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绘本作家几米强力推荐本书;本书荣获2001年度法国电视小品文奖,并荣登法国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本书有台译本入主2003年诚品书店年度社会人文类畅销书排行榜,2003年博客来年度百大(知性人文类)畅销书博客来每周编辑推荐书;本书荣获法国电视评论奖,并荣登法国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作者罗歇·保尔·德鲁瓦是法国当代哲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并为《世界报》专栏编辑,访谈过二十世纪多位哲学大师;本书是一本消遣性质的书籍,它试着以轻松的方式点出生命的要义;从简单生活当中也能体验一连串的惊奇,读者可以同时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有着全新的体验,对生命有更脱俗的认知;本书适合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人群,以青年为主,尤其是对社科哲学有偏好的读者群。
消遣的、感观的、超现实的全体验!
这是一本消遣性质的书,它试图以轻松的方式点出生命的要义。 在脑海里削平果、从汽车中观望人群、像疯子一样玩乐、在幻想的森林中漫步、向所有人微笑,或是在露天咖啡座上悄然消失……
透过这些最简单而纯粹的日常体验,你将发现从简单的日常生活事件中,也能体验一连串的惊奇;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里,也潜藏着无数令人惊异的哲思。它可能是一种冥想、接近于玩乐消遣,或是某种颠覆及思辨。甚至什么都不说、不想、不看、不听,但依旧是感官十足的体验。
每一项体验的过程不同,也没有固定的结论,但从中你会体会到:我们拥抱中的世界,其实是如此轻盈而澄透。
5 星星落在下方
时间:30~60分钟
设备:繁星点点的天空
作用:宇宙性的
最好选择一个万里无云的夏夜。如果能置身在花园里则更好,你可以躺在那儿,大约一小时。
于是你仰卧着,凝望着星星,它们的数目是固定的,它们中蕴涵着巨大的未知数。你应该同时做到觉得惊慌失措但又十分惬意,交替感受着使人心安而又神秘莫测的夜色的来临。
这时候,所有的画面都有其价值:轻柔优美的银河,温和宜人的黑夜,闪烁不定的星光会使人有一种渺小感。一切司空见惯的现象都再次出现。这时候切不可犹豫,要下决心让自己投身其中,全心全意沉醉其间。
静心等待,直到产生被紧固在地面上、几乎要被这种广袤无际所压扁的感觉为止,那时候你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质点,在自己头顶的是浩瀚无垠的宇宙。
这个体验只不过是要推翻你对宇宙原来的看法。渐渐地你会相信你所看到的星星在你下面,你居高临下地飘浮在群星之上,你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固定在地上,但辽阔的天空却在你身下。你在深不可测的星空上面飞翔,但要不停地冒着跌入其中的危险。
这一切不能想做就马上做到。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其间不必屏息凝神,只要偶尔专注一下即可。整个过程有如三维图像的形成过程。要是久久地盯着一张布满记号的平摊的纸张看,那些记号看来是光滑而且难以辨识的,只要耐心等待,可能一眨眼间,截然不同的影像便会浮现出来。
你会感觉到一切确实在你下面。
只要微不足道的一个动作,吹一口气、短暂的失神,也许是一刹那的漫不经心就会使你慢慢地偏离,忘了土地的存在,天空也跟着往下滑落。
在你站起身来的时候,动作要相当慢,走路要留点儿神。
P14-15
这是一本休闲书,试图用轻描淡写的手法点出生命的意义。与帕斯卡尔(Pascal)①所持的观点相反,书中强调,重要的问题不一定与无聊琐事无关。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时可以发人深思,滑稽可笑的事也会变得严肃庄重,深度总是源于肤浅的表面。当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见得一出现就富含哲理。
然而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有些平淡无奇的事情,还有一些日常行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完成的工作,都可能演变成令人吃惊的事态,并且从中能透析出哲理的起点!要是我们肯承认哲理并非是一种纯理论,如果我们认识到哲理都是从看待生活的独特态度,从哲学家们的感情、感知、印象、能力、观念中所出现的奇遇等各方面汲取养分的,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对生活经验臆想一番,结果就会发现这样做能产生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一些小小的体验,让你通过某件要做的事、某句要说的话、某种要设想的场面,使你有惊讶的发现,也使你体会到问题的困惑;同时,在杜撰一些启发性的小事、一些细微的冲动时,使你于玩耍中贴近事物的本质。
本书各篇所描述的体验都可以在现实中加以演练。你也可以把这些体验进行比较、修改,甚至创造出另外的体验。但你必须真实地进行操练,认真进行切身感受,直至这些试验所产生的效果最后脱颖而出。自从有了哲学家以来,这些现象就一直存在着:只要变化距离、变化角度看问题,就可能导致观点的改变。即使最初这种变化的范围有限,但却能使人用不同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这种消遣书之所以还有市场,是因为它有意地提出了这么多离奇古怪的体验,必要时这些体验还有点儿荒诞,但是每一次体验,都动摇了我们认为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例如我们的身份、外部世界的稳定性,甚至于一些词的意义。每一种体验过程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再好不过了,只要你去实践就算成功了。
当然这些体验是基于某些假设和信念的。特别是把书中的“我”当做另一个人物,把世界看做是一种幻觉,把时间作为一种圈套,把语言作为难以言喻之物的脆弱面纱,把礼貌作为暴行的缓兵之计,把乐趣当做是一种道德,把爱作为人生追求的惟一境界。
谁也不必对这些观点加以认同。只要每位男士,当然也包括每位女士受到启发就够了。我几乎不大相信哲学仅仅是某些人的专利,即使以往的情形是这样,我仍然持此态度。
总之,这种消遣的哲学意图可以包含在一场简短的对话中:
“你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
“你会达到的!”
首先我应该感谢两位女士,她们不仅具体参与,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使此书得以问世:伊韦特·戈格打印了本书的初稿,而我的妹妹伊雷娜完成了定稿的打印。
我的几位朋友看了书稿的全部或部分,并向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这几位朋友是:保罗·奥迪、多米尼克与让·图森·德藏蒂、多米尼克·安托万·格里索尼、罗兰·雅卡尔、弗朗索瓦·拉歇利纳、让·菲利普·德·托纳克。
我还应对乔治·罗伯尔松的接待和雅克琳·斯瓦兹的支持表示谢意。
最后我的女儿玛丽始终对我体贴人微,这是对本书编写的宝贵支持。
德鲁瓦重现了罗兰·巴特式的奥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既属于一种日常体验,又充满哲学内涵,细致而略带玩笑性质,游走于评论与小说、理论与实践之间。
——《世界报》
德鲁瓦在轻描淡写间让这现实的世界在哲学中得到滋养,变得更加亲切和轻盈,同时也不那么因循守旧。
——《鸭鸣报》
这本书虽然奇特但是却非常有用,无疑是给有志于投入哲学体验的读者的最佳精神食粮。
——《快报》(L'Express)
这是一种让你可以更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试验,每日演练一则,让你神清气爽。
——《新观察家》(Le Nouvel Observateur)
书中所展现的不是伟大真理的钻研,却能教我们如何过更好的生活。
——《费加罗文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