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遥远的古代,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近东文明时,会看到一个充满生命的现象世界:雷电、阴影,甚至一片未知的旷野,都被认为是有生命的。亨利·法兰克弗特带领他的考古队追溯了古代近东迷人的思想发展史,揭示了在哲学和科学产生之前,古埃及人和两河流域的居民对生命和死亡、国家功能和自然现象所持的基本态度。 本书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与现代生活完全不同的神话时代,去探寻人与神灵、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在古代近东,古埃及人的思想深受每天日出日落和每年尼罗河旱涝循环的影响;在美索不达米亚,人们相信星辰、月亮和石头都是“宇宙之邦”的公民;还有希伯来人,他们把宗教中的神话色彩降到最低。通过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作者将支离破碎的神话故事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探讨了古代近东神话的内在逻辑,以及基于其上的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而本书在最后也迎来了将人类思想从神话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希腊哲学。 作者简介 郭丹彤,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城为世界古代史、埃及学。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理事、东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外国问题研究》副主编。在《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专题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行政文献整理研究”;专著《埃及与东地中海世界的交往》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专著《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献泽注》(上、中、下卷)获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和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二等奖:专著《古代埃及新王国时期经济文献译注》(上、下编)入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2“世纪好书”年度榜单、第二十四届(2021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神话与现实 埃及 第二章 宇宙的本质 第三章 国家的职能 第四章 生命的价值 美索不达米亚 第五章 宇宙之城 第六章 城邦的功能 第七章 正当的生活 希伯来 第八章 神 第九章 人 第十章 世界中的人类 第十一章 国家、社会和政治 结语 第十二章 从神话桎梏中解放出来的思想 索引 序言 本书是对芝加哥大学人 文学部公选课讲义的收集整 理。除了一些小改动,这些 讲义都基本保持了原貌,这 不是为了避免读者将它们当 作学术论文,而是因为我们 认为讲义的直接解释性讲述 方法在改写成学术论文时存 在着一定的难度。实际上, 我们提出的是韦伯斯特对散 文的定义一“一种文学作品 ,本质上是分析性或解释性 的,从或多或少有限的或个 人的观点来处理其主题,在 风格和方法上允许相当大的 自由”。我们认为散文形式 的讲义具有发展空间,即使 是在处理那些零碎而复杂的 资料时,也要把关注细节作 为这一领域的每个工作者的 首要任务。这样的论文可能 要求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并 且为了获得新的研究视角, 它们可能不得不从历史的角 度切入。它们也可能需要为 了一个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 略这个问题的其他方面,有 时他们的目的只是唤起人们 的注意,而不是证明或争论 这一问题。但是,不管他们 的处理方式如何不同,这些 散文书写者都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即致力于探索文化和 历史现象的意义,他们的研 究方法是人文的,他们将用 受过教育的外行能理解的术 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由于这些讲座针对普通 人,因此专业性强的档案等 文献将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并放在章节的结尾。然而我 们的专业同行将不难区分我 们在哪些方面使用了已被接 受的观点,在哪些方面提出 了新观点,并且若再版,我 们将把支撑我们新观点的相 关文献补充进去。除非另有 说明,本书所用译文均译自 作者,而关于《圣经》的引 用则大多来自美国标准版本 (经国际宗教教育理vi事会 许可使用)。 这些讲义的四个部分已 经通过一系列讨论并在交稿 前几个月互看初稿时得到了 有效整合,各部分最终达成 统一,即将各部分不同的表 达形式结合在一起。H.A.格 罗内韦根·法兰克弗特夫人 是第一个提出这一讲义主题 的人,作为一名哲学学生她 贡献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并 且她和她丈夫共同撰写了第 一章和最后一章。此外,她 还负责第五、六、七章中苏 美尔语和阿卡德语诗歌的翻 译工作。 芝加哥大学近东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