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该书系“北大研究”重大课题的成果之一。该书梳理了科研助理制度在中国高校发展的历程,以某研究型高校理工科教师为样本,评估了科研助理是否影响高校教师的科研生产力,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并进一步深入探讨影响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该书对指导高校教师统筹科研经费使用,组建高效的科研团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为国家政策制定者和高校管理部门进行决策和资源分配提供了政策依据。 作者简介 林心颖,博士,北京大学人事部人事调配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近二十年坚守在高校人事管理的第一线,持续开展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相关研究,先后主持“北大研究”重大课题、桐山教育基金等课题四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论文7篇。先后荣获“北大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青年干部未名管理论坛”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201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 目录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第三节 理论分析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五节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分析 第二章 科研助理制度在中国高校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科研助理的概念和研究回顾 第二节 中国场域下科研助理队伍快速发展的必然性 第三节 影响科研助理聘用关键因素的分析 第四节 外生政策冲击下科研助理聘用的准实验研究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科研助理对科研生产力影响的程度评估 第一节 核心概念 第二节 影响科研生产力的个体特征 第三节 定量分析工具 第四节 实证研究的变量说明和描述性统计 第五节 方法与模型 第六节 科研助理对教师科研发表的影响分析 第七节 科研助理在科研团队中的角色分析 第八节 科研助理在科研合作中的效能分析 第九节 科研助理对其他科研生产力指标的影响 第十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科研助理对科研生产力影响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影响科研生产力的机构特征和领导特征 第二节 PI制下高校科研组织的变革 第三节 现有评价体制对个人业绩的强调 第四节 教师的视角:PI制下的学术合作困境 第五节 科研助理的视角:职业状况和个人取舍 第六节 学院的视角:学科差异和价值取向对指标分配的影响 第七节 大学的视角:内部治理结构对指标分配的影响 第八节 科研助理助力科研生产力的效力分析 第九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科研组织新样态下的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创新与贡献 第四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附录二 比较间断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 附录三 倾向得分匹配法选择科研助理聘用研究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 附录四 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 附录五 在科研团队合作中的效能分析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选择实验组与对照组 附录六 质性研究方法中的连续比较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