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代名家词选讲/迦陵讲演集 |
分类 | |
作者 | 叶嘉莹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胡适先生说清代是词的“鬼影”时代,清词已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了。叶嘉莹教授对此不以为然。她认为,清初异族入主中原的“世变”为词体中兴提供了机遇,使那些沿袭明代词风的词人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作风。而在这种易代的悲慨还没有完全消退的时候,清王朝已很快地衰落,种种国难接踵而来。但奇妙的是:有许多词人在经历了“世变”的灾难之后,竟然在无意之中找回了元明两代丢失已久的词的那种不同于诗的言外意蕴之美。如果你不信,就请看叶嘉莹教授对这些词作的赏析吧。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直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中。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清初时期 第一讲 清词的复兴 第二讲 说李雯词 第三讲 说吴伟业词 第二章 全盛时期 第一讲 说陈维崧词 第二讲 说朱彝尊词 第三讲 说张惠言词 第四讲 再说张惠言词 第三章 晚清时期 第一讲 说林则徐与邓廷桢的中秋唱和词 第二讲 说蒋春霖词 第三讲 说王鹏运词 第四讲 说郑文焯词 第五讲 说朱祖谋词 第六讲 说况周颐词 序言 清词之盛,号称中兴, 其作者之多,流派之盛,以 及其对词集之编订整理,对 词学之探索发扬,种种方面 之成就,固已己为世所共见 。早在1960年代中,我已 曾经写过《常州词派比兴寄 托之说的新检讨》一篇长文 ,继之又在1980年代写了 《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 在西方理论之观照中的反思 》,以及《论王国维词》与 《论纳兰性德词》诸文,并 且对于曾被龙沐勋称誉为“ 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之盛 ”的云间词人之代表陈子龙 的词,也曾写过长文加以论 述。凡此种种,当然都表现 了我对于清词研读的兴趣。 不过,自从1950年代我开 始在台湾各大学讲授诗词诸 课以来,直到我于1990年 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退休 为止,三十多年来,我却从 来未曾在国内外各大学的诗 词课中讲投过清词。这主要 是因为一般大学中的词选课 ,主要都是从唐五代的词讲 起,如此依时代次第讲下来 ,要想把两宋重要的作者讲 完,在时间上已经极为紧张 ,当然根本就不会有机会讲 到清词了。谁知就在我退休 已经四年之后、,我却在被 新加坡国大中文系邀去客座 讲学的半年中,得到了一个 讲授清词的机会。 我被新加坡国大邀聘, 盖全出于一次偶然的机缘。 原来我曾于1993年冬赴吉 隆坡,参加马来西亚大学中 文系举办的一个国际会议。 会议中得识新加坡国大中文 系的陈荣照主任,恰巧我三 十多年前曾在台大教过的一 个学生——王国璎博士正在 该系任教,于是我在吉隆坡 开完会后,遂应国璎之邀至 新加坡旅游。勾留数日,并 作了一次讲演。临行前,陈 荣照主任遂向我表示了拟于 次年邀我前来讲学之意。于 是我遂于1994年7月中来到 了新加坡。当时我担任的有 两门课,一门是研究生的“ 专家研究”,另一门则是本 科三年级的“韵文选读”。后 一门课由国璎女弟与我合开 ,她教前半学期,我教后半 学期。这一班学生对于唐宋 诗词大多已经有了相当的学 习经历,所以当我提出想要 讲授清词时,就立即得到了 系方的同意。新加坡国大沿 用英国教学制度,除课堂讲 授外,另有辅导课,由教师 指定研读主题与参考书目, 由学生自行研读,然后分为 每十人一组,由教师指导讨 论,并写成读书报告交由教 师评阅。我担任的后半学期 课,一共只有六周,每周的 讲授课只有三小时,但因选 课的学生差不多有一百二十 人,所以每组十人的辅导课 却有十二小时之多。我所拟 定的教材内容,原为清代词 人十四家,依时代先后,计 为:李雯、吴伟业、王夫之 、陈维崧、朱彝尊、顾贞观 、纳兰性德、项廷纪、蒋春 霖、王鹏运、文廷式,郑文 焊、朱祖谋、况周颐共十四 位作者。但因时间限制,只 能有一半作者由我在课堂中 讲授,另一半作者只好由学 生自己阅读教材,然后在辅 导课中讨论。这一册《清代 名家词选讲》所收录的,就 是由姚白芳女士根据我在课 堂中讲授时的录音所整理出 来的文稿。其中所收录的, 计共有李雯、吴伟业、陈维 崧、朱彝尊、蒋春霖、王鹏 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 颐等九位作者,至于其他在 辅导课中讨论过的五位作者 ,则因讨论时多由学生发言 ,然后才由我回答他们的问 题,指正他们的错误,是以 内容颇为零乱。而且辅导课 有十二组之多,其中自有不 少重复之处,整理起来极为 不易,因此未加收录。不过 最后我们却增录了另外一位 作者,那就是清代常州词派 的作者张惠言。本来我并未 将张氏列入讲授的计划之中 ,因为张氏的作品不多,在 清词的创作中并不占重要地 位。只是我们在讲课中既曾 提到了清词中阳羡、浙西与 常州三大流派,因此在介绍 了阳羡派的代表作者陈维崧 、浙西派的代表作者朱彝尊 之后,也就顺便选讲了一首 张惠言的词,那就是他的《 水调歌头》五首中的第一首 。而其后我自新加坡返回温 哥华后,有几位当地友人听 说我曾在新加坡讲授清词, 就要求我也为他们讲一些清 代的词。那时我对于才在新 加坡讲过的张惠言的一首词 ,正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 遂决定把张氏的五首《水调 歌头》全组词,作了一次颇 有系统的讲评。所以这一位 本来未被我列入讲授计划之 内的作者——张惠言,如今 在这册书中反而占有了最大 的篇幅,这原是我始料所未 及的。 …… 以上所写的,乃是我最 初编选教材时的一点理念, 但可惜的是我的这一点理念 ,在这一册讲录中却并没有 完全反映出来。其中最主要 的一个原因自然是由于时间 的不足,如我在本文开端所 言,这一门“清词选读”只有 半学期的课,在教室中所上 的讲授课,时间极少,于是 我遂不得不把许多作者和作 品,都放在了辅导课中,由 学生自修,然后辅导讨论。 而这一册讲录,则因体例关 系,并未能将辅导课的内容 纳入其中,因此对于王夫之 、顾贞观、纳兰性德、项廷 纪,以及文廷式诸人,在这 册讲录中乃并无详细讲录。 除此以外,对于陈维崧与朱 彝尊等人的一些长调之作, 在课堂中也未曾加以讲授, 这一则自然也是由于时间的 有所不足,再则也因为其中 几首作品,我们在另一班“ 专家研读”的课程中,也已 经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