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观论颂讲记》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印顺法师的佛学研究成果和思想,受到学术界、佛教界和广泛欢迎。书中是正确真宾,离颠倒戏论而不落空有的二边。观体是智慧,观用是观察、体悟。以智慧去观察一切诸法的真实,不观有无颠倒的〔知诸法实相慧〕名为中观。 目录 悬论 一 《中论》作者、释者与译者 一 作者 二 释者 三 译者 二 略释中观 一 直说 二 遮显 三 《中论》之特色 一 有空无碍 二 大小并畅 三 立破善巧 四 《中论》在中国 五 《中论》之组织 正释 观因缘品第一 甲一 标宗 甲二 显义 乙一 总观 丙一 观集无生 丁一 观四门不生 丁二 观四缘不生 戊一 立 戊二 破 己一 审定 己二 别破 庚一 观四缘不成 辛一 观因缘不成 辛二 观次第缘不成 辛三 观缘缘不成 辛四 观增上缘不成 庚二 观缘生不成 丁三 观一切不成 观去来品第二 丙二 观灭不去 丁一 三时门 戊一 观去不成 己一 观三时无有去 庚一 总破三时去 庚二 别破去时去 辛一 立去时去 …… 序言 释印顺(1906-2005), 当代佛学泰斗,博通三藏, 著述宏富,对印度佛教、中 国佛教的经典、制度、历史 和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梳理 、辨析与阐释,取得了一系 列重要学术成果,成为汉语 佛学研究的杰出典范。同时 ,他继承和发展了太虚法师 的人生佛教思想,建立起自 成一家之言的人间佛教思想 体系,对二十世纪中叶以来 汉传佛教的走向产生了深刻 影响,受到佛教界和学术界 的的高度重视。 经台湾印顺文教基金会 授权,我局于2009年出版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 (23卷),系统、全面地介 绍了印顺法师的佛学研究成 果和思想,受到学术界、佛 教界的广泛欢迎。应读者要 求,我局今推出“印顺法师 佛学著作系列”,将印顺法 师的佛学著作以单行本的形 式逐一出版,以满足不同领 域读者的研究和阅读需要。 为方便学界引用,《全集》 和“系列”所收各书页码完全 一致。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 ”的编辑出版以印顺文教基 金会提供的台湾正闻出版社 出版的印顺法师著作为底本 ,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 以下就编辑原则、修订内容 ,以及与正闻版的区别等问 题,略作说明。 编辑原则 编辑工作以尊重原著为 第一原则,在此基础上作必 要的编辑加工,以符合大陆 的出版规范。 修订内容 由于原作是历年陆续出 版的,各书编辑体例、编辑 规范不一。我们对此作了适 度统一,并订正了原版存在 的一些疏漏讹误,主要包括 以下几项: 1.原书讹误的订正: 正闻版的一些疏漏之处 ,如引文、纪年换算、人名 、书名等,本版经仔细核查 后予以改正。 2.标点符号的订正: 正闻版的标点符号使用 不合大陆出版规范处甚多, 本版作了较大幅度的订正。 特别是正闻版对于各书中出 现的经名、品名、书名、篇 名,或以书名号标注,或以 引号标注,或未加标注;本 版则对书中出现的经名(有 的书包括品名)、书名、篇 名均以书名号标示,以方便 读者。 3.梵巴文词汇的删削订 正: 正闻版各册(特别是专 书部分)大都在人名、地名 、名相术语后一再重复标出 梵文或巴利文原文,不合同 类学术著作惯例,且影响流 畅阅读。本版对梵巴文标注 作了适度删削,同时根据《 望月佛教大辞典》、平川彰 《佛教汉梵大辞典》、获原 云来《梵和大辞典》等工具 书,订正了原版的某些拼写 错误。 4.原书注释中参见作者 其他相关著作之处颇多,为 方便读者查找核对,本版各 书所有互相参见之处,均分 别标出正闻版和本版两种页 码。 5.原书中有极少数文字 不符合大陆通行的表述方式 ,征得著作权人同意,在不 改变文义的前提下,略作删 改。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对汉 语佛学研究有极为深广的影 响,同时在国际佛学界的影 响也日益突出。我们希望“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系列”的 出版,有助于推进我国的佛 教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 中华书局编辑部 二○一一年三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