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是佛教全部学说的三大组成部分。戒,是用来防非止恶的;定,是用来息虑静缘的;慧,是用来断除烦恼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佛教人士修学的基本内容。本书收录了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一组佛学讲演录。其中,前三篇是有关修习“戒、定、慧”三学的论述的摘要(首篇《修止观与参话头》为南怀瑾的老师袁焕仙先生所作),后六篇是作者对《观无量寿佛经》(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以及禅观、般若正规、观音法门、净土法门等所作的通俗的讲解。
戒 学
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密乘十四,优婆塞、优婆夷等,乃至八万细行,统日戒也。无戒何以全德?德不全,行焉尚?尚行全德,君子胜行,莫尚乎此。行人无始落没天涯,还家路迷,荡不知返,邪师诡说,异论庞然。今欲回车,途何由识?此戒者,指途的要。依要而行,安全抵舍。故日:佛涅槃后,以戒为师。《永嘉集序》日:非戒不惮,非禅不慧。
或日:湛堂准谒梁山乘,乘日:驱乌未受戒,敢学佛邪?准捧手日:坛场是戒邪?三羯磨梵行阿阁黎是戒邪?乘大惊。又有以戒定慧学,问一古德者。德日:我这里无如是闲家具。
又嵩岳元珪答乞戒者日: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又日: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罹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昏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则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无我,孰为戒哉?云云。如彼说,又何邪?
日:是法非语言能诠、意识能缘。汝辈但紧紧记着、守着,无戒而德莫阶,无舟而海莫泛,则得矣。何也?存他既阶既泛之人,何德非戒,何行非戒,何事非戒。若然,持邪?犯邪?开邪?遮邪?开遮持犯之法以权,信愿行证之趣为实,因权及实,既及实已,云何是戒!云何非戒!然未济海者,固不可忘乃舟也。行人!行人!即应严守下之五戒:一杀、二盗、三淫、四妄、五酒。
又此五戒者,任何一戒,严守专工,悉能了彻本来,发明大事,况尽持乎?他方非计,以吾土言,道宣辈其先例也。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