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成环境是决定居民交通出行的重要根源性因素,厘清二者之间的互动机理,是从根源上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大城市土地利用的关键。针对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焦点、争议和矛盾所在,本书系统考虑样本异质性问题、可变面积单元问题、居住自选择问题等影响“建成环境—交通出行”关系的核心要素,建构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剖析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的内在因果机制与演变规律,并据此提出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的综合优化策略。
本书内容包括相关基础理论综述,出行链视角下的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出行行为,个体多维选择视角下的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出行行为,考虑出行目的和可变面积单元问题的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出行行为,出行态度、建成环境与居民出行行为的因果机制,城市建成环境和城市交通的综合优化策略。全书立足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强调人文地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交通出行建模技术的有机融合,力图为完善建成环境与交通出行领域理论与方法体系作出有益贡献;注重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选取国内外典型城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期为协调建成环境和城市交通关系、促进绿色出行模式提供决策依据。本书研究对象为城乡发展规划、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的交叉领域,因此本书可供上述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对于促进学科融合、培养跨学科系统思维具有积极意义。本书还可供城市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