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跨时空文学对话(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文化发展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外文学对话”系列活动是由鲁迅文化基金会策划并实施的重大国际交流品牌活动,以鲁迅作为连接世界文化的符号,对话其他民族的文学大师,为推动中国优秀文化与经典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价值导向与引领作用作出积极贡献。本书收录每一届对话活动中的精彩论文,围绕鲁迅文学等作品,探讨中外文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历史,交流双方对中外文化与文学相关个案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国文化走向更广大的舞台。 目录 第一篇 中俄文学对话会门 文学交流视野下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解读 以戏剧架起中俄友谊的桥梁——中俄戏剧交流及其相互影响 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第二篇 中法文学对话会 新时期法国文学翻译的意义 雨果的“呐喊” 中西文化共通性的一个实例:战国社会变革与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现象关联 “离骚”的几种翻译方法 郭沫若新诗创作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 第三篇 中印文学对话会 鲁迅视野中的亚历克舍夫木刻插图——从《母亲》到《城与年》 七十年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转移 中古时代的回文诗与中印文化交流 荣耀之面:南北朝晚期的佛教兽面图像研究 印度古代文学研究在中国 第四篇 中韩文学对话会 无尽苦难中的忧悲与爱愿——论史铁生的文学心魂与宗教情感 关于鲁迅与韩国文学的联系——兼谈鲁迅“疏离韩国”问题 中韩建交后韩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20世纪20-40年代韩国现代文坛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译介和接受 第五篇 中日韩《故乡》对话大会 韩国接受《阿Q正传》的历史脉络与现状 故乡情结与现代想象——鲁迅的故乡和文学的故乡 虚构与真实中的历史书写——以鲁迅、梁启超、顾颉刚为例 鲁迅与《俄罗斯的童话》之相遇——以“国民性”问题为中心 从都昌坊口到五湖四海 地理的故乡和心理的故乡——通过鲁迅思考故乡的意味 日本鲁迅《故乡》的教学及其当下意义 全球化进程催生动漫与全媒介融合发展——论百年经典文学作品的动漫表达 百年《故乡》百年“路” 序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 研究所组织整理的《跨时空 文学对话》出版在即,我因 参与了部分工作,出版社建 议我就本书的缘起介绍一些 背景情况,供读者参考。 早在100年前,文学研究 所创始人郑振铎先生就提出 过中外文学对话的设想。 1922年,郑振铎先生在《 文学的统一观》一文中指出 ,以前的文学研究都是片段 的、局部的,知道一个人的 文学,却不知道他在文学史 上的地位;知道一个时代的 文学,却不知道那个时代的 文学来源和对后来的影响; 知道一个地方的文学,却不 知道与其他地方文学的关系 ;知道一种文学样式、却不 知道其他文学的多样。因此 ,这样的文学研究,如井底 之蛙,缺乏一种全体的统一 的观念,很难发现文学之美 、文学之用。文学是世界人 类的精神与情绪的反映,虽 因地域的差别,其派别、其 色彩,略有浓淡与疏密的不 同,但是,其不同的程度, 远不如其相同的程度。人类 虽然相隔遥远,虽然肤色不 同,而其精神和情绪却是相 通的,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因此,研究文学,与一切科 学、哲学一样,不能简单地 分国别单独研究,也不能以 时代为段限单独研究,而是 要用“世界文学”的眼光去欣 赏文学,借此认识不同的社 会,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 提出“文学的统一观”的 那一年,郑振铎先生年仅24 岁。5年以后的1927年,他 编写的《文学大纲》出版, 实际上这是一部世界范围的 比较文学史。即使放在当下 ,这部著作依然有着重要的 学术价值。30年后的1952 年年底,郑振铎先生应中央 人民政府之命创办文学研究 所。他依然坚守世界文学的 理念,认为研究中国文学, 就必须把它放在世界文学范 围内去观察、比较,才有可 能挖掘出中国文学的独特价 值和世界意义。这就需要开 展系统的研究,进行深入的 对话。文学研究所不仅要研 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 文学、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 ,还要研究文艺理论、西方 文学以及中外文学史,用钱 锺书先生的话说,“东海西 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 道术未裂”。文学研究所创 立之初,就分别成立了文艺 理论组、西方文学组和中国 文学史研究组。 70年来,文学研究所坚 守中外文学对话的传统一直 延续到今。 2016年春天,鲁迅文化 基金会会长周令飞先生造访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商量筹 备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暨 135周年诞辰大会,并初步 商讨了中外文学对话活动等 事宜。我们的看法不谋而合 ,一致认为这项活动将有助 于展示和交流各国著名文学 家及其优秀作品,有助于宣 传和贯彻“一带一路”倡议, 有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经过将近一年时 间的筹备,中俄文学对话会 于2017年11月2日在北京成 功举办。那次对话会由鲁迅 文化基金会、托尔斯泰庄园 博物馆和文学研究所世界华 文文学中心联合举办。列夫 ·托尔斯泰玄孙、俄罗斯总 统顾问委员会顾问弗拉基米 尔·托尔斯泰,鲁迅长孙、 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 参加了会议,我代表文学研 究所致辞,大意如下。 这次中俄文学对话会, 是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 部分。2006年以来,中俄 双方先后举办“国家年”“语 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 流年”等双边活动。去年6月 25日,中俄媒体论坛在俄罗 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市隆重 举行。今年5月,中俄两国 领导人共同决定将2016年 和2017年确定为中俄媒体 交流年,在政治上互为信任 ,在文化上对话沟通,为提 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 系提供了新的动力。 如前所述,过去10年间 ,中俄双方举办了各种交流 活动,但是还没有“文学年” 。其中,中俄文学交流源远 流长。我们这一代人,是读 着俄罗斯文学长大的。19世 纪前期普希金的《奥涅金》 《上尉的女儿》,中期莱蒙 托夫的《当代英雄》、果戈 理的《钦差大臣》《死魂灵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贵族之家》《父与子》 ,后期冈察洛夫的《奥勃洛 摩夫》、奥斯托洛夫斯基的 《大雷雨》、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罪与罚》、契诃夫的 《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 》以及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别 、车、杜(别林斯基、车尔 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的作品等,都是我们熟读 的经典作品。当然,我们最 熟悉的作家还是托尔斯泰, 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可以 说对我们产生了终生难忘的 影响。苏联时期的红色文学 ,如高尔基、肖洛霍夫、法 捷耶夫、奥斯托洛夫斯基, 我们也读得如痴如醉。最近 40年,我们对俄罗斯文学的 了解有所欠缺,但是依然翻 译介绍了很多好的作品,譬 如国家组织的“中俄文学互 译项目”就有俄罗斯文库, 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有幸拜 读过叶甫盖尼·希什金的《 爱情守恒定律》、安德烈· 比托夫的《普希金之家》、 弗拉基米尔·沙罗夫的《此 前与此刻》等长篇小说,具 有新的时代气息,感同身受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 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 究所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 很多俄罗斯汉学家在不同时 期,到文学所做访问,我们 也在不同时期到俄远东所访 问。我本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