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吸收作者长期和新近研究洗钱罪的已有研究成果之基础上,本书从理论联系实务、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多维视角,阐述洗钱罪的代际演变、国内外反洗钱的认识发展与法律规制、司法适用现状、基本概念、构成特征、司法认定难点等问题,力图在准确勾勒出洗钱罪刑事法律规制的国内外大背景、基本理论和司法认定的底蕴上,仔细剖析洗钱罪的时代脉络特点,特别是解析自洗钱入罪后的理论与认定问题,揭示洗钱罪立法完善的重点方向和平衡点,并且以此为基础解决在司法适用中的具体问题,特别列入作者在诸多座谈和调研会议上对洗钱罪司法认定问题的回答观点,丰富和挖掘洗钱罪研究的具体内容,希冀将我国对洗钱罪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维度。 作者简介 王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科召集人,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兼任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副会长。正在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金融犯罪的立法与司法研究》首席专家;参加起草“两高”多个司法解释的制定,并且为“泛亚”等多起重大案件出具专家意见。 目录 第一章 洗钱罪:代际演变与治理策略 第一节 产生:毒品交易衍生的怪胎 第二节 发展:有组织犯罪和腐败犯罪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9.11”事件后的洗钱演变:恐怖融资 第四节 全新升级:非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 第五节 网络洗钱犯罪:挑战与本质认定 第二章 国际反洗钱的认识发展与法律规制 第一节 认识发展:从依附到独立的重大转型 第二节 金融合规:预防性反洗钱法律机制 第三节 惩治机制:反洗钱的刑事法律规制 第四节 借鉴与启示 第三章 我国惩治洗钱罪的刑事立法变迁 第一节 《关于禁毒的决定》:从无到有 第二节 1997年《刑法》:单独设罪 第三节 刑法修正案:三次修订 第四节 《刑法修正案(十一)》:立法发展和辐射影响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惩治洗钱罪的国内外背景 第一节 双重审视:洗钱罪的侵害法益 第二节 顶层设计:反洗钱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三节 国际压力:FATF对我国的评估 第四节 我国惩治洗钱罪的司法现状与改进成效 第五章 我国反洗钱罪名体系的解构与完善 第一节 “罪群”:反洗钱的罪名体系 第二节 参照系:洗钱罪立法完善的国际标准 第三节 洗钱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突出问题 第六章 自洗钱入罪的理论与认定问题 第一节 底蕴:自洗钱入罪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竞合适用:并罚抑或从一重罪处罚 第三节 主观认识与共犯的认定问题 第四节 洗钱罪与赃物犯罪之关系:体系性思考 第七章 我国惩治洗钱罪的司法认定难点 第一节 上游犯罪:打击“半径”的司法认定 第二节 行为对象的界定:以走私罪为切入点 第三节 洗钱客观行为:罪质构造与认定红线 第四节 关于“为掩饰、隐瞒”术语的理解 第五节 案例解析:借用POS机盗刷信用卡并转移犯罪所得 附录一 联合国反洗钱文件 附录二 打击洗钱、恐怖融资与扩散融资的国际标准:FATF建议 附录三 FATF对中国第四轮互评估报告关于技术性合规评估概要:关键缺陷 附录四 关于洗钱罪司法适用的座谈和调研问题问答集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