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何以成长 |
分类 | |
作者 | 王翔宇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德育浸润 受益终身 内容推荐 本书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写,由济南市教育局思想政治工作处处长王翔宇组织德育教育编写团队,对该书进行组稿审稿,旨在通过平凡人的感人事迹、普通人生活中的细节、优选人物的奋斗拼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交往、学会坦然面对遇到的困难,以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帮助学生适应新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不断完善自我。 目录 1人是柔韧的苇草/郭尚民 6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敌人"吗?/万胜国 11一张"逆行"的车票/李娜 15抗疫女将军演绎"中国速度"/孙军 20今生无悔是医者/卢苗苗 25"硬核医生"张文宏/王祥恒 31用渐冻的生命,燃起希望之光/丁姝婷 35这次换我守护你/李丙文 40抗疫战线上的"隐形战士"/李晶玉 45平凡之花也要绽放在理性土壤/韩晗 49"舞"动希望/韩菲菲 53白衣做战袍,火线淬初心/赵文娟 59非凡之"勇"大爱之行/李丽雷莹 65世界入夜,平凡的微光汇就星河/赵文琪 72致敬"吴"名之辈/官哓 78大连小伙儿的"汉囵"战"疫"记/张洋 83一句话感动了国人/冯玉仙 …… 精彩页 人是柔韧的苇草 山东省实验中学郭尚民 新闻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护士贾娜不幸染上新冠病毒,又幸运地自愈的经历被媒体争相报道。 2020年1月24日,除夕凌晨,贾娜拿到了核酸检测结果:新冠病毒阳性。幸好她的临床症状不明显,肺部感染也不是很严重,属于轻症患者。鉴于当时医院的情况,医生建议她回家隔离吃药,避免交叉感染。 就这样,她开始了孤独的自愈之路。 在确诊的当天,贾娜就发了一条微博,之后一直跟网友们分享隔离期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微博网友为她加油,同时也有许多出现疑似症状的病人向她求助,而她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隔着手机屏幕,他们彼此帮助,承诺共战病毒。 1月28日,贾娜进行了复查,CT显示她的肺部病变消失,回归正常,这让她信心倍增。 之后,贾娜在养足精力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微博网友答疑解惑,鼓励他们,以亲身经历强调自愈的可行性、免疫力能起的强大作用。她也得到了更多人的信任与祝福,微博粉丝涨到170多万。 2月4日,贾娜的核酸检测结果终于转阴了! 病愈未满一周,贾娜便申请重返一线。在工作的间隙,她还义无反 何以成长 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我曾感到莫名的恐惧,有时竟达到了闻“冠”色变的地步。一个女孩子,准确地说,一个与死神近在咫尺的女孩子,竟然奇迹般地战胜了它,逃出了它的魔掌,这不能不让人油然而生敬意。物伤其类,也敬其类,“钟南山们”可敬,“贾娜们”也可敬。他们都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灾难? 一、柔韧的力量 人是很脆弱的,每一次灾难来临,都有无数生命凋零,仿佛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人又是很坚强的,每一次灾难过后,总有无数人在傲然挺立。那么,人到底是脆弱的还是坚强的呢?不妨借用庄子的观点解释:从脆弱的那一面看人是脆弱的,从坚强的一面看未尝不可以说是坚强的。 贾娜是位“95后”的姑娘,亲人又不在身边,可以想见,当她得知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后是多么无助。不知道她是怎样度过那些吉凶叵测的漫漫长夜的。她有过恐惧,担心自己死在租住的小屋里都没有人知道。但她很快振作起来,她必须完成自我拯救。最后,她成功了。 这就是一种坚强。不是钢铁那般刚硬的坚强,是秋天的苇草那样柔韧的坚强,是能够哭泣的坚强,是可以感伤的坚强,是允许稍微退缩的坚强,但它有强烈的为生命而抗争的意志。在灾难面前毫无畏惧,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此时,“死”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它就在你身边徘徊,面目依稀可见,随时都可能夺走你的生命。一般认为,新冠病毒容易击倒年老体弱多病的群体,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年轻的生命也被夺去了。我们无法去求证这些逝者的心态和意志力如何,但医学工作者和心理学家都认为,乐观的情绪在战胜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从贾娜的身上,就能明显地感受到乐观的存在。她如果一开始就一蹶不振,隔离期间不能很好地照顾自己,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二、美是主观的 在美学界,关于美的存在,历来有主观与客观之争。但通过贾娜的事例,我在很大程度上更倾向于“美是主观的”。只有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美,这种美才有意义,才能给人力量。 贾娜觉得身边的人给了她很多感动。诊断病情的朱主任让她感动,因为他鼓励她当“三好学生”;同事们让她感动,因为他们及时送去新鲜的蔬菜;网友们让她感动,因为他们给了她很多贴心的关怀,特别是精神上的鼓舞…… 贾娜应该特别容易感受到周围积极美好的事物的存在。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同样的感受。和她同处一个城市,有多少人眼中的事物是灰色的啊!他们的眼睛接近过滤掉了美,把一些悲观沮丧的情绪传达出来,让人无端地增添了优虑和失望。 我并不否认生活中有不美的事物,也不反对人们批判和揭露它们。但我要说的是,既然生活中可能是美丑并存的,为什么有的眼睛善于发现美,而有的眼睛偏偏钟情于丑呢?再进一步说,有没有一种眼睛会以美为丑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