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子的哲学世界(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陈来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陈来先生是一代哲学史大家,从学之始即治朱子,《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朱子哲学研究》为之奠立广泛的学术声誉。其后,他的研究转向阳明学、船山哲学及近现代哲学,并上溯先秦时期的宗教与伦理,考辨儒家思想的根源。近年则在古今中外的宏阔视野中尝试构建儒学思想体系,代表作为《仁学本体论》和《儒学美德论》。
本书为作者近十余年关于朱子学的文章结集,是其回归朱子的厚积总成之作。正文涵盖对朱熹经典文本与思想,对东亚及近人朱子学成就的讲说与评述,附录所收除一般论学文章外,还包括书信、致辞、讲座、采访等,这些文字既浸透先生沉潜治学的功力,也映现学人深挚面貌的侧影。
作者简介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儒学大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央文史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院长等。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现代儒家哲学。
目录
朱子对《洪范》皇极的诠释
朱子《克斋记》的文本与思想
朱子《太极解义》的哲学建构
朱子《太极解义》的成书过程与文本修订
朱子《太极解义》与张栻《太极解义》之比较
朱子的四德论
朱子四德论续论
朱子《仁说》与道学话语
朱子论“义”
朱子论“羞恶”
朱子学“未发之前,气未用事”的思想
朝鲜朱子学关于“气未用事”的讨论
朝鲜朱子学家李栗谷的理气论析论
朱子哲学诠释的比较视野
朱子太极动静论的近代之辩
陈荣捷答陈来论朱子书
附录
朱子学的时代价值
朱子的学术思想与大学通识教育
朱子的阴阳变化观
朱子其人其学
青年朱子的成长之路
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全球化视野中的朱子学及其意义
“陈荣捷朱子学论著丛刊”总序
朱子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韩朱子学比较研究的意义
朱熹的历史与价值——戴鹤白教授访问陈来教授
后序
序言
朱子哲学的研究,是我
的本业。我的朱子哲学研究
大体上可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是20世纪80年代,我
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
以朱子哲学为主题,硕士论
文题为《朱熹理气观的形成
与演变》,博士论文题为《
朱熹哲学的形成与演变》。
这期间还完成了《朱子书信
编年考证》一书。这些系统
性的朱子研究成果在80年代
都出版了。博士论文完成后
的次年,我的研究延伸至明
清朱子学,做了陆世仪与陆
陇其的思想研究。此后至整
个90年代,由于研究转向现
代哲学和古代宗教,这段时
间我就没有再写过朱子的专
题论文了。
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举
办了朱子会议,我写了以朱
子《仁说》为中心的论文,
这是1986年以后首次回到
朱子哲学研究。而真正回到
朱子研究应该是2010年,
这一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主办了朱子会议,并在会上
成立了中华朱子学会,我被
推为会长。于是,此后每逢
中华朱子学会主办朱子会议
,我都会撰写论文参加,这
便开始了我朱子研究的后期
。这些参加中华朱子学会会
议的论文即成为本书的主体
。今年在北京、婺源的朱子
会议上,我都表示,由于已
经上了年纪,此后学会的朱
子会议,我就只做致辞,不
写论文了,把研究的责任全
部转给年轻一代的学者。所
以,本书可以说是我后期朱
子哲学研究的汇集。
这也使我想起,前辈学
者钱穆、余英时都是在七十
岁后以朱子研究的著作作为
个人学术晚期的收山之作;
而与他们有所不同的是,我
是在走上学术道路的开始便
以朱子为主题,下过七八年
的功夫,所以这部后期研究
的汇集自然不是以体系研究
或专题研究为总体特征。但
是其中关注的问题对朱子哲
学研究仍有重要性,其中大
多是前人未曾加以研究的,
所使用的资料和方法对朱子
哲学研究而言也有一定的意
义。本书在整体上可以说代
表了我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
特色。以下,我把本书各篇
发表的情况,列举如下:
1.《朱子对〈洪范〉皇
极的诠释》,原载《北京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原题《“一
破千古之惑”——朱子对〈
洪范〉皇极说的解释》)。
2.《朱子〈克斋记〉的
文本与思想》,原载《复旦
学报》第2016年第2期。
3.《朱子〈太极解义〉
的哲学建构》,原载《哲学
研究》第2018年第2期。
4.《朱子〈太极解义〉
的成书过程与文本修订》,
原载《文史哲》2018年第4
期。
5.《朱子〈太极解义〉
与张栻〈太极解义〉之比较
》,原载《周易研究》
2019年第1期(原题《张栻
〈太极图说解义〉及其与朱
子解义之比较》)。
6.《朱子的四德论》,
原载《哲学研究》2011年
第1期(原题《朱子思想中
的四德论》)。
7.《朱子四德论续论》
,原载《中华文史论丛》
2011年第4期。
8.《朱子〈仁说〉与道
学话语》,收入朱杰人主编
:《迈入21世纪的朱子学:
纪念朱熹诞辰870周年、逝
世800周年论文集》,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原题《朱子〈仁说〉新论
》)。
9.《朱子论“义”》,原载
《文史哲》2020年第6期(
原题《论古典儒学中“义”的
观念——以朱子论“义”为中
心》)。
10.《朱子论羞恶》,原
载《国际儒学》,2021年
第1期。
11.《朱子学“未发之前,
气未用事”的思想》,原载
《哲学研究》2022年第1期

12.《朝鲜朱子学关于“气
未用事”的讨论》,原载《
世界哲学》2022年第3期。
13.《朝鲜朱子学家李栗
谷的理气论析论》,原载《
厦门大学学报》2015年第1
期(原题《韩国朱子学新论
——以李退溪与李栗谷的理
发气发说为中心》)。
14.《朱子哲学诠释的比
较视野》,原载《船山学刊
》2022年第2期(原题《朱
子理气论研究的比较哲学视
野》)。
15.《朱子太极动静论的
近代之辩》,原载《现代哲
学》2022年第1期(原题《
张荫麟、贺麟朱子太极动静
说论辩简析》)。
16.《陈荣捷答陈来论朱
子书》,原载《中国哲学史
》2021年第1期(原题《陈
荣捷先生答陈来书二十八通
》)。
上面所列举的论文可以
说是我以朱子研究专家身份
进行的研究。此外,在我研
究朱子的后期,也写了一些
有关朱子的文章,大部分曾
发表于我的新浪博客。这些
文章大都不是专题学术论文
,但也各有意义。如《朱子
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本
是与友人论学书,但其中所
论者,确实值得重视。又如
《中韩朱子学比较研究的意
义》,本是一次会议发言,
而其中所论者对中韩朱子学
研究也有提示意义。其他有
关朱子及其文化思想价值的
普及性文章,也曾在各种场
合讲述过,有些认识可能也
值得参考。我把这些文章汇
集为本书的附录,供读者参
考。以下是这部分文章的写
作年份:
1.《朱子学的时代价值
》,2011年。
2.《朱子的学术思想与
大学通识教育》,2010年

3.《朱子的阴阳变化观
》,2013年。
4.《朱子其人其学》,
2018年。
5.《青年朱子的成长之
路》,2020年。
6.《
导语
本书是陈来先生近十余年关于朱子学的文章结集。正文前五篇分别考察朱熹《仁说》《克斋记》《太极解义》等文本的成文过程与版本差异,以及其中重要思想的前后变化,凸显了精深的文本研究功底。中六篇先后讨论朱熹论“四德”“羞恶”“已发未发”等儒学重要范畴的话语与它们在其理学体系中的位置,体现了对宋明理学的全景把握。余四篇将韩国朱子学与近代朱子学纳入视野,勾勒了朱子学辐射东亚的广阔范围与在剧变时代为思想学术提供的养料。最后一篇收入陈荣捷先生晚年写给作者的二十余封论学书信。附录是关于当前朱子学研究的几个问题与朱子学的现代意义的漫谈,这些文字从丰富的面向展现了一位学人对自身工作的理解与表述。
精彩页
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对淳熙时期皇极说争论的政治含义做了深入揭示,指出孝宗淳熙后期王淮执政时以其皇极论为国是,标榜“维持安静”“消弭朋党”,作为其苟且折中的执政纲领,从而引起理学士大夫如朱熹的批评;而朱熹所写的《皇极辨》则是对光宗即位之初重申皇极为国是的反响,朱熹要推翻对皇极说的曲解,别出正解以取代之,以摧毁当时国是的理论基础。余先生的这些抉发是很值得重视的。
按照朱熹从理学诠释体系出发的理解,皇极之“皇”指王者而言,所以有关皇极的讨论,在朱熹确实是涉及政治文化范畴的问题。不过,这只是一面,在另外一面,朱子在和他的学生朋友之间讨论皇极的时候,就像他在经典解释中常常遇到的其他问题一样,更多的是从学术和思想上来加以讨论。因为,经典文本中任何一个观念,本身都具有其独立的经典解释意义,对朱子来说,经典的义理解释本身毕竟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继而才是申发其政治思想的应用。本篇的意旨即在强调这一点。
一、《皇极辨》之起因
《尚书·洪范》,箕子论洪范九畴,其中第五项为“建用皇极”。文中对建用皇极的解说是: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无虐茕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州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孔安国《洪范》之传曰:“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其所谓大中即无过无不及,是两端的中道。朱子自早年到中年,没有留意过《尚书·洪范》之皇极说的解释,现在看到最早的讨论应在淳熙后期,即自浙东救荒归来之后。如其答梁文叔:
“皇极”之说,来说亦得之。大抵此章自“皇建其有极”以下,是总说人君正心修身、立大中至正之标准以观天下而天下化之之义;“无偏无陂”以下,乃是反覆赞叹,正说皇极体段;“日皇极之敷言”以下,是推本结杀一章之大意。向见诸葛诚之说略是如此,但渠说有过当处耳。(《朱子文集》卷四十四)
朱子在浙东时认识诸葛诚之,故推其语气,此书当作于浙东归来后数年,在甲辰之后、戊申之前。在这里,朱子回应了梁关于皇极的讨论,他基本同意梁对皇极的解说,也基本肯定诸葛诚之对皇极说的理解。朱子认为,皇指人君,建极是确立根本标准。如何建极呢?就是人君以自己修身来确立这个道德标准,然后用这样的标准观察天下,而天下则自然会依照这个标准归心教化。朱子不仅解说了“皇建其有极”,也把《洪范》中论皇极的整段文字分成三层做了结构和宗旨的说明。照朱子所说,他的理解与梁文叔及浙中学者诸葛诚之差别不大。虽然,朱子在这里对皇极的解释是强调人君以修身立标准、天下化之,与后来《皇极辨》的基本思想一致,但仍使用了“大中”,这是《皇极辨》作成后朱子不再主张的,而且后来朱子是用“至极”而不是用“至正”解说极之义,可见此信当写于《皇极辨》作成之前。
P4-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