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背景、主要阶段、建设成效及存在问题,并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了典型退耕树种的固碳特征与影响因子,闸明了退耕还林工程土壤固碳速率和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深层土壤固碳效应,进一步以甘肃、宁夏和河南三个地区为例分析了省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固碳效应,采用Meta分析揭示了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最后根据六个不同区域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固碳增汇技术途径与模式。 本书可为林业及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与研究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关于退耕还林(草)工程固碳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的参考资料;对国家和区域开展生态工程碳汇效应分析、发展增汇措施,以及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行动计划和制定环境管理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丛书序三 前言 第1章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由来和实施背景 1.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主要阶段 1.3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范围、任务和目标 1.4 退耕还林工程的特点和主要政策措施 1.5 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成效 1.6 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典型退耕树种固碳特征与影响因子 2.1 降雨梯度下刺槐林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 2.2 半干旱区刺槐林碳储量及其林龄动态 2.3 降雨梯度下刺槐林碳储量与格局变化 参考文献 第3章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土壤固碳影响因素 3.1 退耕还林方式与土壤有机碳固存 3.2 退耕年限与土壤有机碳固存 3.3 不同地形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累积特征 3.4 土壤有机碳成层性 3.5 土壤呼吸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 3.6 不同因素对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第4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土壤固碳速率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深层土壤固碳效应 5.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深层土壤有机碳剖面特征 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深层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组分分布 参考文献 第6章 甘肃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效应分析 6.1 研究背景 6.2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6.3 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系统碳密度 6.4 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现状 6.5 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固碳速率及固碳潜力 6.6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宁夏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研究结果 7.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8章 河南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效应分析 8.1 引言 8.2 材料和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9章 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固碳现状、速率和潜力研究 9.1 研究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3 讨论 9.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退耕还林工程固碳增汇技术途径与模式 10.1 引言 10.2 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与途径 10.3 黄土高原典型模式 10.4 东北黑土区典型模式 10.5 北方山地丘陵区典型模式 10.6 西南紫色土区典型模式 10.7 云贵高原喀斯特区典型模式 10.8 南方红壤区典型模式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