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任仲夷画传(精)/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次岩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任仲夷同志被誉为改革开放的闯将,本书以图文结合形式记录了他敢为人先、披荆斩棘的一生。重点内容包括:(一)求学时代;(二)从共青团到共产党;(三)抗战时期:(四)辗转辽南三地;(五)黑龙江岁月;(六)辽宁岁月;(七)广东改革开放前沿。从1980年起,他执掌广东大权,在重重束缚之中寻求突破。5年后,这个贫穷的边防省份,一跃变成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带领着整个中国走向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道路,并再也不会回头。(八)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工作等。 目录 一、幼年痛失亲娘,终生孝敬后娘 二、深受爱国教育家马千里影响 三、与同窗好友杨易辰共誓驱日寇 四、“一二·九”游行与军警奋勇搏斗 五、“二月雪天”罢课搬大钟 六、挑起中国大学党支部书记重担 七、假扮夫妻成为终身恩爱伴侣 八、转战鲁西北冀南办抗日干校 九、夫妻浴血反“铁壁合围”扫荡 十、坚决抵制“左”倾“抢救运动” 十一、邢台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 十二、被认为“右倾”调离旅大市 十三、建成共和国的“掌上明珠” 十四、点亮哈尔滨冰灯第一人 十五、浩劫中的“挨批斗冠军” 十六、夫妻同甘共苦干校迎解放 十七、率先投身真理标准大论战 十八、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批驳“两个凡是” 十九、坚定不移为张志新平反昭雪 二十、破除“谈富色变”开展致富大讨论 二十一、主政广东前受到九位中央领导接见 二十二、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提出“三个更放” 二十三、打击走私两次奉命进京 二十四、“三个坚定不移”保住广东改革开放大局 二十五、顶住压力为特区正名撑腰 二十六、“放生”袁庚及蛇口工业区 二十七、“排污不排外”解“鱼骨天线”难题 二十八、欣然应霍英东之邀赴宴“白天鹅” 二十九、支持农村专业户承包雇工经营 三十、广东成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三十一、廉洁从政不搞特殊关照 结语 任仲夷生平大事年表 序言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 国的新纪元。邓小平是这条 道路的开创者、总设计师与 主帅,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 不朽功勋。与他一起披荆斩 棘的还有他的战友、他手下 的大将们,这些改革开放的 元勋们和主帅一道团结带领 亿万中国人民共同开辟了我 们今天的新征程。他们的贡 献值得大书特书,他们的事 迹值得记忆与敬仰,他们是 今天走在改革开放新征程的 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与楷模 。 为了缅怀这些改革开放 的元勋,方便读者特别是广 大干部熟悉学习这些楷模与 榜样,我们决定出版《改革 开放元勋画传丛书》。为使 丛书内容早日呈现读者,我 们根据书稿撰写进展情况, 采取分辑分册方式出版。 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已发出了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新宣 言。实现这一宣言,需要一 大批具有与时俱进、时不我 待精神,具有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气 魄的勇将,需要无数投身改 革开放的干部,需要亿万民 众的共同奋斗。只有这样, 我们的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得 以向前推进。 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 导语 任仲夷(1914-2005)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十。河北威县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战争时期,历任鲁西抗日游击第三纵队司令部秘书长,冀南五地委、二地委常委兼专员,邢台市委书记、市长,大连市委书记,旅大市委常委兼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松江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哈尔滨市委书记,黑龙江省委书记,辽宁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广东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本书为他的生平画传。 后记 2005年11月15日,任仲 夷在广州逝世,享年92岁。 任仲夷的去世在社会上 引起强烈反响。人们以各种 方式表达对他的悼念。海内 外媒体对他生平业绩进行持 续报道和高度评价。 任仲夷致力改革终其一 生,从未放弃,从未沉默。 他晚年对政治、经济、文化 诸方面的改革仍高度关注, 以他深邃的思想、无畏的勇 气、犀利的笔锋、睿智的语 言,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持。 他对改革认识深刻中肯,行 动坚定一贯,在全党全国堪 称突出。 任仲夷晚年说:“我1983 年11月切除了胆,虽然没有 了胆,却有点天不怕地不怕 ,可以说‘浑身是胆’。1993 年11月,又把胃切除了五分 之四,那时我已年近八旬, 觉得动这样的大手术也就‘ 无所谓(胃)’了,也可以 说‘无所畏惧(胃具)’了。” 1985年1月,他患脑中风一 度失语,但下苦功练说话, 仅半年多就使语言功能恢复 到八成以上,他笑称自己“ 向老天爷要回了发言权”。 2001年11月,他患了膀胱 癌,手术后严格配合医生治 疗,疗效明显。他对医生打 趣说:“祝贺你们把仗打赢 了。”他在生命最后几年, 右耳失聪,便笑称自己“偏 听不偏信”。他右眼接近失 明时,又自嘲“一目了然”。 生命最后一年双目患了黄斑 症,他笑谈自己“目中无人” 。他常常笑称:“我就是精 神不死嘛!” 在任仲夷晚年与病魔作 一次又一次顽强搏斗中,组 织上和领导始终给予他极大 关怀和支持。2005年9月, 他确诊得了肺癌,中央办公 厅指派中央保健办专家到广 州为他治病。出国外访的总 书记胡锦涛委托政治局委员 、中组部部长贺国强专程到 广州看望他,并转达总书记 的话:“你不仅是广东改革 开放的先驱,而且对全国的 改革开放也起了很大作用。 希望你能战胜病痛。”他听 后感到很欣慰,说感谢中央 ,感谢胡锦涛同志。 1983年11月,任仲夷得 了胆囊炎,在北京平生第一 次住进医院,由吴蔚然亲自 操刀摘掉胆囊。手术期间, 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 记习仲勋一直在医院观察, 等到手术成功才松一口气离 开。任仲夷病愈后与王玄专 程登门向习仲勋致谢,两位 改革先驱情谊更浓。2002 年5月24日任仲夷在广州医 院治疗膀胱癌时,惊闻习仲 勋逝世的噩耗,心情难过, 马上嘱咐儿子任克雷上京吊 唁。克雷到了习家大门,齐 桥桥把他带进家中灵堂。克 雷看到灵堂正中悬挂的习老 遗像心里很难受,向遗像深 深鞠了三躬,然后握住站在 一旁的习近平的手说:“我 父母亲对习老的去世很难过 。我父亲现在住院,父母都 无法来,特地让我代他们前 来吊唁。我父母经常念叨习 老,尤其是1983年我父亲 割胆囊时,他代表中央在医 院守着,直到手术完成。这 件事让我们全家非常感动, 永远记在心里。习老是重情 重义的大好人,祝愿他一路 走好!请你们的妈妈和全家 都节哀啊!”习近平点了点 头,紧紧地握住了任克雷的 手。 “精神不死”“浑身是胆”“ 无所畏惧”“一目了然”,是 任仲夷这位改革先驱的真实 写照。他的忠心赤胆,他的 深刻思想,他的求实风范, 他的智慧果敢,他的人格魅 力,他的丰功伟绩,留给了 人民,留给了后人。 精彩页 一、幼年痛失亲娘,终生孝敬后娘 1914年9月20日,冀南大地秋高气爽,艳阳高照,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在秋风中摇拂。这一天,任仲夷出生在河北省威县梨元屯镇(梨元屯1940年前属山东省冠县所辖)西小庄村。 任仲夷的父亲任研佛,原名任永昌,是梨元屯远近闻名的读书人,写得一手好字,长年在山东省中学教国文,有时兼教英文,不常回家。他娶了同乡一位姓马的姑娘,头胎生了个女孩,6年后才等来这个儿子,教他如何不喜上眉梢! 任研佛是饱学之士,为给儿子起个好名苦思良久,他双掌一拍:“就叫兰甲吧。”“兰”是家族排辈序字,儿子系甲寅之年出生,父亲冀望他日后脱颖而出,样样都第一,便取个“甲”字。兰甲这个名字,一直用到读大学,到他离开大学投身抗战时,按组织的要求改名为任夷,抗战胜利后又改名为任仲夷,直至去世。 兰甲两岁多时,娘又生了个妹妹,取名玉蓉。兰甲生性乖巧伶俐,依恋爹娘,姐弟间感情很好。他天资聪颖,又得爹精心诱导,小小年纪就能背不少古文诗句,甚得爹娘疼爱。爹在外教书挣钱,收入微薄,虽然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兰甲的童年正处于腥风血雨的军阀混战时期。冀南平原连年混战,捐税重重,官吏腐败,地主剥削,加上灾害频繁,长期旱、涝、风、沙、蝗等交织,又有瘟疫肆虐,民不聊生啊!兰甲4岁多时,厄运突降。娘带他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走亲戚,没想到娘竟不幸染上黑热病,缺医少药抢救无效,很快命丧黄泉!兰甲摇着炕上的娘哭喊:“娘呀,你醒来啊!兰甲叫你呢,你没听到吗?” 但是,任凭他把嗓子哭哑,娘就是唤不醒。亲戚们将娘的遗体摆上大车,抱起兰甲放在娘身旁,让人赶紧拉回家乡。兰甲一路颠簸摇晃,一路摸着娘冰凉的手放声大哭,眼睛严重感染,发炎红肿完全看不到东西。最后,只听到大人的喊声:“小小呀,别哭了,到家啦,下车吧!”从此,他和亲娘永远阴阳两隔。 半年后,兰甲的姐姐竟然又在瘟疫中死去了!兰甲惊恐万状:“天啊!娘和姐咋说没就没了呢?我和妹的日子咋过呀?” 接连遭受沉重打击,任研佛痛不欲生。他见到一双泪水涟涟的年幼子女,与厄运抗争的勇气陡然而生:“绝不让瘟神再夺走这两个小生命了,一定要把他们抚养成人!”他把兰甲带回到自己任教的山东省菏泽市,女儿玉蓉只能寄养在家乡的亲戚家了。 为终止噩梦,任研佛不久在家乡娶了一位姓韩的姑娘。特意给她改名“齐眉”,取“举案齐眉,偕老永随”之意,他渴望拥有一个长久美满的家庭。韩齐眉不负丈夫的苦心,到山东后,对兰甲关爱备至。兰甲6岁时,后娘生了个弟弟,父亲起名“兰田”,“甲”比“田”长一截,兄弟自然分出。 家庭一天天好起来,三个子女也都抚养成人,任研佛“举案齐眉,偕老永随”的心愿,在多灾多难的漫长岁月中实现了。他与韩齐眉相敬如宾,50多年没分开过,直到他去世,妻子都相伴在身边。 兰甲是出名的孝子,对父母十分恭顺,视后娘为亲娘,从未与她红过脸。从解放初期开始,他和妻子王玄每月从工资中都抽出一部分寄给父母,从未中断过。他们还培养儿子们从小孝敬老人,先后让二儿子任克宁、三儿子任克雷负责办理给爷爷奶奶汇款的事项。即使在“文革”最困难的时期,他们被造反派强行扣下工资,夫妇俩每月只领到80元生活费,也要按惯例给父母每月汇去50元钱,一家人只留下30元艰难度日,还要瞒着父母亲。1968年父亲去世时,他们正被关在“牛棚”里,后来知道了仍然给后娘每月照汇50元,直到后娘去世为止,汇款坚持了30多年之久。 P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