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研究在我国粮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利用田间尺度的控制试验手段,对温度升高下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土壤C循环过程的变化进行了长期监测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变化以及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C排放对温度升高的响应过程等。在冬小麦生长方面:增温显著提高冬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增加小麦株高;低幅度增温(土壤增温2℃)冬小麦产量无明显变化,有小幅增产(1-3%)的现象。增温缩短了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但对生殖生长期影响很小。而中高幅度增温(土壤温度增加2.8和3.5℃)会导致冬小麦持续生长并倒伏,产量下优选降达37%。在土壤碳循环方面:增温会导致翻耕和免耕措施下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差别增加,加剧了传统翻耕措施下的水分压力。增温对土壤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但增温会促进免耕下土壤碳放,而对翻耕措施下土壤碳排放起到了抑制作用。通过本研究我们认为冬小麦自身对低幅度增温有一定的调节和适应能力,土壤温度升高2℃将不会影响华北灌溉农田的冬小麦产量;而当增温幅度超过2℃时,增温很可能会导致冬小麦倒伏而大幅度降低产量;增温会导致免耕措施下土壤碳分解加剧和碳排放的持续增加,需要重新评价保护性耕作措施碳固持特性对温度升高的响应。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立论依据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2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2.2多幅度增温试验 2.3样品采集与测定 2.4数据分析 第3章增温对作物产量和物候学的影响 3.1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讨论 3.5本章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