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语言单位的同一性为理论依据,认为汉语中的词具有形式意义和功能的同一性,词类是词的语法意义的类别,把词性作为确定词的三个重要依据之一,对如何认识汉语中的词做了有益的理论探索;通过对以大量史料和老舍语言为基础、使用语言策略的分析,论证了老舍作品语言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经典示范性;并从语言的系统性出发,以老舍作品语言语料库为主要语料来源,同时也充分注意其与《现代汉语词典》、北京方言研究成果、当代北京话作品和同属于北京官话的东北方言的对比,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的状态词、后附式谓词、四字格、离合词以及老舍作品语言中的北京方言词语等具体词汇现象,多有创见,对科学地认识现代汉语中的相关词汇现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以较大规模的白话文经典作家老舍作品语言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现代汉语词汇现象,在国内语言学界,尚属首次。附录部分为作者发表而没有编入本书正编的汉语词汇研究方面的单篇论文。 目录 第一章现代汉语中的词 第一节什么是词:关于语言单位的同一性问题 第二节词类、词性与兼类问题 第三节语言词和言语词 ——从经典作家语言运用看言语词 第二章老舍作品语言的经典示范作用 第一节老舍的履历背景 第二节关于老舍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老舍的语言基础与语言能力 第四节老舍创作的语言策略和语言自觉 第五节老舍作品语言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具有经典示范意义 第三章状态词研究 第一节XA、Axy等几类偏正及附加式状态词 第二节ABB式状态词 第三节AABB式状态词 第四章后附式谓词研究 第一节后附式双音谓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