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一次整理,永不复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减少复乱才是该追求的目标。让3000个家庭(截止2024年9月,数据来源作者统计)减少复乱的轻松整理术,国内整理收纳领域导师、“慢整理”教育品 牌主理人蚂小蚁重新定义整理 你是否在苦恼“刚收拾好的家,怎么又乱了”?是否在烦恼“为什么靠扔扔扔也无法让家里恢复整洁”?是否在担心“刚收拾完要扔的衣服,不会被妈妈捡回来吧”?…… 你看了很多有关整理的视频和书,却依然对如何整理自己的家而毫无头绪。你始终找不到原因,这本书将会告诉你——因为你没有掌握整理的底层逻辑。只要掌握本书提出的整理四步法,你不仅可以轻松地整理物品,更能系统地整理自己,你的人生将很快发生改变。 2.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整理才能把家收拾干净的书,而是一本探索整理的本质,并让你通过动手将整理思维应用到人生方方面面的书。 3. 全彩四色印刷,特种纸封面,带给你清新感受。 一百余幅真实案例照片,25幅手绘插图,轻松学会整理技巧,掌握整理的系统思维。 4.集中→分类→筛选→收纳,四步整理模型,教你减少复乱,不再为脏乱的家而操心,也不再为混乱的自己而苦恼。 本书从整理的底层逻辑入手,分析了“整了又乱”的原因,提出了整理四步法,教你如何有效地整理,将居住环境变得整洁有序、舒适有爱。 5.整理房间就是整理自己,将整理应用于自己的思维和生活,可以实现精神上的解脱,为自己创造清心的时刻,从而获得内心平静和自我和解的空间。 整理并不是神奇的“魔法”,而是需要系统学习的技巧。只有掌握了整理的底层逻辑,你的房间才会减少复乱,你的人生才能够变得有序,才能越来越好。 6.人民日报倡导的理念:人生变好,从整理开始。丰富的案例研究和练习,将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管理压力、提高自我意识,创造更加平衡和宁静的生活。 生活的力量、内心的平静不能通过“买买买”达成,但可以从反思和回顾中得来。通过整理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物品,我们就可以找到生活的重点,达到更好的状态。 内容推荐 你是否很想拥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却发现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阻碍你? ·刚收拾好的沙发,家人回来又往上扔了袜子。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把不怎么穿的衣服扔了,结果第 二天妈妈又把它们捡了回来。 ·孩子的玩具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家里的各个角落。 …… 本书从整理的底层逻辑入手,分析了“整了又乱”的原因,提出了整理四步法,教你如何有效地整理,将居住环境变得整洁有序、舒适有爱。 本书没有止步于讲解收纳技巧,而是更多地把整理术应用到了思维方式、心理探索等领域。学会书中的整理方法,你不仅可以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更能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果断又清晰的决策能力和充满能量的生活态度。 让我们通过环境去影响行为和感受吧,从外在介入内在,沉着宁静地面对纷扰和变化。 目录 第一章 心态:井井有条,是生命力的体现 维持整洁是“伪”工作吗 002 用最少的努力去优选地对抗熵增 005 整理改变的不只是环境 009 第二章 出发:行动前,先设定合理的目标 定义问题时,差距就已经拉开 016 收纳系统的 5 个问题阶段 026 整理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044 第三章 集中:看见它,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整理是破坏性创新 052 对物品进行“二维展开” 056 先完成对信息的收集 062 正视是优选的情绪疗愈 070 第四章 分类:结构清晰,大脑不累 “同样”不等于“同类” 074 通过分类学会结构化思维 079 分类的检验标准 093 分类是思维的“安慰剂” 099 第五章 筛选:锻炼决策肌肉,找回自我力量 先筛选,后流通 104 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断舍离 113 整理是大力度优惠成本的决策练习 129 第六章 收纳:为了新的目标,重构模型 做什么:如何规划生活 146 用什么:如何规划物品 160 怎么放:如何规划容器 176 自上而下,规划未来 212 第七章 生活:拥抱变化,轻松前行 收纳要服务于动态的生活 230 最难的是来自人的挑战 245 整理是为了不整理 252 附录:学员成长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上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极 致收纳”的短视频。其实,我们普通人的家,并不需要做到极 致收纳,反而更需要宽容收纳。蚂小蚁老师的这本新书,从普通人的日常居家生活出发,将整理的逻辑娓娓道来,不刻意激发读者的收纳焦虑,而更注重生活的实际情况。 ——逯薇 居住研究学 者、作家、建筑师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整理才能把家收拾干净的书,而是一本探索整理的本质,并让你通过动手将整理思维应用到人生方方面面的书。买它,看它,实践它,你不仅能得到一个有秩序的生活空间,还能得到一个逻辑清晰的大脑。 ——万勇 草三冉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 始人、日本积水住宅株式会社(SEKISUIHOUSE)特聘住宅结构技术专 家、专栏作家、暨南大学客座讲师 国内整理界的公开分享一直颇重于法(How)与术(What)。“整理控”兼职业经理人的我,一直希望能见到将法、术融入道(Why)的整理思考,直到邂逅了蚂小蚁的作品。我深深认同她从道出发,将整理定位于每一个不同的人,并应用于生活与职业的方方面面的倡导。 在竞争激烈的后黄金时代,本书中的整理方法对于每一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变得尤为重要,它让你我放下时间、精力与心理的负累,清心出发,轻装上阵,更轻松地获取能量、消解困惑,迎接小小的幸福与成长。隆重推荐! ——郭耀峰 蓝色光标集团CSO 打开蚂小蚁的这本书,你就开始了一种新生活。在这幅生活的画卷里,没有慌张,没有辗转反侧,有的只是怡然自得的从容与畅通无阻的能量。 ——伍越歌 1000 个铁粉体系创 始人 整理,不只是对物品的重新归置,更是一种生活与工作的思维模式。蚂小蚁的这本书,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好似夏日里的一缕绵柔清风,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有序、清晰与美好。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青年作家 整理,不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现代人重启人生的一次开关。空间的每一次排列组合,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化。每一次的归置与舍弃,是对过往的一次温柔告别。 整理房间,是在整理自己的人生故事,让我们的心灵从快节奏时代中慢下来。蚂小蚁老师的这本书助你重构眼前的生活,让一切变得轻盈有力,逐步接近理想的自己。 ——闫晓雨 “95 后”作家 俗话说得好,“整理房间是整理自己”,蚂小蚁老师将心理学理论融入整理,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去感受生活的有序与可持续性。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能从中获得启发,实现从混乱到有序的转变,提升生活质量,享受更加宁静和充满活力的日常生活。 ——唐婧 心理咨询师、催眠治 疗师、心理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