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个荧屏拓荒者的历程(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许诺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许诺先生是1958年,在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参与创办中国第二家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的元老之一,也是同年10月1日开台那天,将上海电视台的镜头切出去的那个导演。本书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储备》比较简单,主要是介绍许诺的父亲对于她的一生的重要影响;她在从事拓荒荧屏之前所受的与众不同的教育;她的比较特殊的生活和从艺的大致经历……可以视为她的世界观和艺术见解形成的重要储备期。由于距离上世纪四十、五十年代时间太久远,那时也没有电脑,许多文案都是纸质手写的,许诺又搬家多次,所以好多文案已经佚失,成果所剩一篇——她在上海广播电台的一部关于广播小说的文稿。第二章《拓荒》,是该书的重点章节,主要是讲述上海电视台是如何创办的?因为许诺参与了这个创办的工作和整个过程,还参与了第一次承担了把上海电视转播出去的导演助手的工作。许诺通过一组回忆文章、剧本和播出后的工作小结来加以展示。正是从1958年夏开始了许诺先生的电视导演的生涯。她也立志在这个岗位上作出自己尽可能多的贡献。第三章《低潮》写得比较简短,因为从1966年开始,十年文革,许诺和所有人一样,都经历了人生和事业的低潮期,所以她只是简略地写一下那些年的人生历程,以及后来在导演艺术上发力的部分重要缘由。第四章《腾飞》讲述的是文革结束以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的电视又到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许诺得以重返上海电视台和电视导演的岗位,也是她在电视导演岗位上大干快上,大放异彩的时期。在这章里,展示了她的许多重要电视剧和电视综艺节目的电视导演阐述,也有一些电视剧本的文稿。这个时期,许诺执导的作品获奖比较多,成绩也比较显著,用现在小年轻的时髦用语叫做“高光时期”。通过这些文章,许诺虔诚地感谢时代、国家、领导和她的所有合作者!最后一个章节《伏枥》比较短,是因为许诺在离退休以后,虽然也做了一些业内之事,但毕竟退出主战场,很难跟她壮年时期驰骋疆场的业绩相比。也附上了一些她在各个时期的非常珍贵、难得一见照片,可以视为她一生事业的美丽的尾声。 目录 序/张文龙 前言 第一章 储备 第一节 我的童年 第二节 我的父母 第三节 颠沛求学路 第四节 读书和演出两不误 第五节 解放后接受正规教育 第六节 文稿展示 第七节 父亲后来的大致动向 第二章 拓荒 第一节 当时我在干啥? 第二节 荧屏拓荒的回忆、直播剧本和总结(七篇文稿) 第三章 灵魂荡涤 第四章 再创辉煌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关于璇子的几篇文章 第三节 关于电视音乐剧《芳草心》 第四节 关于越剧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第五节 其他六篇文稿展示(导演阐述,含报道) 第六节 剧本展示 第七节 拍摄体会和工作年表(共五篇) 第五章 伏枥 第一节 从花甲到古稀的拼搏 第二节 耄耋之年后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第三节 帮助老爱人高鸣完成夙愿 第四节 鞠躬尽瘁的荣誉总结 尾声 流金岁月荧屏情(存照展示) 后记 序言 2023年国庆节后,许诺老师打电话给我,想请我帮 忙出版她的一本书。我当即就答应了下来。为什么?向 经典致敬也;加之,许诺,乃自己的恩师也。个中缘由 ,容我后面慢慢道来。 我马上联系了好友,已帮助500多位朋友出书的上 海浦东作家协会的副秘书长唐根华先生,落实此事,他 爽快地答应了。与许诺老师约好后,10月6日下午,我 邀请了唐根华先生一起到许诺老师居住的亲和源老年公 寓去落实此事。这是唐根华先生第二次来到这里,去年 许诺老师爱人,戏剧艺术的巅峰之作——越剧《红楼梦 》作曲之一的高鸣老师的文集《沪闽耕耘录》,也是由 唐根华先生帮助下,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许诺老师把她电脑里存放的一些文稿拷进了我的U 盘,希望我将它们编撰成书,然后如果有可能的话,请 我为此书做个序。 对于前面那个要求,我是很爽快地答应了,我说: “一定会全力以赴!” 因为许诺老师毕竟已经90岁了,争取在她身体尚好 的情况下,加快速度,把它出版,这是学生义不容辞的 责任! 有点为难的就是帮老师作序。记得40年前,上海广 播电视局招聘编辑、记者、导演,我报名参加了考试, 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电视台。而许诺老师恰恰是 这次招聘活动的考官之一。在上海的广播电视界,她是 资格最老的前辈之一,是1958年10月1日把上海电视台 第一个镜头切出去的导演。 她导演的电视连续剧《璇 子》,播映后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在整个华人圈里面也 引起了轰动。也捧红了茅善玉等沪剧演员,还获得了中 国电视最高奖《金鹰奖》。除此之外,许诺老师的获奖 作品还有许多。让我这样一个后辈为她作序,好像有点 不妥。 但是许诺老师让我放下顾虑,说张文龙你是中国文 艺评论家协会的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获过《金 鹰奖》、《星光奖》、《兰花杯奖》等50多个国家级大 奖。还帮自己写过传记《求变创新绣荧屏——许诺》( 上海市文联组稿审定,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既然许诺老师这样鼓励,那么我就勇敢地担任起这个角 色了。 许诺老师,跟绝大部分电视导演不同,我们大部分 电视导演都是生在红旗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时期 接受正规教育。而许诺老师最令我钦佩的是在抗战的时 候,上海地下党组织为其父的安全,躲避敌人的追杀, 命他带着全家和部分青年来到了苏北的抗日根据地,七 岁的她在颠沛流离、极差的学习条件下,一边不断的行 军转移坚持学习,一边参加了抗战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中 人民部队的好多宣传演出,甚至还在黄河泛滥期间,奔 赴‘治黄’前线参加慰问演出。可以说,她的青少年时 期是经历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千辛万苦!严酷的战争环 境真正造就了许诺的根红苗正、见多识广,积累了正确 的世界观、艺术本领这样的人生储备! 解放后,许诺凭着自己的聪慧、好学和努力,克服 种种困难,先是进上海中学完成初中学业,然后考进上 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接受了正规的高等教育,真是常人 难以想象的特殊经历,令人肃然起敬。 更令人钦佩的是,她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干了一年 不到,即被领导选派她参加了上海电视台的组建工作。 这是领导对于她的三观、艺术水平和能力的高度认可! 当我们现在看到荧屏上那些大放异彩的节目,我们哪里 会感悟到,当时在一张白纸的情况下,许诺他们创办中 国电视的不容易!正是由于许诺老师等前辈的许许多多 的辛勤付出,上海和中国的电视事业才不断地在求新求 变,逐步适应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快步追赶上了世 界电视发展的水平。 毋庸讳言,十年浩劫一下子让中国的电视事业大倒 退,许诺老师等许许多多艺术家只能到农场的“五七干 校”去接受漫长艰苦的磨练,耗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但是,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她挺过了这段她个人人生 的至暗时光。文革以后,她在广电局老局长邹凡扬的召 唤下,又重新返回到了自己熟悉又钟爱的电视导演的岗 位,这就应着了那句至理名言——“是金子总是会发光 的”! 然后,我们看到,已经在“奔五”的许诺立即发愤 图强,努力工作,以超人的干劲,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她忘我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直至创造辉煌、硕果累 累。在退休前的十几年里,许诺老师执导拍摄了大量的 戏剧艺术片和综艺创新大片,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 反响和好评。,比如她执导拍摄的《璇子》(荣获1983 年度全国优秀电视戏曲片“金鹰奖”)《芳草心》等电 视剧在全国也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主题歌“金丝鸟在哪 里……”和“没有树高,没有花香,我是一棵无人知道 的小草……”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全球整个华人圈。她 在全国获大奖的作品还有电视剧《你是共产党员吗?》 ;越剧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五集);越剧 电视连续剧《西厢记》(四集);采茶戏电视剧《桃花 运》;越剧电视剧《三刺女皇》等等,可谓硕果累累。 她是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电 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常务理事、理事、荣誉理事) 、中国电视戏曲 导语 纪实文学作品集,本书是记录许诺一生,尤其是她电视导演生涯的完整总结和记录,含有许诺在各个阶段大量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真实历史描述:尤其难能可责的是其导演艺术成就和获奖作品诞生的详细过程和具体文案。并穿插展示了大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照片及相关史料,对研究中国电视史,上海电视文艺史,中国电视剧成长史等都极有裨益。本书收录了许诺从上戏毕业,分配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后创作的第一个广播小说剧本开始,一直到她退休后,抽闲排列的自己工作年表结束。许诺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了她对于本职工作的高度的责任感,冲天的干劲,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对于作品的超强的宏观把控能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