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状元公开高考秘笈,名校专家教授破译高考试题,本书从考试的革新走向、考生的心灵氧吧、考生的考前准备策略、考试制胜从复习开始、成功考试的宝典等章节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考试的方方面面,是你考高分、读名校、实现愿望的最佳途径,一书在手,有如聆听名校名师的面授;一书在手,无异取得高考状元的真经;一书在手,如同掌握快乐学习的钥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你考试我支招 |
分类 | |
作者 | 张关敏 |
出版社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科状元公开高考秘笈,名校专家教授破译高考试题,本书从考试的革新走向、考生的心灵氧吧、考生的考前准备策略、考试制胜从复习开始、成功考试的宝典等章节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考试的方方面面,是你考高分、读名校、实现愿望的最佳途径,一书在手,有如聆听名校名师的面授;一书在手,无异取得高考状元的真经;一书在手,如同掌握快乐学习的钥匙! 内容推荐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即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面对各科考试,你都准备好了吗?考试之前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掌握,考试中的清晰思维与应对技巧,考试后的良好态度,这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将告诉你从容进入考场,并取得满意答卷的正确方法。 目录 第一章 考试的革新走向/1 一、教育部有关人士谈高考/1 二、高瞻远瞩:高考试题改革态势3 三、今后如何取得高考好成绩的新思路/6 四、关于“3+x”方案/9 五、高考改革六方案/13 六、考试的内容设计和招生改革/20 七、高考改革的大趋势/21 八、专家的建议/23 第二章 考生的心灵氧吧/27 一、态度决定一切/27 (一)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27 (二)战胜心中的“怕”字/30 (三)要相信“我能行的”/32 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33 (一)靠勤奋积攒实力/33 (二)少年大学生冯珑珑的故事/34 (三)著名学者罗常培的故事/35 (四)勤奋铸就“乒乓皇后”邓亚萍的快乐/36 三、激发潜能是考试取胜的法宝/37 (一)自信是高考取胜的“金钥匙”/37 (二)幸福的高三/38 (三)高三是本从容的书/39 (四)暗示在考试中的神奇作用/41 (五)唤醒酣睡的“潜能”/43 (六)我辈岂是蓬蒿人/44 四、提高综合素质是考试取胜的基础/45 (一)平时关心社会,可以得到广泛的知识/45 (二)博览群书,考试时才能充分发挥实力/46 (三)有惊无险的高考/46 (四)改错不是空谈/49 五、减轻高考心理压力是考试取胜的保证/50 (一)高考心理压力过大的来源及调适方法/50 (二)放松术是考试紧张、压力、焦虑的克星/51 (三)复读没有给我带来阴影/53 (四)气势与高考/53 (五)预防“高考综合征”/54 (六)减轻高考心理压力要决/58 六、考试期间保护好你的大脑/59 (一)人脑的巨大潜力/59 (二)科学护脑法/60 (三)科学用脑三法/73 (四)警惕神经衰弱症/80 第三章 考生的考前准备策略/84 一、临考心理分析与指导/84 (一)临考心理分析/84 (二)积极健康的临考心理准备/85 (三)临考心理的保健/87 (四)临考的生理保健/88 (五)临考心理调节法/91 (六)临考阶段调整策略/93 (七)高考前七天的调适/98 (八)高考前三天的调适/99 (九)高考前一天和当天的调适/100 (十)如何预防和应对考前失眠/100 (十一)保持最佳的生理状态/105 (十二)做一个“吃好、睡好、锻炼好”的三好学生/106 二、考前准备的细枝末节也不能忽视/107 (一)熟悉考场环境/107 (二)备齐考试用品/109 (三)以平静心情进入考场/110 (四)万事俱备不用愁/112. (五)从起床到步入考场须从容/113 (六)考试当天尽量避免做不习惯的事/115 (七)进考场之前切忌不可再翻阅书籍/115 三、高考状元谈考前准备策略/116 (一)备战高考/116 (二)“高考前我过得很愉快”/117 (三)跟自己说:“我实力很强”/118 (四)天道酬勤——写给即将出征的战士/119 第四章 考试制胜从复习开始/124 一、培养良好的复习心理素质/124 (一)复习期间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124 (二)复习期间的心态调适/125 (三)复习期间的心理保健/129 (四)克服考前复习的厌学情绪/130 (五)努力消除学习疲劳/135 (六)复习期间日常缓解紧张的方法/140 二、复习期间的身体保健/141 (一)复习期间睡眠的重要性/141 (二)复习期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142 (三)复习期间考生的膳食如何调配/143 三、制定和完成复习计划/145 (一)制定考试复习计划的意义和作用/145 (二)制定好复习计划/146 四、复习的策略与技巧/157 (一)科学的复习原则是什么/157 (二)复习的要诀是什么/158 (三)怎样进行总复习/159 (四)复习遵循的五个步骤/160 (五)复习时间巧安排/160 (六)按复习规律提高复习效率/161 (七)专、勤、恒、思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圭臬/162 (八)正确选择和使用复习参考书/165 (九)提高做题的“收益率”/167 (十)每做一道练习题,应以相同的主题联想出不同的形式的问题/170 (十一)如果没有心情看书时,可暂且放下书本/171 (十二)有效复习的技巧/172 五、高考状元谈复习迎考/176 (一)考入北大的体会/176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180 (三)复习与总结/184 (四)勤奋、方法、自信/190 (五)高考综合复习浅谈/195 (六)高考后的思索/199 第五章 成功考试的宝典/207 一、考试的心态调适/207 (一)考试成功的心态是什么/207 (二)怎样才能在考场有最佳状态/208 (三)如何使大脑在考试时进入最佳状态/209 (四)学会在考场上休息/209 (五)考场上应对心态调适/210 (六)考场上自我暗示有佳效/212 (七)谨防考试之中的两种“病态”/212 (八)如何把握高考三天的心态/215 (九)高考“克拉克现象”的调适/215 (十)及时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217 二、考试期间的身体保健/218 (一)考试期间睡眠的重要作用/218 (二)高考三天的营养饮食/219 (三)高考期间容易失眠怎么办/219 (四)考生“开夜车”有什么危害/221 三、考试的要领和技巧/222 (一)浏览试卷把握试卷全貌/222 (二)先易后难、保底夺高分/223 (三)认真审题,准中求快/223 (四)规范答题,不放过每一分/224 (五)科学统筹,做好时间预算/226 (六)遇到难题,沉着对付/228 (七)重视复查,用好草稿纸/229 (八)怎样做考卷中的选择题/230 (九)是非题中的是与非/231 (十)要注意题目中的开头和结尾/232 (十一)的确不会做的题目的处理方法/233 (十二)怎样看待不熟悉的名词或专门术语/233 (十三)学会解决陌生的问题/234 (十四)对付真正的难题的办法/235 (十五)写答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237 (十六)要当心太自信而出差错/237 (十七)怎样少出差错/238 (十八)试卷检查/239 (十九)不轻易改变原来的答案/240 (二十)切莫轻言放弃/242 (二十一)在考场上,摸摸铅笔或橡皮等可使心情稳定/244 (二十二)在答卷之前,刻意做些“考试仪式”,能使心情镇定/244 (二十三)打草稿时最好要条理清晰,这样便于检查和发现问题/245 (二十四)考试时间快到时,最好不要再做新题/245 (二十五)当你做完简单的题之后,情绪自然会高涨,这时可顺势向难题进攻/246 (二十六)想不出来时,先想想这个问题是在笔记或课本的哪一页/246 (二十七)要想回忆数学公式,英文单词,首先要在脑子里浮现出整体的形态/247 (二十八)忘记答案时,反复看几遍问题,可以从中得到启示/248 (二十九)用手拍拍脑袋,有时也能帮助回忆/248 四、高考状元谈高考/249 (一)高考优秀生谈高考决窍/249 (二)高考优秀生谈考场发挥/250 (三)一个高考状元的两次高考经历/251 第六章 家长助考的方案/254 一、助考策略/254 二、助考要旨/255 三、助考放心秘诀/257 四、当好心理营养师/258 五、做好解虑高参/259 六、如何面对考试焦虑的孩子/261 七、精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262 八、助考饮食增智验方/263 九、大考时营养配置/265 十、家长助考个案/266 十一、高考优秀生家长的共同特点/269 十二、家长送考有讲究/269 第七章 教师引考指南/276 一、应试引考的心路/276 二、引考需求比较法/277 三、引考减压法/278 四、引考归因训练法/280 五、做好时间的主人/282 第八章 面试的特点与战术/284 一、什么叫面试/284 二、面试中常见的心理障碍/285 (一)自卑心理/285 (二)自傲心理/286 (三)轻视心理/287 (四)胆怯心理/288 (五)面试恐惧症/288 (六)面试焦虑症/289 (七)面试塞语症/289 三、致胜的面试心理战术/290 (一)充分的面试心理准备/290 (二)稳健的步伐意味着你志在必得/292 (三)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293 (四)一针见血——迅速洞穿考官的内心意向/295 (五)面试中的心理调节术/297 (六)反客为主——调动考官的最佳情绪/299 (七)把握分寸——无意中显示你的才华/300 (八)主动进攻——迫使考官不断肯定自己/302 (九)把握住“弦外之音”/303 (十)自圆其说/304 四、妙用面试之“巧”/305 (一)自我介绍之“巧”/306 (二)尴尬问题“巧”作答/306 (三)面试时间“巧”结束/309 (四)“巧”在“无声”表达/310 (五)“巧”从手始/310 (六)坐姿之“巧”/311 (七)双眸之“巧”/311 (八)“巧”在常保微笑/311 第九章 填报志愿有学问/313 一、21世纪最“热门”的大学专业与社会职业/313 (一)21世纪的人才需求/313 (二)21世纪初的热门职业/317 (三)对我国人才市场的预测/321 (四)国际社会“热门”职业的走势/323 二、填报高考志愿的操作技巧/327 (一)注意:每年都有半数考生在志愿填报问题上产生遗憾/328 (二)填报志愿究竟应该向谁咨询/328 (三)填报志愿前的准备:如何收集信息,测录取线和试题难度/330 (四)科学填报志愿的基础:怎样认识自己/334 (五)怎样对自己的成绩及在全省考生中的相应位置作出明智判断/339 (六)为了理想:怎样选报学校和专业/342 (七)知己知彼:对其他人报考心理的分析/345 (八)市场经济:名牌学校重要还是热门专业重要/346 (九)招生录取的规律与填报志愿的经验/350 (十)为什么要慎重填报“服从调剂”/356 (十一)万无一失:还须注意一些什么问题/358 试读章节 (一)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撂下的一句名言,是曾经被奉为国家足球队训练和比赛的圭臬。 “态度决定一切”。你对将要到来的比赛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训练态度,也就意味着将会有什么样的训练结果。推而广之,一个人对于他要做的事情,要达到的目标抱有什么样的态度,也就意味着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等待着他。 1 “我肯定考不上的!” 我的一位同事想改变自己沉闷的生活,决定报考研究生。他曾经战果辉煌,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对他来说,学习、复习和考试根本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可是,当他真正开始投入备考复习时,事情却发生了变化。 最初,他给我打电话时总是说:“怎么办?我很难看进去书。”我以为是久不看书的缘故,就告诉他说:“没事,过两天找回当年看书的感觉就好了。”没过多久,他就又给我打电话说:“不是的,看书的感觉还在,只是当年对考试的那种自信没有了。现在,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你不行了,肯定考不上的。我的心里很慌乱,每天找各种理_,由,把时间花费在琐碎的事情上,比如打扫卫生,在房间里转来转去,对一个极不起眼的小东西也会盯上半天,等等。我无法说服自己回到书桌前。我只知道,我肯定考不上,看什么都没用!” 这就是他的态度,一次他将要面对的考试的态度——“我肯定考不上!”这种态度让他无法投入正常的复习,结果也可想而知——失败无疑在等着他! 2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2002年山西省的高考理科状元张晓阳对自己常说的一句话。 张晓阳在2001年的高考中由于填报志愿的原因,一分之差没有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又没有被其他满意的学校录取,所以选择了复读。当时做出这种决定时,老师、家长、同学包括她自己都有较大的压力,因为像她这样的尖子生,复读一年的风险是很大的:老师都怀疑,2001年的高考成绩是不是已经是她的极致?复读一年提高的可能性有多大。可是,张晓阳依旧选择了复读。 当时,她是怎么想的? 我们来听听她自己的心声: “我觉得选择复读就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时在复习班的开学仪式上,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上讲台做自我介绍。我给大家讲的是,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想,对复读生来说,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过去,高考并没有什么阴影,它不是决定一个人的什么最终或者是唯一的尺度。也许你在这个方面不会做得特别好,但是只要你能够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只要你能够承认自己永远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总有一天你会在一个方面做出卓越的成就。”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承认自己,永远不要对自己丧失信心!” 这就是张晓阳对待复读的态度。正是因为拥有这种态度,她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复读之中。经过一年的拼搏,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山西省理科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3 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拥有消极态度的人常常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事实上,他们比那些具有稳定素质的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少。原因在于,他们常常花时间担心他们的学习,而不是坐下来真正学习。不是思考怎么学习才能学好,而是喜欢冥思苦想他的缺点和困难、不适应以及失败后的社会后果,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掉了。 事实正如心理学家所揭示的那样。比如,我的那个同事,他虽然没有告诉我他害怕考试。但是他的行为告诉我,他害怕考试,害怕考试失败所带来的种种打击。所以,他宁愿把时间花费在一些琐碎无用的事情上,也无法说服自己,和自己内心的恐惧赛跑,把精力集中在复习上。最终让自己打败了自己,考试失败必然降临在他的头上。 相反,那些拥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不去想如果我达不到目标会怎么样,而是想我怎样做才能达到我的目标:他们始终对自己说:“相信自己,我能行!”他们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积极的行动,把注意力集中在复习中,把高度的焦虑和压力远远地抛在后面,从容备战。结果自然是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最终成为了胜利者。P27-2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