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四川文氏皮科流派(当代中医皮科流派临床传承书系)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方明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艾.序

常言道:治病必求其本,治病如治水,治其源则流自顺;澄源洁流,犹治病求本,扶正祛邪,重建平衡,则病去体自安。无专长,不可以称学术,无传承,不可以称流派。故流派的确立必须有专长,有学术思想,有传承人,有特色,有代表著作,经代代相传,方能称为“流派”二字。我作为四川省文氏皮科流派的第四代传承人,与第三代传承人共同生活、工作近二十年,把恩师传授我的点点滴滴,全盘托出,与大家分享。现将文氏皮科流派作一简介。
文氏皮科流派的开山祖师是天应大和尚,他是一位走方郎中,行医无定处,居无常处,其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天应大和尚外科医术高明,在蜀中已有口碑,而后更应诏入宫为慈禧太后治疗背痈而名声大噪,这在《四川卫生年鉴》中有记载。天应大和尚将全部经验传给释灵溪上人,释氏继承了大和尚的全部经验,精研医技,修合外治,对外科的膏丹丸散潜心研习,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释氏在文老(文琢之)十岁时收其为徒弟。文老在成都大慈寺行拜师礼,随即剃度出家,吾师文氏聪颖好学,释氏将毕生本领悉数传授予吾师。文老随师学习八年,内修外治,寒暑从不懈怠,尽得释师真传。出师后悬壶济世,颇受病家欢迎。随后跟蜀中内科名家冯尚忠习脉学三年,尽得内科精髓,再为世人治病,疗效更著,广为病家传颂。文师多才多艺,办过杂志报纸,为防治霍乱送医送药,与任应秋大师合著《霍乱集萃》。主持医师公会,为广大中医药人士维护权益,受到同行称赞。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中医学院,文老调入成都中医学院任教,由于师资力量较少,文老同时教授诊断学、温病学、内科学等课程;教学之余还在附属医院外科门诊出诊,并研制膏丹丸散,亲手制作红升丹、白降丹等,亲手为患者换药,疗效十分显著,受患者欢迎,当时在四道街附属医院是一号难求。20世纪70年代,我拜师文老后,文老为了将毕生经验传授于我,不顾中风后手脚不便,在家中教我用青杠材火炼升丹,成功后又教我用焦炭(白煤)炼丹,效果更为显著。待我掌握了炼丹术后,又教我制作膏药(软膏、硬膏),传授我读书要领,先广读书,再精读、细读,原文精彩处要背诵,但要求读书要活,不死记硬背。提出要钻得进去,出得来。这只是读书的第一步。医学必须在临床工作中接受检验,文老要求学生必须坚守临床,动脑筋、动手脚、不怕脏、不怕臭、吃得苦、耐得劳,坚持下去必有寸功,久久为功,才能成功。文老教诲,终生受益。终生牢记恩师的教诲之情,返还于天下病患众生,为减轻患者痛苦而努力。
四川省文氏皮科传承中心建成后,我曾拟一副对联以作纪念。上联:读经典潜心习悟精思笃行医法圆通大道源,下联:多临床审因论治融汇新知不泥不离创新篇。
文氏皮科流派一脉,历经百年,到如今已至六代,有多位学术继承人,形成了学术传承梯队,门人弟子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后继人众,任务亦重,我们要广传文氏经验,弘扬治病救人的医道精神,为振兴中医药事业贡献微薄力量。匆匆数言,以弁书端,是为简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艾儒棣写于芙蓉城西郊浣花溪畔耕读斋
甲辰年端午节
内容推荐
四川文氏皮科流派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四川佛家名医天应大和尚,经释灵溪上人、文琢之、艾儒棣等医家,薪火相传,守正发展,至今已至六代,历经一百余年。流派融佛、道医学思想,博采古今医家所长,有着独特、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临床疗效显著。本书系统梳理了流派渊源、学术体系、学术特色、常用药物、经典方剂、特色技法与优势病种诊治经验,对于四川文氏皮科流派的学术继承与发展有较高价值,可供皮肤病科临床医师、皮肤病患者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流派概述
第一节流派产生背景2
第二节流派学术渊源4
一、丹道源流4
二、远绍释门5
三、同道融合5
第三节流派传承核心人物7
一、创派祖师文琢之7
二、流派发展者艾儒棣8
三、传承医家9
第二章流派学术体系及学术特色
第一节学术体系16
一、内外合参,整体论治16
二、以健脾为中心,重建脏腑平衡20
三、“五诊辨证”理论23
第二节学术特色28
一、扶正祛邪不伤身,带癌生存和为贵28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