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释唯物史观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作者 吴英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在对经典作家著作进行细致研读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学界在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对唯物史观做出重新认识,努力建构一套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唯物史观解释体系。目前流行的唯物史观解释体系存在引证经典作家论述缺乏全面性与解释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缺乏说服力两大问题。本书首先着力于对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一些基本理论进行重新解读,继而,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学界有关唯物史观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述评,并根据唯物史观的方法对西方的一些重要历史理论予以解析,最终得出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理论的结论。
作者简介
吴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西方历史理论发展史”首席专家。
目录
前言 对唯物史观进行重新解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一章 对唯物史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重新解读
第一节 对唯物史观基本概念的重新解读
第二节 对马克思“分工-阶级”理论的再解读
第二章 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重新解读
第一节 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重新解读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解读: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 马克思的文明理论
第三章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对马克思有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再解读
第三节 新中间阶级兴起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第四节 对马克思有关后发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再解读
第五节 驳中国非社会主义论
第四章 对诸种有关唯物史观研究的述评
第一节 科恩为唯物史观所做辩护的述评
第二节 评英国历史学家里格比对唯物史观的解读
第三节 驳当前反对唯物史观的几种主要观点
第四节 驳波普尔对唯物史观的攻击
第五章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解析当代重要理论思潮
第一节 西方全球化理论述评
第二节 世界体系理论方法论的启示意义
第三节 当代大国兴衰研究述评
第四节 为什么研究正义问题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导
第六章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解析当代重要史学思潮
第一节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评析
第二节 亨普尔的历史认识论评析
第三节 驳西方学界错误的文明史观
第四节 评后现代思潮对历史学科学性的否定
结论 唯物史观所揭示的规律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吴英研究员的新著《重
释唯物史观》面世,为史学
林苑添上了一株新木。虽然
那是作者积二十余年培育之
功的作品,但他对我说,它
只是提供学界同人切磋琢磨
、批评讨论的一个场地。这
样的谦逊态度,值得点赞。
唯物史观和它揭示的历
史发展规律从问世那一天起
,就遭到各方论者的质疑、
批评。与此同时,竭力捍卫
唯物史观的论者也提出了众
多的回应和对批评的批评。
吴英一面细读深研马克思主
义经典原著,一面对20世纪
国内外出现的多种史学理论
和历史哲学思潮进行系统的
观察与思考,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他对唯物史观进行重
新阐释的一些基本理念,以
及他对20世纪国内外一些主
要的历史学和历史哲学思潮
的是非得失的评价。
毋庸讳言,吴英曾是我
的学生,毕业后曾在同一个
研究所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一起研讨工作中遇到的问
题,因此,我们在学术观点
上有许多交集、共通之处。
吴英也是一位独立个性极强
的学者,他常常提出一些颇
为尖锐的问题跟我争辩、讨
论。诸如历史学的本体论和
认识论的定义和关系,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的定义和关系
,分工的定义及其和所有制
的关系,“文明”的定义和物
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规律”的定义和因果逻辑与
归纳逻辑的关系……这些争
辩、讨论对我的思考深度的
推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成为我学术求索历程中愉快
的回忆。
这一“问难-促进”流程至
今也没有停止。最近的一个
例子就是,在这本《重释唯
物史观》的结语中,吴英提
出了如何辨识唯物史观的“
规律观”问题。这是我过去
未曾讲述明白的一个问题。
在此,我先对这个问题
做一个提纲式的说明,供作
者参酌,也供学界同人批评
、研讨。
早在1843年,马克思投
身人类解放斗争之时,也是
他开始步入创立唯物史观的
艰巨历程之时,就满腔热忱
、充满信心地说道: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
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
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
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
人[ad hominem],就能
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
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这也就是说,只有抓住
了“人的根本”的理论,才是
能够“说服人”的“彻底”的理
论。
可惜,至今理解马克思
说的“人的根本”的人,为数
不多,因此理解和阐发能够
“说服人”的“彻底”的理论,
所见也为数不多。
那么,究竟什么是抓住
了“人的根本”因而能够“说
服人”的“彻底”的理论呢?
这需要从马克思的世界观深
处开始,一层一层地解读。
我不揣冒昧,在此陈述
如下。
(一)马克思提出的历
史发展规律的深层根基是,
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宇宙大
自然的“一元多因多果”的自
然生成的因果必然性规律
1.马克思的立论根基是
科学的自然发生说世界观。
自然发生说是整个科学宇宙
观-世界观的根基和内核,
它是以可感知的证据确证的
自然必然性,排除了任何超
自然的神魔鬼怪参与“创世”
的现实的局限状态,同他们
的片面存在相适应的,这种
存在的片面性只是在矛盾产
生时才表现出来,因而只是
对于后代才存在。这时人们
才觉得这些条件是偶然的桎
梏,并且把这种视上述条件
为桎梏的意识也强加给先前
的时代。这些不同的条件,
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
来却变成了自主活动的桎梏
,这些条件在整个历史发展
过程中构成各种交往形式的
相互联系的序列,各种交往
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
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
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
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
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
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
,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
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
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
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
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
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
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
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
量发展的历史”;“从资本和
雇佣劳动的角度来看,活动
的这种物的躯体的创造是在
同直接的劳动能力的对立中
实现的,这个对象化过程实
际上从劳动方面来说表现为
劳动的外化过程,从资本方
面来说表现为对他人劳动的
占有过程,——就这一点来
说,这种扭曲和颠倒是真实
的,而不是单纯想象的,不
是单纯存在于工人和资本家
的观念中的。但是很明显,
这种颠倒的过程不过是历史
的必然性,不过是从一定的
历史出发点或基础出发的生
产力发展的必然性,但决不
是生产的一种绝对的必然性
,倒是一种暂时的必然性,
而这一过程的结果和目的(
内在的)是扬弃这个基础本
身以及扬弃过程的这种形式
”。
4.人类追求自由幸福生
活的本性推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发展,一般要从低级向
高级依次经历三个大的阶段
:手工劳动生产力条件下的
对“天然尊长”的依附关系为
主的阶段,机器劳动生产力
条件下的物的依赖关系基础
上的人独立平等交往关系为
主的阶段,以及自动化、智
能化生产力条件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3: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