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的九重门(如何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简·赫斯菲尔德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美国当代著名诗人赫斯菲尔德的一部诗学散文集,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从诗的创作源泉——心灵开始,讲心流,讲心灵的专注,由此探讨一种如何充分表达自我,同时又开放包容、让自我融入万物、融入世界乃至入“一”的诗艺。随后,阐释了独创性、翻译、语言策略、口头记忆、写作与生命阈限等八个不同侧面,共同构成通往诗歌殿堂的九重门,进而进入诗歌的心灵世界。
作者简介
简·赫斯菲尔德,美国当代女诗人、散文家、翻译家。1953年出生于纽约,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已出版《之后》《美》等九本诗集,并著有诗歌研究类散文集《九重门:进入诗的心灵》《十扇窗:伟大的诗歌如何改变世界》两本,另有多部日本诗歌集的编选和翻译作品。
目录
序言
1 诗与专注之心
2 关于独创性
3 浩大而充满喧嚣的世界:翻译之思
4 无量言叶
5 诗与间接的心灵
6 两个秘密:诗歌向内与向外的观看
7 面对狮子:二十世纪诗歌中的光与影
8 作为记忆载体的诗歌
9 写作与生命阈限
注释
诗歌与引文
序言
诗是对存在的澄清与放
大。每一次,当我们感受到
诗歌的文字和音乐的召唤,
我们都把自己交给了一种不
同的认知模式:交给了诗性
的认知,交给了它带来的独
一无二的存在。本书试图更
全面地理解这种独特的认知
模式。它探索了词语表达意
义的途径,研究了诗歌的姿
态和行为,绘制了诗歌的局
部地图。
在参与诗歌的活动、领
略诗歌思维的优雅以前,有
意识地去思考这种感性语言
的独特形式是没有必要的—
—思维和音乐首先涌现出来
。尽管如此,在试图理解一
首诗歌、领略其美感的过程
中,我总能找到额外的共鸣
和愉悦。在诗中,正如在别
处一样,专注只会加深它所
关注的事物。然而,我希望
在这本书中所呈现的不仅是
关于诗歌艺术及其运作方式
的观点,还有我的感激、尊
崇与惊叹——对于所有穿越
诗歌之门的人,诗都提供了
神秘信息。
这些论文的写作跨越了
十年的时间,出现在人们相
聚一起讨论诗歌和文学、追
求优秀写作的各种场合。每
一篇文章都是独立的作品,
所以某些主题和引文会有重
复出现的情况。在某些情况
下,撰写一篇文章时产生的
一种思想会成为另一篇论文
所探讨的中心思想。事实证
明,完全消除重复是不可能
的,我希望读者能原谅本书
偶尔出现的重复问题。
这些论文的最初版本已
经全部或部分发表在一些期
刊上,在此致谢:《美国诗
歌评论》(The American
Poetry Review)、《联合
写作项目编年史》(The
Associated Writing
Programs Chronicle)、《
佐治亚评论》(The
Georgia Review)、《新英
格兰评论》(The New
England Review)、《诗歌
速写》(Poetry Flash)和
《西雅图评论》、(The
Seattle Review)。《面对
狮子》的一个简短版本也已
经刊载在《面对狮子:写作
研讨会与节日上的最佳演讲
》(Facing The Lion:Best
Talks From Writers'
Conferences and Festivals
)的第二卷。
我也要感谢那些因谈论
诗歌需求而催生出这些文章
的人们:纳帕谷作家会议(
The Napa Valley Writers
Conference)、汤森港作家
会议(The Port Townsend
Writers Conference)、阿
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校区
(The University of Alaska
at Fairbanks)、波特兰诗
歌研讨会(The Portland
Poetry Symposium)、荒
野作家会议(The Art of
the Wild Writers
Conference)、北美俳句协
会(The Haiku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那洛巴
大学诗学艺术硕士课程
(Naropa College's
M.F.A.Program in Poetics)
、特拉基草原社区学院作家
会议(The Truckee
Meadows Writers
Conference)、艾伦·沃茨
协会(The Alan Watts
Society)、加州整合大学
(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本宁顿
学院艺术硕士写作研讨会(
Bennington College's
M.F.A.Writing Seminars)
的参与者们。
创作本书期间,我得到
了许多机构的慷慨支持。在
这里感谢古根海姆基金会(
The 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
金会的贝拉吉奥中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s
Bellagio Study and
Conference Center)、雅
多社区(Yaddo)、麦克道
威尔艺术家聚居地(The
MacDowell Colony)和杰拉
西驻地艺术家计划(The
Djerassi Resident Artists
Program)的热情款待与帮
助。
我还要感谢多年来与我
讨论这些论文的诗人朋友,
尤其是劳拉·法尔加斯
(Laura Fargas)、多里安
·劳克斯(Dorianne Laux)
和凯·瑞恩(Kay Ryan)。
在许多方面,刘易斯·海德
(Lewis Hyde)关于艺术“
骗子’”的思想都是我丰富的
写作素材来源。在过去的一
年里,凯蒂·巴特勒(Katy
Butler)修订了我的多篇论
文,其中很多几乎完全重写
,她的编辑工作以及她对人
性的洞察力在各个方面都是
无价的。最后,我要感谢迈
克尔·卡茨(Michael Katz)
、休·凡·杜森(Hugh van
Dusen)、吉索·沃纳
(Jisho CaryWarner)和大
卫·布伦(David Bullen);
没有他们,也就不会有你手
中的这本书。
关于翻泽的说明:除了
和泉式部、小野小町的诗,
是我与荒谷真理子女士合作
完成翻译,其他没有注明译
者的诗,都是我独立完成翻
译。
导语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奖、美国诗人学院奖得主简·赫斯菲尔德的诗学散文名作!
写作者与译者的创作指南、大众读者的诗歌欣赏手册!
一本诗人谈诗,处处华彩的佳作!
在本书这些光辉夺目的评论文章中,赫斯菲尔德向我们证明了如同所有优秀的诗人一样,她也是天才的读者。
精彩页
1 诗与专注之心
所有优秀的诗歌都是这样开始的:语言意识到自身的联系——能够听到自身和周围的事物,能够洞见自我和外部的环境,能够回望那些凝视着它的人,甚至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是谁。它始于身体和心灵的专注。
我所指的专注是一种特定的意识状态:敏锐、集中、心无旁骛,但同时是开放的、可渗透的。这种意识的品质,虽不易用语言表达,却可以立即被识别出来。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将其描述为感知之门打开的时刻;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称之为顿悟。专注或许是一种平静的生理体验——一种简单的、意想不到的、你与万物之间深刻的和谐感。它或许会作为长久寻觅的收获而到来,像华兹华斯(Wordsworth)所说的那样,在“最深沉的、眼泪所不能表达2”的思绪中离开我们。在行动中,它被理解为一种优雅的状态:时间放慢脚步,向前延伸,人的每一个动作与决定似乎都完美无缺。专注可以倾注于物——维米尔(Vermeer)的画作、一座小小的古希腊七弦琴演奏者的大理石雕像、一座中国的古鼎都散发着它不可磨灭的光辉。同样,可以倾注于音符、文字和理念。在这一心一意的专注中,世界与自我开始凝聚。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拓展:关于可以探知、可以感受、可以去完成的一切。
对专注的求索并非总能得到回应,但许多修习者都已经找到了获取它的方法。每天早晨,人们都能听到九世纪禅师瑞岩相当严肃地自言自语:“瑞岩大师!”他对自己叫道。“什么事?”“你在吗?”“在!”十年来,小提琴演奏家练习音阶,舞者重复同样的舞蹈,并不只是为了简单地热身或是机械地训练他们的肌肉。他们是在学习如何始终如一、每时每刻地专注于自身与自身的艺术;如何保持稳定的状态,不为兴趣而分心,也不被烦恼所干扰。
同样,写作者也必须找到进入专注的途径。有些人在一天之中写作时间是固定的,或是举行一些小型的仪式以便准备和开始写作。也许是准确地摆放六支刚刚削好的铅笔,也许是把房间弄暗,又或许是像福楼拜(Flaubert)那样养成一种奇怪的习惯,每个工作日都以嗅闻一抽屉的烂苹果开始。沉浸于艺术本身可以成为入口,正如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iiewski)在“一条河》(“A River”)中所指出的:“诗歌来自诗歌,歌曲来自歌曲,绘画来自绘画。”然而,无论它是如何产生的,矛盾的是,真正的专注似乎在意志力下降的那一刻才会发生。此时,一个人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科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将它描述为“心流”,禅宗则称之为“无为”。在这样的时刻,一些强烈的情感,某种快乐,甚至是悲伤的感觉可能会出现。然而,在全神贯注的情况下,自我通常会消失。我们似乎完全投入到我们所注意的对象当中,或者消失在我们自身的注意力里。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创造力经常被描述为非个人的、超我的,仿佛灵感即是其词源所暗示的,是某种“吸入”的事物。我们以隐喻的方式谈论缪斯,并将深刻的艺术发现当作启示。无论我们多么相信“真实”是主观的、被建构的,我们仍然认为艺术不仅是通往美的道路,而且是通往真理的道路:倘若“真理”是一种精心选择的叙述,那么新的故事、新的美学,也是新的真理。
或许,困难本身便是一条通往专注的道路——我们付出的努力使我们完成了任务,而成功的投入,无论多么艰苦,亦成为爱的劳作。写作甚至为应对痛苦的主题或解决现实问题的作家带来了充实,有的时候,面对苦难唯一的出路便是沉浸其中。十八世纪的乌尔都语诗人迦利布(Ghalib)是这样描述它的:“对雨滴来说,汇入河流是快乐的/难以忍受的疼痛治愈了它自己。”
因此,困难——无论是生活中的,还是技艺上的——都不应成为艺术家的障碍。萨特(Sartre)认为天才“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个人在绝望之境下的创造方式”。正如地质压力能够将海洋沉积物转化为石灰岩一样,艺术家的专注也会影响到任何有意识的创作。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生活中,大部分美都是在向前流动的欲望与阻力之间取得平衡——一棵盘根错节的树、一座雕像灵动的衣褶。通过这样的张力,身体抑或精神上的张力,我们存在的世界成就己身。可以说,伟大的艺术正是如此方式下的专注之思:对人生与尘世中桀骜不驯之物,以润物细无声的关注打磨、塑造。我们在艺术中追寻的是它难以捉摸的强度,这种强度正是它为人所知的原因。
专注的本质是动态的,字典显示这个动词有三个向度的运动。“专注”的第一个定义是“指向一个共同的中心”。这种专注把一首诗整合在一起,将它的不同部分统筹为一个单一的事件。一首抒情诗可以被看作是一些词:作为一个整体,它们形成了一个新的复合词,其唯一可能的定义即诗歌本身。统一目标即为诗歌的完整、统一,将诗歌引向内在,趋于连贯。
专注的第二个定义是“集中注意力”;这种专注是向外的,与一首好诗带给作者与读者的清晰感有关。清晰并不意味着简单,甚至不意味着易于理解——有时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