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国家观念的确定,始终伴随着民族主义思潮与对西方文化的想象。二者交相辉映,形成相对稳定的启蒙意识形态。启蒙知识分子通过对自我个体思想观念的更新,引领广大民众从传统乡土中国的视角出发,艰难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这一“想象的共同体”。它必然涉及晚清以来西方国家及文化的侵略与殖民,东方民族寻求民族独立的反抗与妥协;现代西方民主政体与传统中国封建政体的角逐与博弈;现代知识分子西化立场与传统中国民众的乡土差序立场的矛盾与游离;普罗大众建构民族国家的宏大时代命题与个体生命在动荡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自我生存的切身利益纠葛等多维度的社会命题。
从“触摸历史”的角度“进入五四”,会发现上述所有社会命题在整体上虽有“启蒙”作为意识形态,但依然观点不一,众说纷纭。《启蒙意识形态:鲁迅的家国理想与文学隐喻》试图以鲁迅为中心,梳理并发现鲁迅在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建构过程中呈现的独特思想,并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发现其文学表达中的社会疗救及政治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