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本套书聚焦基层,是了解中国基层治理的参考! 作者团队从事基层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践,长期坚持实地调研,是基层问题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本套书即是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既有对理论的建设,又有对实践的建议。书中提出了很多改进基层治理的政策建议,对公务员、政策制定者等很具参考意义。
2.作者扎根基层,通过长期实地调研获得一手资料! 作者团队长年扎根基层,坚持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书中的现象、观点与思考,均来自作者的田野调查,来自调查中与基层干部的交流,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来自过去基层治理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反映的都是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基层治理的真实困境与挑战。展现真实而鲜活的基层生活,帮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当前中国社会实况!
?《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2019南都十大好书”“出版政府奖”等多项图书大奖,广大读者称其为“社会学入门推荐书”。 ?《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入选“新华荐书2021年度好书”“政治学人年度好书”,被读者评为“体制内必读书”。 ?《有为而治:节俭、高效、乡村治理现代化》,揭示了乡村治理的真实面貌,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可能。 ?《群众的时代: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内少有的研究城市基层治理的作品,读者认为从这本书可以读懂中国社区治理。 ?《大国县治》,深度剖析县域治理体制及其运行逻辑,对读者了解中国县域治理极具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 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将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三农工作的纲要。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不同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因此,有必要对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大国之基》共有五个章节,作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从社会结构、乡村建设、土地制度、乡村治理及组织再造等方面,透视了中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 基层兴,则国兴。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中国》是作者近几年观察基层治理变迁的作品结集。作者竭力呈现基层问题的复杂性,并尝试作出基于经验立场的解释。近些年,基层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既是顶层设计推动的结果,更是基层社会内在动力的变迁结果,乃至于基层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深受影响,概莫能外。《基层中国》内容涵盖了对“三农”问题、美好生活、脱贫攻坚、基层秩序、基层减负、干部担当、治理现代化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观察和解释。对于关心基层之大变局,想要深度认识中国的读者来说,《基层中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有为而治:节俭、高效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简约主义在现代乡村治理中,是否还有制度空间? 过去成功的乡村治理实践,对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有何启发? 乡村社会的变迁,对基层治理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战? ………… 有为而治,有为但不乱作为。吕德文教授基于“广、泛、深”的田野调研,从节俭、高效两个关键词出发,对乡村治理的体制 目录 《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 《基层中国:国家治理的基石》 《有为而治:节俭、高效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群众的时代: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基层治理》 《大国县治》 书评(媒体评论) 乡村振兴是世纪战略,乡村振兴的战略价值体现在哪里,如何开展,战略与策略的差异,以及与之相关的土地制度如何安排,农民如何组织,城乡关系如何体现,等等问题,在《大国之基》这本著作中均有精辟论述。书中的论述对于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指导乡村振兴实践,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张玉林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前学界和政策部门正在开展深入的讨论。在这个背景下,贺雪峰教授著《大国之基》可谓恰逢其时。本书深入地讨论了与乡村振兴有关的几乎所有方面的重大问题,书中论述基于实地调查,具有全局视野和理论高度,对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晓毅
吕德文博士研究生期间经历过华中村治研究团队严格的经验训练,至今每年仍有长时段的驻村调研,保持着对农村经验的敏感和开放。近年他将研究重点转向城市街头治理、基层体制,对县乡两级运转的逻辑与机制有深刻把握。由于有对县乡村的经验研究和通透思考,他在诸多涉农政策、基层治理、社会问题上都有独到见解。《基层中国》是这些思考的汇编,有近一半的篇幅展示的是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的大变局,另一半呈现了基层自主性过窄导致的复杂样态。 ——杨华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
相比于乡村研究,城市研究更多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而从这本书可以看出,立足于中国国情与实践本位,王德福已经形成了诸多独特的见解,甚至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观点。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教授陈锋
县级是中国十分重要的治理单位,县级政权是一级完备政权,具备很强的统筹能力。郡县治,天下安。如果能够调动县级治理的积极性,那全国地方治理就可以因地制宜,中央政策就可以有效落地,中国现代化建设就可以少走弯路。 ——贺雪峰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