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活之美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作者 | 刘悦笛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 解读天时、地缘、人貌、饮茶、长物、 栖居等生活的九大方面,品读大众身边的生活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知名美学专家刘悦笛多年研究成果,成体系梳理、非常不错制作。★ 名家美育课系列之一,面向大众的美学普及系列读本。从传统绘画、艺术哲学、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等细分领域进行美学解读,全面提高审美素养。 内容推荐 《生活之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知名美学专家刘悦笛对中国生活美学的赏析解读。《生活之美》试图找回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传统,通过天时之美、地缘之美、人貌之美、饮茶之美、长物之美、栖居之美、游览之美、文人之美、人格之美这几大方面,将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大智慧深描出来,探讨如何实现审美化的生活,并生成一种忧乐圆融的生活传统,为中国人的生活立“美之心”。 目录 导语 为华夏生活立“美之心” 天时之美 地缘之美 人貌之美 饮茶之美 长物之美 栖居之美 游览之美 文人之美 人格之美 结语走向文明中国的“生活美学” 后记 以情为本的“生活美育” 精彩页 我们就生活在“天之美”中。 庄子曾有句名言——“天地有大美”。天之美,实乃一种“大美”! 于是乎,我们就活在天之“大美”当中。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天气无所不在,也无时不在,甚至在我们出门的时候,天气之“气”就被吸入我们的体内。 所以,天气之美,才是与我们的生活很切近的“生活之美”。 那么,天气如何成就出“美”呢?我们每日每夜都在感受天气,但是如何审美化地体会到它的美感呢? 庄子赞美天地之美,那句原话便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如此的大美,用来形容天气之美,似乎再合适不过了,但无论是孔子还是庄子皆关注天之“不言”。大自然自身,从来不言说,无论人在或不在,它就在这里,的确有其大美,且自不言也!人才是那个真正的言说者,人能言说天之美何在,但是相形天的无言,默默地奉献大美,人的言说又何等渺小呀! 自从人类依凭进化的力量,在这个璀璨的蓝色星球上登场,人类就对自然进行着改造,这样的自然就成了所谓的“人化的自然”。 我们都知道,自从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废气释放量的增加,地球的大气结构被改变了。2015年夏天,我曾经在美国加州克莱蒙参加第十届“生态文明靠前论坛”,遇到不少致力于生态保护的各国人士,他们其实对如今地球的生态系统忧心忡忡,认为海洋的酸化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程度,就连播种的种子都已变得基本一致,从而违反了本就大小不一的“种子伦理”。 其实,早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整个地球的大气就被人类深刻地改变了,这是人们所遗忘的人改变天气的历史。人类的“刀耕火种”曾首度大规模地破坏了森林,影响了气候,而其后又作用于人。 在新石器时代乃至更晚的时代,“刀耕火种”就成了能迅速满足人类生存并向自然索取资源的方式,也就是在初春使用石刀、石斧等砍倒山间树木,然后在春雨来临前放火烧尽所有山林,树木被燃尽后可以当作肥料,第二天趁土热下种,经过火烧的土地因变得松软而不用翻地。 这是一种一劳永逸的耕作方法,利用地表草木灰做肥料,这样播种后就不用再施肥,也不用再做任何田间管理了。这不像后来人类用手农耕的时间较长,当时的人类倒可以利用这些做农活的时间去狩猎小型动物或者圈养家畜。 然而,问题来了!问题就出现在刀耕火种所具有的“短期性”(时间上的)和“扩大性”(空间上的)。 一般规律就是两三年之后,被刀耕火种后的大地之土肥就已枯竭殆尽,基本就不能再种植了。人们通过积累经验,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懂得土地轮休规律的本土汉人甚至采取一年一休的方式。如果时间上不再允许,那就只能在空间上加以拓展。所以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就不得不开疆拓土,寻找新的林地继续进行耕作,而不是在原地种地。这就需要相当多的土地和山林来养活这批人。尽管我们无法准确估算多少亩地能养活一个人,但显然这绝不是一种经济化的耕作方式,原始生产力也只能如此。农业的进步就是建基在用越来越少的地来养越来越多的人,当今水稻种植技术的翻新就是顺应此道。 由此,人类对地球的次大污染也就出现了,在农业文明之前,耕作方式造就了这“次”。P7-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