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作者深研中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撰写了大量经典力作,尤其是对中医伤寒论的研究,融会贯通。本书为吴雄志教授的又一力作,全书用伤寒六经系统树统一中医的各家学说,让内伤与外感、伤寒与温病、经方与时方,不再各自为阵,而是可以全部统一在六经系统树下,这是将仲景伤寒有序分类,结构鲜明、层次清晰,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用大量中医西医的临床知识重新解构仲景之书。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7章。第一章为学习《伤寒论》的目的,第二章介绍了《伤寒论》的本质特征,第三章介绍了《伤寒论》与疾病模型,第四章介绍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第五章介绍了《伤寒论》的思维模式,第六章介绍了辨阴阳方法,第七章介绍了辨病发何经。需要说明的是,第七章辨病发何经只介绍了一部分内容,其余内容将在《伤寒传习录》的中下部介绍。本书提出了六经标型的概念,用于破译中医证型的密码。全书用伤寒六经系统树统一中医的各家学说,让内伤与外感、伤寒与温病、经方与时方,不再各自为阵,而是可以全部统一在六经系统树下,这是将仲景伤寒有序分类,结构鲜明、层次清晰,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用大量中医西医的临床知识重新解构仲景之书。全书深入浅出,用严密的逻辑体系让中医走出混沌概念。可供中医院校师生,以及临床医务工作者、文献研究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为何学习《伤寒论》 001 第一节 中医发展简史 002 第二节 古今一统 004 第二章 《伤寒论》的本质特征 014 第一节 分类系统 015 第二节 阶元系统 023 第三节 标型 024 第三章 《伤寒论》与疾病模型 031 第一节 病证结合 031 第二节 形、气、神 037 第三节 直取其病 038 第四节 疾病传变 041 第五节 截断法 045 第四章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 048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 0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