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振兴中国实体经济的资本积累结构(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清华政治经济学研究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李怡乐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本质相适应,实体经济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立坚实物质技术基础的重任。因此,关注到全球垄断-金融资本主义风险传导、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赋予”我国实体经济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中探究振兴中国实体经济的系统性方案。本书整合了从经典到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代表性流派的资本积累理论,突出了在一个较稳定的增长结构中,经济循环、技术创新、制度体系间需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当前,中国实体经济要获得利润率合理提升与高质量增长,需要遏制过度金融化、推动经济与金融的共生共荣,需要技术范式升级与经济循环过程畅通,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创新和熨平流通,长期为“稳增长”提供保障。并且,成功发挥作用的经济制度,总是在保持经济增长与推进社会主义本质实现间达到有效统一;就振兴实体经济而言,有效制度既要在供给面激励创新,又要在需求侧扩大市场规模、改善分配格局,达到可持续的供需高水平动态均衡。这些发现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演进背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理支持,体现了经典理论的生命力。
目录
第一章 引言: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振兴实体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一 中国实体经济占比、投资与盈利水平简况
(一)实体经济占比走势
(二)实体经济积累动能发展趋势
(三)实体经济利润率比较
二 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积累结构性矛盾
(一)传统技术范式下投资产出效率的下降
(二)多种成本提升对利润份额的挤压
(三)价值实现困境强化经济循环的负反馈
(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构偏差
(五)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多目标和强约束
  三 振兴实体经济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一)理论逻辑:工业现代化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基础
(二)国际经验:对前沿技术的控制力是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
(三)历史实践: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道路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
  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振兴实体经济的基本逻辑
第二章 资本积累结构:经济、技术与制度协同演进的框架
一 经典资本积累理论视域下实体经济长期增长的矛盾
(一)《资本论》体系中的资本积累理论
(二)经典积累理论的核心议题与中国稳定积累结构的目标
二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调节学派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解释
(一)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稳积累预期的制度体系
(二)调节学派:劳动过程、制度体系与再生产过程的配适
(三)两学派的理论比较及其与中国学者的研究互动
(四)资本积累的制度研究在中国实践中面临的突破空间
三 资本积累结构视角下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制度布局
(一)积累当事人:市场主体的理性投资能力
(二)积累的动能:再生产矛盾的协调与竞争政策
(三)积累的系统条件:货币体系价值稳定与信用扩张的协调
(四)积累的系统条件:政府的协调能力与政治共识
(五)资本循环与再生产条件:生产要素供给体系
(六)价值生产过程:技术类型与劳动管理制度
(七)价值实现过程:最终产品需求结构
(八)资本周转条件:金融与行政管理
四 经济循环、技术创新、制度体系协同演进的理论框架释义
第三章 实际资本积累与金融资本积累共生与分离的矛盾关系
一 理论逻辑:资本积累“两重化”的发生过程及其影响
(一)生息资本积累超越实际资本积累的过程
(二)金融资本膨胀对实际资本积累的矛盾作用
二 历史经验:金融资本主义产生与运行的历史
(一)金融资本主义的产生:组织模式与制度支持的嵌套
(二)金融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与中国的基本防御机制
三 技术创新过程中金融资本投资与实际资本积累的互动
(一)技术革命周期中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理论关系
(二)工业革命实践中金融资本组织形态的演化
(三)实体企业金融化抑制技术创新的风险
四 经济循环总过程中金融化的作用机理
(一)金融化对实体经济增长及其利润率的影响
(二)金融化对居民部门收入与消费的作用
  五 中国改革过程中实际资本积累与金融资本积累的协同
(一)中国渐进式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
(二)制造业企业实际资本与金融资本积累的共生关系检验
(三)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金融供给侧“补短板”的基本思路
第四章 经济循环:实体经济的积累动能与利润率提升机制
一 制造业实际资本积累的结构性特征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区域特征(宏观数据)
(二)上市制造业企业实际资本积累现状(微观数据)
 二 制造业企业金融资本积累的结构性特征
(一)制造业企业金融资本积累的规模与类型特征
(二)制造业企业金融资本积累的所有制与区域特征
 三 制造业企业实际资本积累动能的经验分析
(一)经验研究的基本假设释义
(二)经验研究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说明
(三)数据来源、描述性统计与计量模型选择
(四)基础回归结果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五)异质性分析与进一步研究
(六)经验分析结果:经营利润率、技术创新、制度环境、金融活动的协同作用表现
 四 利润率波动的理论模型与历史经验
(一)经济危机理论视域下的利润率抑制
(二)良性的经济循环与平稳适度增长的利润率:理论与黄金年代的经验
(三)利润率修复:理论机制与新自由主义时期的实践
 五 中国实体经济利润率变化的成因解析
(一)中国实体经济利润率变化分解
(二)利润挤压的威胁与成本修复的可能
(三)消费不足的障碍与新需求的空间
(四)资本密集度上升与投资结构调整
 六 实体经济利润率提升视角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逻辑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技术条件对实体经济生产过程的再造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条件对实体经济的循环扩容
(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条件对实体经济再生产过程的总协同
第五章 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生产方式升级
 一 数字经济的含义与发展现状
(一
序言
前言
本书依托于2017~2022年笔者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
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经济学视角下振兴中国实体经济的
资本积累结构研究”。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与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本质相适应,实体经济肩负着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立坚实物质技术基础的重任。
2017年初,在研究起步阶段,笔者的关注点聚焦于发达
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化趋势向我国的传导、资本运动“脱
实向虚”的成因,以及提升制造业利润率的针对性举措
。伴随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
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不仅对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新
机遇。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处于技术
路径升级、增长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实体经济是为长
期经济增长提供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关键部门;与此同时
,国内统一大市场的优势、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
流通空间,也为实体经济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
提供了可能,进而有助于实体经济投资结构优化、就业
扩容、劳动者工资提升与居民消费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的增长体制。概言之,振兴实体经济是畅通经济循环、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枢纽,也正是依托于经济现代化
的系列战略部署,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才有了稳固的制
度条件。 全书的核心工作,是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资本积累理论与分析资本积累制度的基础上,基于理
论、历史和实践的充分互动参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循环、技术创新、制度体系三
个方面协同演进的分析框架,突出三者间的正向互动机
理,系统勾勒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实体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结构性条件;进而分别研究经济循环过程中实体经
济的积累动能与利润率提升、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
技术机理与制度基础,以及对经济循环畅通和技术创新
促进有重要作用的三类具体经济制度的运行。
本书的理论逻辑建基于马克思的经典资本积累理论
,通过对话20世纪以来代表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对
资本积累阶段和制度的分析,厘清了市场经济长期增长
面临的一般约束,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相对稳定
的经济增长,需要协调实际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矛盾,建
立一整套稳增长的结构,在市场有效性增强与国家经济
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达成统一。在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调节学派等研究视角的启发下,本书详细分析了振兴
实体经济的资本积累结构,涉及积累当事人、积累动能
、积累系统条件的有效组合,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中的大量政策实践,如作为特殊的积累当事人,
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何以能更利于保持实际
资本投资规模与优化实际资本投资结构;高标准市场体
系、技术范式升级、循环空间扩容等如何对实体经济的
资本循环顺畅与扩大再生产发生作用,突出了积累结构
中制度体系始终与经济运行过程深度嵌套。结合理论与
中国经验的分析显示,积累的制度体系不应局限在理论
自洽、与经济循环脱节,而应在经济运行实践中自我革
命与升级,技术创新亦内生于良好的经济循环与制度体
系,增加了经济、技术与制度互动优化的理论参照系被
用于构建稳增长结构的可能性。 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
量发展需要遏制过度金融化、推动经济与金融的共生共
荣。然而,资本积累的“两重化”却表现为现代市场经
济的一般特征。
本书第三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金融资本与实际
资本积累的共生逻辑以及它们相对分离的过程;其次从
历史角度简析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演化;再次
从经济、技术与制度的参照系出发,揭示了金融化对经
济循环的实际作用,与所处生产关系、政府的协调性制
度高度相关;最后立足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实际,论证
了防御金融化风险,关键在于保障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
和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治理效能,并关注到金融供
给侧结构完善对实体经济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 利润
率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宏观分析关注的重要变量。本书
第四章尝试论证,利润率由经济循环过程综合决定,并
反映经济循环状况。此章以我国制造业的实际资本积累
现状与利润率水平为切入点,进行了一些经验研究工作
,以下信息或许值得关注。(1)2017~2020年,伴随
国家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落地,制造业尤其是
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实际资本积累动能趋于增强,但存在
的金融化风险依然需要警惕。(2)经营利润率、技术
创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良好制度环境,是
我国制造业企业进行实际资本投资的显著正向驱动因素
,金融活动则对实际资本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3)
实体经济利润率波动的成因可以分解为分配格局、需求
条件、技术水平三个方面因素。其中,技术与需求对于
解释新常态以来实体经济的利润率波动尤为显著,与之
相应,利润率提高的方案建基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总逻辑当中——在技术创新、循环扩容、制度优化三个
层次重塑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与动力,这一发现也呼应
了本书整体的理论框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7: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