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国演义的人生智慧/读名著有智慧系列
分类
作者 周晴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读名著有智慧系列”之一,通过宏阔壮丽的军事、政治斗争场景去展示群雄竞逐、朝代改易的重大历史过程的《三国演义》,从那些千模百样、多变莫测的生活遭遇中,重新领味其间所含蕴的丰富人生智慧、省悟其间所启示的深沉处世哲理,朋友们能够从中寻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以便在激烈的职场竞争和紧张繁重的学习生涯里,获得一些宽慰与劝谕,更为练达、睿智、理性;而当你们走进这片绿阴下小憩时,也会变得更为清醒聪明,让生命活跃在豁朗乐观的心绪中,满怀信心地再次审视、瞻望自己的未来人生和发展机遇。

内容推荐

《读名著有智慧》丛书系列第一辑特地选取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这五大文学名著为文本,它们描写刻画出上千年、几百年前古代人的艺术形象,也是古代人的精彩创作,遂巍然屹立在我们民族乃至世界的经典殿堂上。并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更加彰显了其自身的不朽价值,益愈走进更广泛的读者大众心灵里,被他们所熟悉和喜欢;而随着文化的繁荣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达昌盛,又不断被改编成戏曲、电影电视等各种艺术形式,在更大范围内迅速传播普及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深深融进我们的生活中,成为我们现代人情感与精神需求的一个有机部分。

因为无论是通过宏阔壮丽的军事、政治斗争场景去展示群雄竞逐、朝代改易的重大历史过程的《三国演义》;尽收世态百相,而意在凸显江湖豪杰狭义情怀,终成英雄传奇小说楷模的《水浒传》;抑或处处流溢着幽默谐趣,借助神话佛道背景来张扬对生命意义的坚忍叩问和理想事业的执著追求的《西游记》;由一个富贵大家族而及整个封建社会,浸透了盛衰炎凉的沧桑况味,为青春、爱情、美好的毁灭吟唱一曲深长挽歌的《红楼梦》;通过仙狐鬼怪故事,而全面展示社会现象,隐喻人生哲理及大量处世智智慧的《聊斋志异》,它们的字里行间,都无不闪烁着“智慧”的耀眼光芒。这是在阅历人生、熟谙人世百味之后才可能获有的大彻悟,才进发出的大智者言,才能摒弃掉一切的浮躁、偏激、轻佻、卑怯与苟且……正如前文已述及者,智慧始终与永恒同行,它会穿越过历史的长长隧道,径直走进我们的时代与社会。所以,在五大古典文学名著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里,从那些千模百样、多变莫测的生活遭遇中,重新领味其间所含蕴的丰富人生智慧、省悟其间所启示的深沉处世哲理,我们必定会有一系列的现代发现。故而于这套丛书里,我们大略着眼在创业成才、为人行事、交际关系、爱情婚姻、组织管理,换句话说,是从社会、事业、家庭、个人等多元化视野、多个方面角度,结合着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文化语境,参照东、西方的其他相关内容,以贯通古今而特别切合现实的主旨,来对这五大古典名著的意义予以重新观照、解读,完成其价值的再评述。这里面包纳并辨察了大智慧、小智慧(或短智慧),成功经验到失败教训。期待读者朋友们能够从中寻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以便在激烈的职场竞争和紧张繁重的学习生涯里,获得一些宽慰与劝谕,更为练达、睿智、理性;而当你们走进这片绿阴下小憩时,也会变得更为清醒聪明,让生命活跃在豁朗乐观的心绪中,满怀信心地再次审视、瞻望自己的未来人生和发展机遇。

目录

第一章 为人之道

1.先做人,再做事

2.诚信是金

3.莫为小利忘大义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不以盛衰改节

6.知恩图报

7.以德报怨

8.多个朋友多条路

9.学会宽容

10.莫负天下人

11.不要把人看扁了

12.好人难做还要做

13.能饶人处且饶人

14.防人之心不可无

15.刚愎自J!{j危害多

16.骄傲必救

17.说大话误事

18.为人暗弱难成事

19.性刚好酒惹祸

第二章 修心之道

1.“忍”字经

2.魅力让品格做主

3.自助者天助

4.有目标才会成功

5.幽灵杀手——一猜疑

6.莫让嫉妒吞食心灵

7.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8.进取心乃成功之本

9.恃才傲物难成大器

10.虚是美德也是智慧

11.处变不惊

12.莫做“温水青蛙”

第三章 为政之道

1.不做“转下页”的笑料

2.宰相肚里能撑船

3.忠言逆耳利于行

4.打铁先要自身硬

5.先见之明,万胜之策

6.不要做“老母鸡”式的管理者

7.“德才兼备”的用人观

8.以貌取人误差多

9.以情拂动下属的心弦

10.兼听则明

11.会识人,才会用人

1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13.避其所短,用其所长

14.把握全局,择人任势

15.用人之道,明责授权

16.善于协调下属间的关系

17.让被用的人高兴

18.学会“激励”

19.激将法的妙用

20.赏罚分明,多奖慎罚

21.善于培养人才

22.引导下属改正确缺点和错误

第四章 为下之道

1.为下之明在择主

2.机会等待有准备的人

3.“雁行”的启发

4.善于推销自己

5.要有真本事

6.忠诚敬业、勤奋工作

7.任谤任劳

8.不要耍小聪明

9.避免内耗

10.跳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11.把握好与领导交往的分寸

第五章 处事之道

1.随机应变,灵活处事

2.长风破浪需借力

3.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该出手时就出手

6.成功何必拘泥于形式

7.天道酬勤

8.成功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9.“装痴卖傻”藏大智

10.曲线往往是捷径

11.成功从谋划开始

12.别出新载,不循旧路

13.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14.持公秉正,私不越公

15.善于自保,将以有为

第六章 持家之道

1.宜其家室

2.家和万事兴

3.岂敢与人骨肉之事

4.人之行莫大于孝

5.家有贤妻如国有良相

6.风雨同舟

7.妻子如衣服吗

8.贤贤易色真贤者

9.爱色有道

10.血浓于水

11.兄弟如手足

12.煮豆燃豆萁

13.知子莫若父

14.贤母使子贤也

15.爱子女就给他一片蓝天

16.溺爱就是扼杀

试读章节

6.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是个常用以说明感恩报恩行为的词,意思是说,知道别人对自己有恩,就谋划着予以报答。

就施恩的行为来看,其范围非常广,形式非常多,可以说是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像知遇之恩、救命之恩、解危济困之恩等等,都是常遇多见的情形。施恩之人未必望报,受恩之人理应善报,正如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都是非常美好的思想品德。

甘宁由苏飞推荐给黄祖,当东吴攻打黄祖时,黄祖得甘宁之力,被救回夏口。可是黄祖待甘宁甚薄,原因是黄祖认为甘宁原为“劫江之贼”,故而不加重用。苏飞看出了这一点,怕埋没了甘宁这个人才,就设法让甘宁投奔东吴,由吕蒙引见,拜见孙权,孙权不计前嫌,重用了甘宁。

孙权攻打黄祖,甘宁首当其冲,射杀了黄祖,苏飞也在两军交战之时被潘璋活捉。

苏飞被囚在槛车之内,暗中让人向甘宁求救。甘宁说:“苏飞即使不说。我怎能忘记他的恩德?”孙权命令将苏飞枭首。甘宁顿首哭告说:“当初若不是苏飞相助,我已骨填沟壑了,还怎能在将军帐下效命?苏飞罪虽当杀,但顾念当日对我的恩情,我愿意纳还官爵,来赎苏飞之罪。”孙权看到甘宁是一个知恩报德的血性男子,便说:“苏飞既然对你有恩,我就为你而赦免他。但是,他要逃走怎么办呢?”甘宁说:“苏飞得免诛戮,感恩不尽,哪里还想离去!万一苏飞逃走,我情愿把头割下来献在你的面前。”孙权被感动了,于是赦免了苏飞。

甘宁非吕蒙无由见孙权,然非苏飞则无由见吕蒙。追本穷源,知恩图报。先是愿以官爵赎苏飞,继而又愿以首级保苏飞,如此报恩,既可见出甘宁的义气,又不负施恩之人,甘宁可谓大丈夫也!

赵云更是一位目光远大,善于报恩之人。

赵云原为袁绍辖下之人,因看到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而转投公孙瓒。后来他发现公孙瓒与袁绍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一个目光短小、见识浅狭,不能担当重任的人,就心生离意。在公孙瓒那里,赵云与刘备相识,二人一见如故。在赵云心中,刘备正是自己所要寻找的志同道合之人,刘备对赵云亦非常敬爱。

赵云最终归属了刘备。这一选择,既表明赵云是一个志向宏大,目光长远之人,也表明他是一个感恩知遇、善于报德之人。刘备对赵云,不是解危济困,不是救其性命,而是知遇、赏识。刘备能慧眼识人,赵云能择木而栖。此后,在刘备集团中,赵云便用他的才能和忠诚支撑着、强化着他的选择。

长坂坡一战,赵云自四更时分与曹军厮杀,往来冲突,杀至天亮,寻不见刘备,又失了刘备妻小。此时赵云自思:“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救起简雍之后,又托简雍带话给刘备:“我上天人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人来。如寻不见,我就死在沙场上了。”赵云纵马往南赶去,先救下甘夫人托付糜竺保护,又杀人重围,终于救出阿斗,在赵云当时的思想中,救主是其唯一目的,别无杂念,因此他能在刀枪丛中沉着应战,威风不减。

P12-13

序言

“老不看《三国》”是一句很流行的话,意思是说年长者历尽沧桑,老于世故,再看了《三国演义》,会更加老奸巨猾。这自然并非一定如此,而且可以由此想到,老年人也罢,年轻人也罢,倒是都可以从《三国演义》中学到大至列国纷争,国计民生,小至待人接物,礼尚往来的种种经验与知识,潜移默化,积淀为人生的哲理与智慧,以应对光怪陆丽,瞬息万变,日益复杂的现实社会,做一个生活与事业中的聪明人,成功者。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近年来以“三国”为题谈事业与生活的出版物方兴未艾,包括“水”里“火”里的,层出不穷,让人看了,也许该眼红,也许该落泪,但也许没有被激动起来。从而又有本书,不早不迟,不前不后,成为这类书籍中的一种,献给读者,用心大概也不过借《三国》之酒杯,浇释人生之迷惑。唯是从体例到内容,到用笔行文的风格,笔者都力图做到与众不同,所以“水深”是不够的,“火热”更没有了指望,而很可能是时尚的一个另类。

这主要是由于笔者一向认为,即使《三国》英雄传奇的事,本质上也大都属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既不应该是什么奇谈怪论,更说不到耸人听闻。所以打“三国”牌,写这类的书,应该和能够做到的,不过是说心里话、往心里说罢了。所以本书虽然力图标一个“新”,立一个“异”,但是,到头来还是显得不那么特别,尤其是与“水煮”、“烧烤”、“醋熘”之风,大相径庭,既不够“文艺”,更赶不上“时髦”。若说到特点,只不过是就其题中应有之义,做了个“实话实说”。读者倘能喜欢,更进一步能从中有所会心,那首先是人生的智慧、道理本就如此,其次由于《三国演义》本身的价值与魅力,最后当然由于您多的是“平常心”,更是一位善读书的人!

世上的书太多了。善读书,不是雕章琢句,唯务精熟,而是如诸葛亮,“观其大略”而已。对本书,尤宜如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0: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