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走绿色、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优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高速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能耗和低能效问题成为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问题,降低能耗和优化能效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落实全面节约战略的有效抓手。制造业是工业化引擎和国民经济支柱,统计数据和实践经验表明,制造业的减排效果是决定中国总体碳减排目标实现进程的关键,优化制造业能源效率、实现制造业生产过程中能源要素的集约化是当前应对我国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落实全面节约战略的关键措施。
技术进步偏向性特别是能源要素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对于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日趋重要,同时,基于“波特假说”和“绿色悖论”的争论,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于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和能源技术进步偏向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何种环境规制政策对于优化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是可行有效的。出于以上研究背景,《环境规制下能源技术进步偏向对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机理、路径和提升对策》力求厘清如下科学问题:中国制造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及演变趋势如何?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是偏向于能源节约型还是能源消耗型?环境规制影响下能源技术进步偏向对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机理如何?环境规制下哪种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