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流程,以创业过程为主线,紧扣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拓展。书中尽可能减少过多的理论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创业知识,注重与案例结合,选取贴近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全书共7章,包括新时代的创新与创业、创业与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团队与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开办及创新创业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及职业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各类创新创业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创业者的学习参考资料。 目录 第1章 新时代的创新与创业 1.1 我国处在一个改革创新时代 1.2 创新的力量 1.2.1 创新的作用 1.2.2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1.3 大学的职责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 1.3.1 大学的职责 1.3.2 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 本章小结\t 课后习题\t 参考文献\t 第2章 创业与创业者 2.1 创新、创业与创业精神 2.1.1 创新的定义与要素 2.1.2 创业的定义与功能 2.1.3 创业的要素与类型 2.1.4 创业的过程与阶段 2.1.5 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2.1.6 创业精神 2.2 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 2.2.1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2.2.2 创业能力与职业生涯发展 2.3 创业者与创业动机、创业能力 2.3.1 创业者 2.3.2 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 2.3.3 创业者的产生与培养 2.3.4 如何获得创业的驱动力 本章小结\t 课后习题\t 参考文献\t 第3章 创业机会 3.1 创业机会概述 3.1.1 创业机会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3.1.2 商业机会和市场回应的重要性 3.1.3 创业机会的来源 3.1.4 创业机会的寻找 3.1.5 创业机会的分类 3.2 创业机会的识别 3.2.1 创业机会识别的一般过程 3.2.2 相关因素对于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 3.2.3 创业机会识别的技巧 3.3 创业机会的评价 3.3.1 有价值创业机会的基本特征 3.3.2 个人与创业机会的匹配 3.3.3 创业机会评价的特殊性 3.3.4 创业机会评价的技巧和策略 3.4 创业机会风险识别与防范 3.4.1 认识机会风险 3.4.2 认知创业风险 3.4.3 创业风险识别与分析应对 3.5 商业模式设计 3.5.1 商业模式的概念 3.5.2 商业模式设计的基本方法 3.5.3 商业模式设计工具 本章小结\t 课后习题\t 参考文献\t 第4章 创业团队与创业资源 4.1 创业团队及组建 4.1.1 创业团队 4.1.2 创业团队组建 4.2 创业资源及整合 4.2.1 创业资源概述 4.2.2 创业资源整合及管理 4.2.3 创业资源整合 4.3 创业融资 4.3.1 创业融资概述 4.3.2 创业资金测算 4.3.3 创业融资渠道 4.3.4 融资渠道决策 4.3.5 融资项目展示 本章小结\t 课后习题\t 参考文献\t 第5章 创业计划 5.1 创业计划书 5.1.1 创业计划书的概念 5.1.2 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指南 5.1.3 创业计划书的作用及意义 5.1.4 创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 5.2 市场调查 5.2.1 市场调查的概念 5.2.2 市场调查的意义 5.2.3 市场调查的内容 5.2.4 市场调查的步骤 5.2.5 市场调查的方法 5.3 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与展示 5.3.1 研讨创业构想 5.3.2 分析创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5.3.3 凝练创业计划的执行摘要 5.3.4 把创业构想变成文字方案 5.3.5 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与展示技巧 本章小结\t 课后习题\t 参考文献\t 第6章 新企业的开办及创新创业职业规划 6.1 新企业的开办 6.1.1 企业组织形式选择 6.1.2 企业注册流程及法律伦理问题 6.1.3 新企业选址策略和技巧 6.1.4 新企业的社会认同 6.2 创新创业职业规划 6.2.1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6.2.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常见问题 6.2.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6.2.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6.2.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 6.2.6 创新创业职业规划策略 本章小结\t 课后习题\t 参考文献\t 第7章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 7.1 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1.1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 7.1.2 课程思政背景 7.1.3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 7.2 创新创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 为例\t 7.2.1 “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课程 7.2.2 课程思政教育内容 本章小结\t 课后习题\t 参考文献 序言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 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该文件要求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 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 才培养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 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为原则,精选思政案例,将自主创新、责任担当、奉献 精神、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的培育融入全书,通过凝 练案例的思政教育映射点,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 结合,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属于创业教育的第一个层次,即 “了解”创业,其教学目的并非让所有的学生去创业, 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开辟新 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有助于从长远和根本上解 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了满足高等学校创新创业通识 课程的教学需求,本书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 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 2012〕4号),以及本书课题组自建的共享课程——“ 玩”创未来进行编写,根据创业过程重构教材目录,紧 扣课程内容;根据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教学实际进行拓展 ,内容针对性强,通俗易懂,让教师讲解轻松、易于解 释,使学生听得懂、看得懂,能自主参与学习。 本书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在结构上有以下几部分 。 本章导读:以一句名人名言、一段话过渡到该章内 容提要,引导学生了解该章内容。 关键术语:用关键词提炼该章关键内容,让学生提 前了解该章的关键知识点。 导入案例:根据每章主题,用与主题相关的案例做 铺垫,引入正文内容。 拓展阅读:根据正文内容,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 生拓宽视野,加深记忆,巩固知识要点,同时增加内容 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案例评析:插入与内容相关的案例,并针对该章的 知识点对案例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小测试:互动练习,可用于课堂教学,增加课堂的 趣味性。 本章小结:结合章节内容,提炼知识要点,帮助学 生加深记忆。 讨论案例:设置案例供学生课后讨论,巩固教学内 容,同时启发学生勤思考、多沟通。 课后习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讨论题 ,用于学生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本书由李红、杨荣芳担任主编,李映松、白宇、马 春雨、任旭庆、明文钦、李艳萍担任副主编,经全体编 者反复讨论、修改,最终由李红统筹,杨荣芳定稿。具 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由李红编写;第2章由明文钦编 写;第3章3.1、3.2节由任旭庆编写,3.3节由李艳萍编 写,3.4、3.5节由李映松编写;第4章4.1、4.2节由白 宇编写,4.3节由杨荣芳编写;第5章由马春雨编写;第 6、7章由李红、杨荣芳共同编写;李飞雄、刘莹和杞梅 负责全书审核工作。 2018年11月,由本书课题组主讲的创新创业共享课 程——“玩”创未来在智慧树平台上线,截至2023年5 月已运行10学期,累计148所高校选课,累计选课9.61 万人次,线上师生互动累计126.57万次。很多高校面临 着创新创业课程课时紧张的问题,可以借助这门课程实 行混合教学模式来解决,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共享课程, 课堂上巩固重难点知识和翻转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吸纳了很多优秀教材和 论著,引用了部分书籍、报刊及网络资料,在此谨向原 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 与就业指导中心,他们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立项和经费 支持,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许多帮助。感谢云南省大中 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他们牵头申报了省编教材课题 ,并在教材建设过程中担任联系人,督促课题研究并多 方组织协调,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力支持。感谢云南 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高校,他们是课题组强有力的 后援,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很多资源。感谢课题组全体 人员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与努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各 位读者指正。 编 者 云南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