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t本书是一部深入探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政治和组织在“大科学”领域内相互作用和转变的著作。本书通过详细分析历史背景、理论框架和具体案例,揭示了从冷战时期的军事-产业-科学综合体,到后冷战时期以创新和经济增长为导向的科学政策体系的演变。书中特别关注了中子散射、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如何推动科学研究的边界,并在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领域产生影响。此外,本书还讨论了“大科学”在组织结构、资金模式和治理机制方面的连续性和变化,以及它如何适应并影响当代知识社会的发展。
\t本书的目标读者对象主要是对科学史、科技政策和科学社会学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学者和研究生。同时,对于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以及对科学与社会关系有深入了解需求的专业人士,本书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视角和理论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科学研究的组织和政策环境。此外,对于广大公众,书中对“大科学”转型的讨论也能增进对科学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认识。
目录 第一章 引言和框架/001 一、起点/002 二、什么变了/005 三、“大科学”概念的广义与狭义理解/012 四、“大组织”、“大机器”和“大政治”/015 五、理论/020 六、仪器和行动者/023 七、体制和政治/028 八、知识社会/035 九、本书的方法和结构/037 第二章 历史和政治/041 一、军事-产业-科学综合体/042 二、美国和欧洲的“大科学”体制化/049 三、“科学的社会契约”的重新谈判/057 四、巨型科学、“超导超级对撞机”装置项目和“大”物理学的衰落/06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