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顿·怀尔德是热爱戏剧和世界现当代文学的读者绕不开的重要作家,他在文学目前也是非常独特的存在。1927年,身为私立中学年轻教师的怀尔德出版了《圣路易斯雷大桥》,首获普利策小说奖,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十年后,《我们的小镇》令他再次荣膺该奖时,怀尔德创造了普利策历史上少有、后无来者的记录:他是迄今专享能在小说和戏剧这两种文学类型中,同时获得美国最重要文学奖项的作家。到了1942年,怀尔德的戏剧作品《九死一生》为他第三次捧得普利策桂冠时,已经没有人怀疑怀尔德在美国戏剧界的崇高地位。他完全堪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和阿瑟·米勒并称为这个国家的“四大戏剧家”。在小说方面,成名后的怀尔德同样笔耕不辍。他在二战后描写凯撒之死的书信体小说《三月十五日》在叙事手法的创新上达到了罕见的文学高度。小说《第八日》则在1967年为已当暮年的他赢得了“国家图书奖”。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怀尔德就被译介给中国读者,到80年代斯诺夫人访华的时候,也曾将怀尔德拥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的小镇》带到中国,与中国的戏剧同行一起排演。桑顿·怀尔德的戏剧和文学作品关注细致入微的生活和真实具体的人的命运,甚少宏大叙事,没有夸张的表现主义,他的人文关怀和永恒主题也会落实到琐碎的日常或者古典的寓言中,他善于把普通人的生活搬上舞台,在舞台上展现命运的无常、时光的停滞与流转;同时,探讨时间与生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连绵不绝的灾难中,寻找人类永续的动源。怀尔德是一位重视普世价值,关注人的命运和生活本身的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凡俗生活里蕴含着非凡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