要国家原来都是基督教徒占主体的国家,但现在整个欧洲在走向非宗教化,欧洲人对宗教的信仰已比上世纪60年代大幅下降。而在美国,91%的人相信有上帝,而且经常去教堂。 美国人的信仰使他们对职业有着与欧洲人、其他非宗教国家不同的理解和实践,也使他们能够作到“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职业、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一切正像马克斯。韦伯所说的:“职业思想便引出了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理:上帝应许的惟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 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敬业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对于信仰而言,更重要的是形式和实践。信仰要靠形式来支撑。对于敬业精神,也需要类似的训练来支撑。 詹姆斯·H·罗宾斯的这本书,不仅阐明了敬业精神的本源和要义,而且用各种案例、测评和训练,使本书成为任何人都可以掌握和获益的行动实践手册。 本书的很多思想对正处于市场经济初期的我们来说是震聋发聩的:如书中指出不是贪欲,恰恰是职业伦理的禁欲导致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更多地是对欲望的理性抑制;另外它强调,最大限度地赚取财富,就是在履行自己的天职,等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本书中的有些观点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有必要探讨和商榷,有的观点还应该进行批判。相信读者能够对那些明显有误、不符国情的观点进行鉴别、分析和批判。毕竟,有所吸收有所舍弃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本书根据1937年英文版译出,译校过程中参考了台湾的中文节译本。由于我的水平有限,译文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希望读者予以指正。 曼丽 2004年元月 后记 本书每篇分三个部分,其中原理部分是敬业精神的思想核心,表现部分是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的贯彻和实践,而训练部分则提供了测评、培训、培养敬业精神的方法和练习。 对于企业中的员工而言,原理部分需要深刻理解、多次阅渎甚至要记忆得滚瓜烂熟才行,在培训当中,对这部分要让员工朗诵和背诵,结合上下文反复品味其中的真义,并且要让员工当面谈出对原理的理解和体会。 至于表现部分,通过多次阅读,掌握敬业精神在具体职业中的表现,再次领会原理中提出的思想观念,并且要员工对照自己的行为,看是否与敬业者的行为符合。 训练部分就是员工自己填表、测验、制定规划。作为企业主,要计算、比较员工的填表答案,评估员工制定的各项计划,并且督促员工实施制定的规划。员工自己,也要根据自己敬业精神各项性能测验结果,制定改变、促进自己敬业的规划。 有一点需要再次强调,简单地说,产生敬业精神的美国早期资本主义精神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达: 克制、禁欲+视赚取财富为天职=资本主义精神 现在的人们可能难以理解,禁欲怎么能和拼命赚取金钱携起手来。然而事实上,正是新教的道德观念使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新教的道德观及其职业观,源于《圣经》的启示和基督教发展历史的演变,一切不可理解的奥秘和原因都可以在《圣经》和基督教发展历史中找到。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精神的美国早期敬业精神,尽管与我们相隔年代已经不短了,但它里面的合理思想必将随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扬光大,它的确是人类每个个体获得成功、企业和国家强盛壮大的根本精神动力。 詹姆斯·H.罗宾斯 书评(媒体评论) 《敬业》是一本值得发给员工来阅读的书——《人力资本》月刊推荐的“2004年适合团购的图书” 《人力资本》月刊执行主编 孙虹钢先生 2004年3月30日 敬业的最高层次是信仰,什么是信仰呢?我们社会学总结四句话:对大自然的心灵感受、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在这个角度上来说,《敬业》一书填补了当下中国人信仰的重大空缺、是一座塑造中国人信仰过程中的里程碑。 《敬业》一书写得非常好,它可以作为民间信仰系统之一来满足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们必须要用人文信仰系统来完善我们这个社会,我们必须要有科学,还必须要有人文,它相当于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一个完善的社会、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科学和人文齐飞。 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 周孝正先生 2004年3月28日 《敬业》这本书是一本好书,一本非常好的书,我们通过这本书,对西方市场经济有了更高的认识,我们只认识到市场就是交易、金钱、物质利益甚至贪欲,而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道德、伦理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所有价值观背后的宗教信仰基础上的。我相信,我们今天的变革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变革,而且是一场文明的转型,就这个意义来说,我相信这本书将会对我们理解这场转型的含义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赵晓先生 2004年3月28日 一本好书。职业不但是每个人的谋生之道,也是每个人享受人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敬业精神。 著名经济学家 茅于轼先生 2004年2月19日 《敬业》是一本可以置于手边、常备不懈的书。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将“职业”一词进行了全新的解释,由此开启了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起因的研究。我们可以在历史观的意义上不同意他的解释,但是在一种职业精神的意义上,我们必须承认,“敬业”精神是弥补“市场失灵”,甚至“伦理失灵”的一剂良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家,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企业伦理学家 张晓明先生 2004年2月22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