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对巢湖流域受农业面源严重影响,从源头控制、过程削减到末端生态治理方面形成技术突破与集成示范,特别在“控源、削减、修复、管理”理念的更新过程中,通过寻找当地农业发展和水环境经济的和谐平衡点,施用适于本地特点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总体改善方案和集成技术,建立了一套适合巢湖流域水稻种植业面源污染实现从源头控制、过程削减到生态治理的战略规划与技术支撑体系。 目录 第1章环境友好型农业 1.1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内涵 1.2国内外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1.3当前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第2章巢湖流域概况 2.1巢湖流域水系概况 2.2制约巢湖流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3巢湖流域稻作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 第3章巢湖流域生态稻作设计思路和方法 3.1核心目标 3.2技术特征、技术方法和难点 3.3技术路线 第4章稻-油轮作、稻-肥轮作技术效果对比 4.1试验方案 4.2计算分析方法 4.3稻-油、稻-肥轮作下不同肥料运筹对水稻收获后土壤养分的影响 4.4油菜、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5稻-油、稻-肥轮作下不同肥料运筹对水稻季氮肥效率的影响 4.6稻-油、稻-肥轮作下不同肥料运筹对水稻磷素和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7小结 第5章稻鸭共作对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及生态效应 5.1田间试验布置 5.2水稻生长考察和病虫草害调查 5.3稻鸭共作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5.4稻鸭共作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5.5稻鸭共作对田间草害的影响 5.6小结 第6章稻田排水氮磷拦截技术效果分析——生态沟渠 6.1试验方案 6.2实时数据观测与水样采集 6.3测定指标与方法 6.4数据分析 6.5进出水中NH4+-N、NO3--N和TN的质量浓度变化 6.6进出水中NH4+-N、N03--N占TN的百分比(质量分数)分析 6.7生态沟渠对NH4+-N、NO3--N和TN的拦截量 6.8小结 第7章稻田排水氮磷拦截技术效果分析——人工湿地 7.1试验方案 7.2数据处理和分析 7.3出水中TN的质量浓度变化及氮去除能力 7.4出水中TP的质量浓度变化及磷去除能力 7.5漫流式对人工湿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7.6小结 第8章巢湖流域环境友好型生态稻作集成示范 8.1集成技术模式流程 8.2田间配套技术 8.3突破性进展与创新点 8.4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稻-油轮作秸秆菜籽饼全量资源化利用绿色生产模式 附录2桐城生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