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在学术价值上,在旅游类国际权威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发表了成果论文Chinese outbound tourism: An alternative modernity perspective(中国出境旅游:一种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以及在《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SSCI Q1)、《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SSCI Q1)、及《社会科学家》和《旅游论坛》等国内外期刊共发表了8篇成果论文,提升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出境旅游效应、东南亚南亚国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注热度;提出了中国出境旅游“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效应的概念,阐明了中国出境旅游“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效应的作用机制,建立了基于旅游目的地国居民视角的中国出境旅游“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效应测量指标,丰富了出境旅游效应的相关理论;系统研究了东南亚南亚的中国出境旅游综合效应,构建了测量指标体系,计算出中国出境旅游在东南亚南亚14个国家的效应水平,据此提出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疫后出境旅游恢复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构成新的理论视角。新形势下中国出境旅游对东南亚南亚的影响出现晕轮效应、资源诅咒效应、邻避与迎臂效应等,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相关理论的研究维度。应用价值上,将出境旅游的综合效应与东南亚南亚“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了出境旅游恢复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具体对策,充分利用东南亚南亚迫切希望中国重启出境旅游政策大门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出境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等,对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具体的实践操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系笔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在东南亚南亚出境旅游效应研究”(批准号:17BJY150)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书中以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等地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系统地开展了关于我国出境旅游对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和科技的影响效应研究,提出了中国出境旅游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效应理论框架,构建了基于旅游目的地视角的中国出境旅游综合效应测量指标体系,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新时代新阶段影响下东南亚南亚旅游目的地民心相通出现的新动态,针对中国出境旅游的恢复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提出 3 1.2 研究意义 17 1.3 文献回顾 18 1.4 研究思路 24 1.5 研究重点与难点 27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7 第2章 中国出境旅游效应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互动的理论框架 31 2.1 中国出境旅游效应的内在关系与逻辑结构 33 2.2 中国出境旅游“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推动效应的产生 37 2.3 中国出境旅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作用机制分析 40 2.4 基于旅游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效应的测量 53 第3章 东南亚南亚中国出境旅游效应研究 65 3.1 经济效应:成为东南亚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 67 3.2 政治效应:提升对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软实力 89 3.3 社会文化效应:对心理幸福感和文化包容性产生积极影响 97 3.4 环境效应:促进东南亚南亚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